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写节奏这个话题,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论述,常常知乎者也的讲得很玄妙,节录书论中的词语进行分解,乍一听真的很有道理,理论的观点值得点赞,但实操性真的不强。
笔者班门弄斧,尝试用大白话来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先举个例子,便于理解。(个人观点,请谨慎阅读)
之一:车辆行驶的快慢
车辆开车出库及倒车入库整个过程,完全可以体会节奏的变化。打火挂档慢,行驶途中快;上坡慢,下坡快;直线快,转弯慢;急转弯快打盘子,转大弯慢倒盘子;连续顺势转弯,绞转盘子顺时转;连续逆势转弯,绞转盘子逆时转;倒车入库时,放慢节奏慢打方向………
书写的节奏和开车的节奏很多原理是相通的,开始书写节奏慢,如车辆出库一样,写直线的笔画快,写弧线的笔画慢,顺势的笔画快,逆向的笔画慢,连续的弧线组合,手腕的转动和笔毫的绞转边绞边行,大弧度快,小弧度慢,出锋快,回锋慢………
举这个例子,便于初学者体会,细细察觉,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下面介绍一些实操的技巧,用图片来说明。
1.训练方法:体会经典作品的快慢,粗重笔画的字尽量放慢一些,让字势变得厚重。细笔画的字,有意加快书写节奏,让字势变得灵动。别看这简单的一招,便造成了大小粗细的对比,导致空间的疏密变化。
下图:国展书法高手王怀斯老师转换作品的实例
2.训练目的:明确并理解不同的书写节奏对作品风格的影响。下图,王怀斯老师将米芾《蜀素帖》进行的“基因”转换,书写唐诗内容,字形字貌虽然带来一些个人的理解,整体效果一眼就看出是米的“风味”,临帖的输入,创作的输出,一切笔法的技巧都是为创作内涵而服务的,否则便失去了临帖的意义。
显然王老师这件临帖转换的作品是相当成功的,
我们怎样训练自己的节奏呢?
古人讲“坐行跑”,今人讲“起行收”,我从单个笔画来讲,入笔,行笔,收笔都具有一定的节奏,这是笔法节奏的开始。为了体会这种快慢顿挫。实操如下:
之一:故意放慢节奏,把内部的起承转合,通过慢把它反映的更清楚,也是古人提出来学会“走路”,不会走,怎么可能会跑呢?
很多人临帖不像,放慢试一试效果就出来了,笔者早年见曹宝麟示范临帖,30多个字,差不多写了20分钟,一丝一毫,像显微镜一样扫描字帖,慢到极致也是要本事的,不妨试一试。
下图是曹教授的临帖,可以看出,速度是相当的慢。
之二:
故意加快节奏,去体验节奏的变化,平时书写比较慢的书友,去体会“骑马射箭”的感觉,就像国展高手石云端老师所说,点画的灵动是快节奏造成的,“骑马射活兔”,才避免写出“死”点画来。
之三:体会原帖的节奏,师傅在前面开车,徒弟在后面开车跟着,跟着师傅的节奏来变化,不要刻意改变行笔过程。起初时不要注重写得像不像,最重要的是把握节奏,笔法过关,节奏相近,就算写得不像,作品一样会耐看。
回看一下近代一些大家临摹的作品,根本都不像,但神韵很接近,这也是为什么要掌握节奏的原因。
下面两件作品是临帖展入展作品,韵味和节奏非常到位,如兄弟两个人长得不像,但神韵却极为相似。
还有很多小技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多笔画的字,我们尽量写细一些,写快一些;
少笔画的字,尽量写粗一些,写得厚重一些;
上下顺势的字,尽量写快一些,保证气息的连贯;
上下逆势的字,尽量停顿一下,保证空间的呼应;
笔画连续顺势的字,保持空间的紧密;
笔画连续逆势的字,保持空间的距离;
…………待续…………
(今天星期六,有人喊我去喝酒)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