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首页休闲益智帮帮小鱼儿更新时间:2024-08-04

我的父亲

父亲就像一个非常严酷的热力四射的太阳,母亲则四季如春般地从生活上给予我温暖和关怀,结果在这种传统家庭组合的教育下我成才了,我自立了。

上午十点多我与母亲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只听楼下传上来喊问声“老师怎么还不出来”,母亲转身看向窗外笑了笑,又回头跟我说他们这是喊你爸呢,这些老哥老姐们已经改称崔大夫为老师了。我好奇地快步去卧室顺带告诉父亲楼下叔叔大爷阿姨们招呼呢,推开门我却见父亲裤子已经穿好,手里提着一件黑色的夹克正端详着,然后又换成鹿褐色的那件。的确这个颜色与卡其色小包属一个色系,搭而不撞。父亲回头看着我说就这件了,像是给我解释又像是给自己选哪件找合适的依据。衣服穿好,父亲又拿起梳子从左到右从前往后慢条斯理地把那花白又微微波浪起伏的大背头梳了一遍,直到都服服帖帖,从青丝到华发父亲一直是这个发型,很有风度的。最后,小包斜挎迈着蹬了铮亮黑色牛皮鞋的脚踏出家门,等我再看向窗外,只见上交毕业的刘老师打着军礼,南开毕业付老师拱手作揖,天大毕业顾老师拍手欢迎,另外还有几位打趣地说老师今天迟到了啊。这架势宛若要人出场。显然父亲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见面方式,笑声爽朗地走到大家中间,开讲啦。母亲说每天上午十点,下午四点,院里的凉亭小公园太阳地儿都是你爸的主场。

隔着玻璃望着窗外的父亲,浓眉大眼鼻梁高挺额头饱满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衣着整洁,笑谈间自然流露的豁达开朗有涵养,气质绝佳。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社科类的,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原装老大学生都得听他的。然而有几位老人虽然退休了,领导做派的遗风犹存。对待他们父亲自然也会拿捏一下分寸,不冷不热中透出不屑。不过,回到家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出门时的精气神泄了,还有点威严起来。人啊,就是活了个氛围。

在经历了少年梦想折翼之无奈,青年意识自强之觉醒,中年奔波生计之艰辛,壮志未酬之苦闷,磕磕绊绊一个甲子又十年,终于在耄耋之年,遇到人生支点,结交三五好友,因道合而聚,为趣投而约,每日不亦乐乎。苦苦追寻至古稀,却在一隅不期而遇,世上的事真是可遇不可求哇。

一 困在沙滩上的小鱼儿

“哥,我现在是困在沙滩上的小鱼儿,帮帮我,我想继续读书”。这位亲哥当时正在庞家堡煤矿当工人,工友们听完父亲的这封求助信不觉啧啧赞叹这文笔,而他的亲哥很自豪地收起信然后石沉大海。一个仅有14岁的孩子,面对亲哥的冷漠他没有灰心,面对父母的溺爱他没有荒废,而是萌生了自己的规划。父亲去了医院,找到在那儿工作的邻居询问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儿医院的工作,恰好这时被路过的院长听到了,看到这么个小男孩儿,出于好奇,院长问你能干什么,父亲脱口便说只要院长要,我就行。我猜想院长当时是被那位炯炯目光中透出坚毅的少年打动了,并生出悲悯,当即答应那就明天来吧。就这样父亲有了工作,跟着一位梁性师傅学习中医,然而师傅仅仅教了父亲如何用等子,就是称中药的称,又告诉父亲一句话“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然而,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一个自己想要成功的人。日后父亲终究成为一方名医,不仅治病且疗心,退休后又多次被返聘行医不辍。

二 生不逢时却又生逢其时

这简直是一个悖论。然而,在我父亲身上却达到了统一。之所以生不逢时,假如出生可以选择,父亲有机会做现在的学生,一定是任课老师眼中的好苗子,学校冲击名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凭借父亲过目不忘的记忆,超强的理解能力,雄辩的口才,创新的思维,特别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绝对是人大复旦的高材生,假如历史可以改写,一定是一颗闪亮的星。可是没有如果,父亲就实实在在出生在了那个贫穷年代的穷苦人家,没有人会主动关心和帮助一个求知若渴的少年。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没有人在乎你跟着师傅学习是否有长进,自灭还是生存,这在当时对父亲来说是一个绝对自主的选择,然而,年幼的父亲咬咬牙父亲选择了生存。于是,他买了中医学书籍,记住每一味中草药的药理,研习师傅开出的药方子。问题来了,有许多字不认识,医学书籍读不下去,有位老师告诉父亲去读三国演义。父亲认真了,半文半白一部书,凭借一本小字典,仅有小学水平的父亲竟然读了三遍。写到这儿,我想问一下能把白话文《三国演义》读完一遍的有多少人? 恐怕中文系的学生也不见得都通读过,即便读过了,能沉淀下来并且能重构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的又有几人?可是我的父亲挑战成功了,而且还是三遍啊!王蒙老师说平生最爱讲红楼,白先勇先生说一生从教,讲了一辈子红楼梦,我的父亲从青年到暮年讲了大半辈子三国演义,现在还在讲,每每讲起,都是原文一字不差,实在了得。

