盘点那些年影视剧中出现的围棋,有些优质精细,有些惊掉下巴

盘点那些年影视剧中出现的围棋,有些优质精细,有些惊掉下巴

首页体育竞技围棋小子更新时间:2024-05-01

围棋作为君子四艺之一,常在文艺作品中出现。时而作为点缀,时而在剧情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部分影视剧剧组对围棋半懂不懂、生搬硬套,以至于贻笑大方。

知乎上有一问:【为什么许多围棋爱好者对电视剧里出现围棋深恶痛绝】,有知友言简意赅地调侃“因为他们在围棋盘上下五子棋啊”。今天我们就借百度围棋吧@飓风小子97 的精品贴,盘点一下影视剧中出现的围棋元素,为各剧的表现定一个品级。

本文在原帖、笔者知乎文章基础上多有二次增补,并调整了少数剧的评级。

评分标准:

S: 以围棋为主题的传说级作品,在圈内外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A: 落子姿势美观,棋谱质量上乘,棋具合乎规范,用语标准。如果棋谱内容还能准确反应剧情,则是A 。

B: 一定程度上达到了A的标准,但出现较多瑕疵,降低了下限,B档的棋谱质量通常会明显逊于A档。A、B档的区别基本上只有棋力还可以的观众才能看出来。

C: 这一档的棋谱水平通常只相当于初学者水平,在姿势,棋具,用语方面至少存在一处明显硬伤。从这一档开始,就基本上不存在纯粹的围棋题材作品了,而是当作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道具。不懂棋的观众可能还看不出和前两档的区别,但是对于棋迷来说就不太能忍受了。

D: 如果C档还在表面上做了功课,使场面看起来倒还像点样子,尊重了围棋的文化意义。这一档就仅仅是把围棋当作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连基本规则也不顾了。这个档次所呈现的,通常根本不是围棋。

E:过于玄幻,超越人类想象。把棋子往格子里放的归入此类。

下面盘点开始:

E档:

《神雕侠侣》(2014)

太过玄幻,无法评论,E档

《大汉天子》

我知道他想摆一个“赦”字,但是如此乱来,让棋迷很难接受啊。E档。

《古剑奇谭》

涉及围棋的地方基本一无是处,E

D档:

《五号特工组》

抗战时期与日本军官下棋,然后执白先行?以及第二图的死子不提?D 档。

《英雄》

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的时候就感觉一股浓浓的机械科幻风,拿铁挑子下棋,亏他想得出来。而且棋子居然放在空格而不是交叉点上。而且棋谱质量也很差,因此归入D档。

《隋唐英雄》

标准的五子棋。D档

C档:

《武媚娘传奇》

也许唐代的棋子真是用红绿的石头做的?除此以外,棋谱还算马马虎虎看得过去,C档。

于正的《凤囚凰》

C档,跟前面几个乱来的相比挺像一回事的,就是棋谱只有初学者水平。

《建国大业》(2009)

李济深(黑)vs 蔡廷锴(白)丑陋的抓子姿势就不提了。

棋谱质量不太高。左边还可以,右边的棋子却集体偏移了一格。再者,李济深的黑棋输飞了,然后蔡廷恭维李济深,说“你是高手”,损人损得有点毒啊。归入C 档。

《建国大业》剧照。这盘棋右半边是集体错位了一路,可能是剧组眼花了。

2003版《天龙八部》

珍珑棋局

总导演周晓文确实是用了心的,左下的死活题也确实是送死一个即可解出(即倒脱靴,是金庸在新版《天龙八部》中对珍珑棋局的官方解释),还制定了落子顺序,但是现场导演却没有这么执行,导致最后是一堆乱摆。归入C

B档

动画片《围棋少年》。《围棋少年》作为一部以围棋为主题的动画,围棋细节的水平却良莠不齐。其中既有如花面狼大战江流儿棋局引用《发阳论》的精心设计:

也有画出17x18, 20x20棋盘的低级失误(下图来自百度贴吧@天相风)。

《围棋少年》有专业围棋顾问薛至诚指导,因此大部分棋局的设计都有用心。但由于制作仓促,画师在细节上处理粗糙,才闹出各种笑话。综合评定B档。

电影《大国手》系列(2009)

讲述范西屏和施襄夏的故事,虽然槽点很多,但毕竟是为数不多的纯围棋题材作品,导演用心的地方是有的,但是乱来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术语的使用上,我认为综合来说是B档的水平。

贴吧网友@SHtintin123: 这就是中国电影人的问题吧,都做不到极致,专研和工匠精神。摆局其实我看出是专人精心设计过的,包括有一集范圣遇皇上,做的死活题,中日决战,当湖10局,都非常切题和剧情。可惜都摆错了,错了几个子,白白辜负了设计者的苦心。

