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的选择》——留美心理学博士教你科学育儿

《养育的选择》——留美心理学博士教你科学育儿

首页休闲益智Parenting Choices更新时间:2024-08-0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妈妈们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困扰:育儿大V没少加,育儿知识没少学,但真到了带自家娃的时候,往往却都没了辙。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养育的选择》,有教养干货,有实操指南,让妈妈们懂得育儿的科学,能够科学地育儿。

本书解答了13个育儿困惑,笔者在这里挑选了其中三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来介绍:

一、该不该上早教?

一提到“早教”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大部分家长的答案都是早教机构,其实,早教的内容非常宽泛,早教也并不是只能在早教机构中进行,孩子在生活中的所学,比在早教机构中学到的东西更加具有价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广义上来说,孩子出生后所接触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早教才算得上是好的早教呢?

1、各种感官均衡发展

作者陈忻在书中指出,各种感官均衡发展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基石。也就是说,好的早期教育,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运动知觉的均衡发展。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婴幼儿0-2岁的这一阶段称为“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孩子们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很明显地,每周一节的早教课,并不能满足“感知运动阶段”宝宝们的需求,真正的早教,应该是渗透在每一天的生活里。举几个例子:春天来临时,和孩子一起在户外吹一吹温暖的春风,嗅一嗅芬芳的花香;下雨天带孩子感受雨水的温度,找一找草丛边的蜗牛和蚯蚓;周末陪孩子去公园放风筝、骑平衡车……这些都称得上是好的早教。

2、早教并不是越早、越多越好

《养育的选择》一书指出,“早教需要符合宝宝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输入宝宝大脑的信息,方式和强度都要适当。”

比如说,有的父母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急于让宝宝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在宝宝两岁的时候,就让他去学习画画。实际上,两岁的宝宝,他早教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手部精细动作上,这是由两岁儿童的发育特点所决定的。

再举个例子,0-3岁的婴幼儿,他们信息输入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和父母、亲属的互动来实现的。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时,不顾孩子的反应,不停地对着宝宝讲话,或者很频繁地换玩具逗宝宝,这其实不能称之为互动。低龄的宝宝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如果大人一直不停地说话,那他们能够自己观察和体验的时间就很少了。

身处这个网络无比发达的时代,许多家长都会迷失在各种繁杂的养育观点中,其实,家长们只要牢记,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均衡发展,再仔细思考一下当中的利弊,就会很快地淡定下来了。

二、如何看待“敏感期”?

近几年,随着“敏感期”这一概念的普及,担心孩子错过敏感期的能力发展,成为了造成妈妈们育儿焦虑的又一大原因。

所谓“敏感期”,是指孩子成长的某一时期,这一时期就生理上来说是某种能力的最优发展期,这个时候如果环境给予了个体恰当的影响,那么,这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就能以最优的方式发生。

那么,父母们应该如何看待敏感期呢?

1、不要过于焦虑

敏感期确实非常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敏感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边界定义。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敏感期的时间边界还是很宽泛的。

比如说,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可以从孩子刚出生一直延续到十二岁;动作发展的敏感期,是从0岁到7岁;儿童学习器乐的敏感期,是从三岁半开始,到12岁才结束。所以,妈妈们大可不必过于焦虑,这么大的时间窗口都属于敏感期,在这期间只要保证给孩子提供稳定而多样化的环境,那么,让孩子实现最优化发展,也并没有那么难。

2、关注孩子个体差异

有很多关于敏感期的说法,简单粗暴地概括了孩子在某个时期的特点,让出现了这种特点的孩子家长,误以为孩子到了敏感期。敏感期的孩子们,确实是有一定共性的,但更多的则是个体的差异。当我们被禁锢在敏感期的固有观念里,就很难看到孩子发展的真相。只有打破敏感期的枷锁,才能更多地关注到宝宝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他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敏感期的种种问题,《养育的选择》一书所给出的建议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儿童顺其自然、多样化地进行体验,这是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的。相反地,如果把儿童的发展割裂,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敏感期,孩子的均衡发展会变得难以实现。

三、规则是否会破坏孩子自由的天性?

很多家长一提起给孩子制定规则这件事,就觉得是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实际上,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则,是不会压抑孩子天性的。并且,适度地制定规则,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也可以让你的孩子更有教养。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那么,究竟怎样制定规则,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

1、规则越具体越好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家长和老师们都要尽可能详细地制定规则。因为,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规则,孩子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

比如,你要求孩子对人有礼貌,可是,小一点的宝宝可能并不知道“有礼貌”这三个字的意思。而如果你换个说法,让宝宝见到大人要说“你好”,他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并且做到了。

再比如说,你告诉孩子要团结同学,但他并不能很明白地理解什么是“团结”。不过,如果你说让他和同学们多在一起玩,在一起写作业,那他才会理解,才会去执行。

2、“温柔而坚持”

当孩子出现不肯执行规则的情况时,家长的态度要“温柔而坚持”。所谓的温柔,并不仅仅是说语气和表情温柔,而是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用爱和理解来赢得他的配合。所谓的坚持,也并不是说寸土不让,而是守住规则的底线,不能有越界行为,但是底线以内可以稍事灵活。

规则的制定,是建立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孩子们往往愿意听从他们真心喜欢、真心信任的大人的话。同时,强制孩子执行规定也是不可取的,充分地理解和引导才是正确的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更科学地对待,每一个家长也都值得学到更科学的育儿方式。当然,不断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是非常必要的,但把自己学到的育儿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才是重中之重。

育儿之路道阻且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