父亲的思维简直让人有理由猜想他是不是从未来世界穿越过去的,神一般的高度预见性。自学成才的父亲在二十出头时值六十年代初期就成为医院的负责人,意气奋发的父亲想大干一番,他看出了大锅饭的弊端,就给院里的医生制定业务绩效,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现在看来太正常了,可在当时这下动了一部分人的奶酪,毕竟那是一个全民大锅饭的时代,因为这几乎是宣布他们手里的饭碗不牢靠了。自然没有推行下去,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父亲是打破大锅饭弊端的早期觉悟者。后来果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时代的意义,取消了大锅饭,而父亲的打破思维整整超越了十年。九十年代,企业改制,竞争上岗,距此父亲的思维又是一个三十年。只可惜,生不逢时,壮志未酬。而当代国家以正式文件要求创新,钱学森之问一直是难破之题,我们的创新怎么就这么难?我想父亲的经历对我思考这个问题颇有启发。最根本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思想问题,是教育的问题。

三 知识改变命运

有一次父亲问我“人为什么要读书”,我的回答不令父亲满意。他告诉我“读书是为了拥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8岁的父亲用了标标准准的新课程理念专业术语,父亲语出令我内心惊叹,我豁然,父亲不仅博览且善思慎独,他早已悟透亘古不变的大道,这大道便是“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的“经”啊。

有一次我妹妹说我是个实实在在的书呆子,上学的时候只会学习,工作了还在刷题。总之,在她眼里,我的人生太暗淡。我不以为然。我为自己而活,我过我喜欢的生活,我为理想忙碌而不是为满足别人的期望。我承认,我几乎没有玩耍的童年,也没有干过偷偷电影看小说的事情,可是我并不遗憾,我用失去的那些所换来的是值得的,最终我有了体面的工作,幸福的家庭。而我所有的这些都要归功于我的父亲。是父亲把我的整个意志引向发奋的道路,把我的整个灵魂引向高尚的追求,我大概是清苦了些,但我觉得很妙。谢谢了,亲爱的父亲!

自我上学,父亲就把拼命读书看的很重要,因为他坚信读书可以让人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因为他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而在那个年代,考大学是实现阶层跨越的唯一途径。他不希望看到我在农村做个村妇,干最脏最累最没地位的活,所以他要求我必须走那段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读书考大学,拥有城市户口,拿着粮票吃公粮,可以进单位,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在父亲的坚持下,我这块朽木竟然成才了,这在当时出乎好多老师的预料。但是父亲始终没有放弃我,我也算是个奇迹。但是奇迹背后有玄机,那就是我父亲的神医妙手了。

父亲的职业是医生,他没学过教育学,但是他用行为教会了我求学路上的守正和守拙。他时常对我讲“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来不得半点投机和马虎,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因此,他特别看重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当年的我们姐弟三人,特别我,那是家庭版的衡中人,心无旁骛,时间按秒计算,作息按表执行,作业之外还是作业,刷题永远在路上。现在的衡中是个争议,但是它培养出学生的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拼搏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谁说不是核心素养当中的第二个层次品质呢?再想想当年我的那道张大爷的题不就是洋思中学的堂堂清,可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洋思中学提出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父亲超前了20年。而这二十年的起点和终点又有划时代意义的特殊性,它的起点正是轰轰烈烈的十年文革宣布结束的一年,它的终点正是教育开始反省创新的一年。二十年前,父亲就已经是那个教育跨界觉醒的人。2014年提出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然后一些教育学着者开始质疑堂堂清,可它确实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村孩子上学的难题而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火遍大江南北,所以在质疑一个现象之前是要考虑它当时的产生的背景,脱离了背景的质疑是主观主义,形而上。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是在某个特定阶段分数它就是一切,不置可否。

四 铭心刻骨事

无论走多远,飞多高,父母的目光总在背后,温暖而坚定。

2021年6月8日,我写下了这样的日记: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三十年过去了,然而看到网络报道的高考场景仍然会泪流满面,因为那是当年的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网友留言“身体在场外,灵魂早已跟着孩子进了考场。”其实,每年的高考日,我都会心潮澎湃,1989年6月7号下午,暴雨骤停父亲便带着雨衣登上自行车追赶考试结束的铃声,我可以想象父亲一定是心急如焚一路狂奔,那年的父亲44岁,而紧张焦虑的母亲在家里望眼欲穿。

时间倒回1981年的中秋节放假。放学铃声一响,我们冲出教室,我一眼就看见父亲已经站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当时的天很冷,风很大,放学已经是太阳落山,见到我的那一刻父亲笑了,我高兴地坐在自行车后架,有父亲的身体给我遮挡冷风。回到家我才知道父亲是忍着剧烈的胃痛骑车20里路才到了学校接上我返程又20里,离家的时候父亲吃了两粒颠茄止疼,要知道这个药吃一粒就会口*要死,我不能想象父亲吃了两粒一来一回走了40里路是怎么忍受的,等到了家天色已经暗了,母亲的饭菜也准备好了,可是因为剧烈的胃疼父亲连看的力气也没有了。那一年父亲36岁,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可这件事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今生我亏欠父母太多了。可是没有办法,亲情一旦建立,亏欠是任何人逃脱不掉的,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寄托下辈子换我来做你们的父母,像你们爱我一样,好好爱。

五 人生如月,有缺也有圆

近几年父亲总说,不中用啊,觉得这一辈子什么事都没有做,这话里透着对自己的苛刻。父亲也有过不甘心,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腔抱负却发生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还没有出现对的人,人生就这样错过了。幸好年渐迟暮,父亲终于大彻大悟也了,回望来时路,人生无非是个过程,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恬淡为上。这样反倒很知足,很满意自己的作品,那就是我们把姐弟三人一一送入大学,现在我们都有一份受人尊敬的工作,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父亲和母亲过着安逸的小日子,颐养天年,父慈子孝人生也算圆满,羡煞街坊邻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