电影《美丽心灵》(2001)

在欧美的围棋荒原上拍出的作品,严谨性相比我们可谓丝毫不差,下图为电影《美丽心灵》数学家纳什执黑被对方吃光的情节。电影剧情设计成纳什不会下棋还误以为自己懂棋,不过现实中纳什的棋力不俗。因此定为B 档。

电影《创:战纪》(2010)

和围棋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电影《创战记》,棋谱水平要低一些,但是怎么说还算实战可能出现的局面,归入B档。

2001版《笑傲江湖》

整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局部略有瑕疵,B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今年火爆的网剧。四劫循环的情节经过精心设计,且有现实棋谱的出处(常昊对李昌镐四劫循环之局)。但棋盘细节的魔改不知所云,甚至指着两眼铁活的棋说能*死,未能尽善尽美。B档。

A档:

电影《红楼梦》(1989)

对棋局的处理足够严谨,A档。

电视剧《包公》(1986)

手筋虽然很简单,但是可以看出棋谱是经过了斟酌的,相当不易,A档。

《秦时明月》

国产动画片中算是不错的了,棋谱同样没有什么问题,算得上是水平还可以的一盘棋,A档。

潘达注:下图是白棋落子后的瞬间,死子不提没毛病。但是右下星位上方缺了一颗黑子,是一个瑕疵。另外本局棋谱出自《遇仙图》,刘仲甫对骊山老妪,至少这一谱没问题。

1994央视版《三国演义》

棋局正确无误,A档。

电影《吴清源》(2006)

由田壮壮执导,张震领衔主演的剧情片《吴清源》,是围棋大师吴清源的首部传记影片,基于吴清源本人的传记体回忆录《中的精神》改编而成。对于不懂棋的观众来说,电影的情节可能有点平淡了,但是执子姿势,棋谱,礼仪等方面都没有问题,是A档水平。

《吴清源》剧照。棋盘上是镰仓十番棋的第一局。

电影《初到东京》(2013)

由导演蒋钦民执导,讲述秦昊饰演的中国男青年为了学习围棋只身前往日本,与一位精通围棋的日本老妇人结识并进行围棋交流的故事。这部片上映时正值国内反日高潮,却表达了中日普通人民间的温情意识。可贵之处在于,不仅近处的棋谱没有瑕疵,远处的棋谱看过去也是认真设计的,没有疑问也是A档水准。

电影《棋王和他的儿子》(2007)

《棋王和他的儿子》讲述了一个痴迷围棋的父亲如何培养儿子在围棋上有所作为的故事。

据说主演本人棋力不错,这部片子不仅在棋谱落子姿势上完全符合要求,而且还加上了有些棋迷才懂的典故和说话方式(比如这句“交枪”,让我想起了学棋时光)。质量非常高,自然也是妥妥的A档。

@SHtintin123: 这片我在电视里看到了最后10分钟

绝对专业的,最后小孩子被一位长的酷似陈祖德的国手(陈九段)认为弟子了,这个细节就反映出导演团队里有骨灰级汽油。(潘达:个人喜好将其归入A )

电影《没有下完的棋》(1982)

是由中国导演段吉顺与日本导演佐藤纯弥联合执导,孙道临、三国连太郎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况易山和松波两个围棋家庭三十年的沧桑变故。该片于1982年9月15日在中国大陆和日本首映。

这是老片子了。当时聂卫平还没有在擂台赛上大发神威,内地的围棋热也还没有掀起。

这是当年中日蜜月期表现“和解”主题的代表作品之一。

游戏《全面战争:三国》预告片

贯穿全片的是曹操与袁绍的对弈。棋谱选用清代国手梁魏今、范西屏对局,棋局进程隐喻曹、袁势力的消长,制作精良。可定为A 档。

韩剧《请回答1988》

围棋是本剧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局中出现棋局均有出处,且与剧情吻合。主角之一崔泽,原型是李昌镐,同时借用了部分其他韩国棋手的事迹。综合评定为A

S档

唯一成员:《棋魂》。《棋魂》是围棋作品中首屈一指的神作,曾影响过一代人。

《棋魂》中,大部分棋局均出自真实的职业棋谱,见下表:

点击查看大图

《棋魂》也有白璧微瑕。比如在剧情中,有几盘棋的对阵双方尚无职业水平,却选取了高水平的职业棋谱,略有失真。另外个别帧中可见一两枚棋子错位。

然而,相比于《棋魂》全剧的整体质量,这些小错误不影响它的精彩。S级当之无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