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15岁女生当街暴打母亲背后的真相。
12月20日,江苏常州,一个15岁女生当街殴打妈妈的视频,传得全网到处都是。
目击者和店员称,起因是女孩的手机坏了,妈妈原本答应要给女儿买新的。
女孩自己攒了4000元,妈妈出2000元,到了手机店后,妈妈给舅舅打了一个电话。
舅舅说,没有必要买新的,旧的修修也可以继续用。
妈妈就突然反悔了,不愿再给女孩买手机了。
女孩很生气,非要让妈妈给她买手机。
母女二人从手机店内争吵到手机店外。
母亲坚持不愿买,女儿坚持非要买。
因为母女二人,主要是女儿,哭得非常凶,所处路段又是热闹城区,很快就吸引来很多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闲人。
人们纷纷拿出手机,录像“取证”,进行直播:“快看啊,妈妈不给女儿买手机,女儿和妈妈干起来啦!现在的小孩子好恐怖哦!”
女儿一看里里外外聚集了这么多人,就催着母亲赶紧走。
母亲一看里里外外聚集了这么多人,原本推着电动车要走,忽然停下来不走了。
任凭女儿再怎么催促,母亲就坐在电动车车座上,手扶着车把,像个木头人一样,纹丝不动。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是让很多人万万没想到……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女儿坐在电动车后座上,一开始推搡着母亲,口中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见母亲就是不走,而拿手机拍摄的看客越来越多,女儿突然情绪暴躁,披头散发,去打母亲戴着头盔的头。
女儿用力非常大,隔着屏幕就能听见手掌击头盔的脆响声。
这时候,拿手机拍照的看客们,一边拍摄,一边起哄:“哎呦,你这孩子,你怎么这么坏,竟然打*妈!”
此时的女儿像疯了一样,根本不听众人的劝阻,抱着母亲疯狂摇晃,尖叫不断,继续殴打:
“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报了警。
而女孩的母亲一直坐在电动车上,一句话不说,就是不走。
女儿再次摇晃母亲,疯了一样尖叫哭泣:
“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周围的人一边看热闹,一边谴责女孩:“你竟然打*!”
警察很快到来,试图安抚调解女孩。
女孩蹲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尖叫声响彻天空,小脸憋得通红,失控的歇斯底里中,透着“疯子般”的绝望和崩溃。
最后,在警察的调解下,母亲如原来答应的那样,给女孩买了手机,女孩和母亲一起回了家。
这条新闻之所以冲上热搜,是因为贴上了“女孩因没买成手机当街殴打亲生母亲”的标签。
这个标签,刺中了很多讨厌孩子买手机、玩手机的大人的痛点,也暗合了“现在的小孩简直被宠得无法无天,根本不懂感念父母恩”的定论。
所以,女孩遭到了很多人的辱骂:“坏孩子!不孝顺!太不像话了!”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首先表明我的立场:
不管这对母女家庭条件如何,也不管这个妈妈是不是出尔反尔,15岁的女孩当街殴打母亲,都是不对的。
但是,作为一个关注亲子关系的情感作者,我非常想结合这个新闻,和朋友们深入谈谈,是谁把这个15岁的女孩逼成“坏人”的。
这对母女的矛盾点,是买手机吗?
乍一看,好像是。女孩要买手机,还是五六千元一个的,小小年纪不赚钱,用的手机却这么贵,真是太过分了。
母亲认为没有必要买贵的,所以才中途反悔,并在舅舅的声援下,决定言而无信。
但是,如果你看过视频,或者通过我上述文字的描述,察觉出最关键的矛盾冲突,你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女孩哭喊着说出的,并不是“你必须给我买手机”,而始终都是“走不走”。
沉默不语的妈妈,也不是坚决不给孩子买手机(如果她不想买,应该骑上电动车快点走,警察来了也坚持不买),但她坚持留在围观现场,供众人拍摄母女战争,故意激怒女儿,让众人谴责女儿,以此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女儿“希望快点离开现场”的乞求,和妈妈“坚持留在现场”的冷漠,在激烈对抗中,形成了一种绝望的空气。
女儿崩溃的根本,不是妈妈没有给她买手机,而是这么多人围观她,让她置于被点评、被谴责、被羞辱的中央,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她不愿被这么多人钉在耻辱柱上,所以非常期待母亲能看见她的羞耻和恐慌,带她赶紧逃离“审判”现场。
而她的母亲——那个原本答应给她买手机的女人,就像石化了一样,坐在电动车上,死活不肯挪动一步。
母亲面无表情地看着女儿发疯,任由女儿殴打自己,不说一句话,不反击一拳。
母亲看似沉默无辜。
但恰恰是她的冷漠、不作为和不回应,才把女儿推向了崩溃之地,绝望之境,羞辱之央。
这才是这场母女战争的深层逻辑:
母亲用冷暴力,逼女儿情绪失控,故意让女儿跌落被围观的恶意中,遭受舆论的审判。
她看不见孩子的需求,听不见孩子的呼救,更不去伸手把孩子从恐慌中解救出来。
她借助众人的恶言,恶狠狠地惩罚自己的孩子。
那一刻,她仿佛对孩子没有爱,只有恨。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这场冲突里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按理说,一个15岁的女孩,母亲不给她买手机,她和母亲发生冲突被人围观拍照,她想逃离这羞耻的现场,完全可以自己走啊。
但她为什么一直停留在原地,哭着推搡妈妈喊“走不走”,自己却迈不动脚呢?
答案是:
冷暴力最大的伤害,并不是逃避和不交流,而是将受害者置身于更孤独的恐慌中。
这种孤独的恐慌,会让受害者更加迫切地渴望与施暴者发生联结。
也就是说,母亲越冷漠,越麻木,越无动于衷,女孩越生气,越崩溃,越歇斯底里。
最典型的例证是,生活中,丈夫越逃避,越冷暴力,妻子越指责,越咄咄逼人。
这就是相爱相*的恶性循环:
你越不回应我,我越想缠着你。
你越不爱我,我越渴望你爱我。
同时,女孩之所以不愿放弃妈妈,独自逃离现场,还有一个原因是:
即便女孩对母亲非常生气,但她心里还是依赖妈妈,爱着妈妈的。
她要带着妈妈一起逃离现场,是因为她不想让妈妈难堪。
这里面,又牵涉到另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深刻问题:
即便父母用不当行为伤害孩子,孩子内心里依然是依赖和爱着父母的,认为自己和父母是一体的。
就像前不久自*的25岁摄影师鹿道森。
他在遗书中悲伤地写道:“不管再怎么受伤害,内心里还是渴望被爱。”
同时,我在咨询中,也见了很多这样的案例。
一个原生家庭糟糕的人,哪怕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已经结婚成家生子,依然非常痛苦地说,父母如何遥控操纵他(她),无度压榨他(她),自私剥削他(她)。
就仿佛,你透过他(她)的身影,能看见他(她)的父母此时此刻就站在他(她)身后一样。
这种“妈妈伤害我,但我还是要和她在一起”的疼痛,是这个新闻事件里最让我难受的地方:
孩子身体已经长大,精神还被控制。
即便能独自离开,还是选择留下来,和伤害她的妈妈一起——
直至某天,这个孩子学会断舍离,夺回生命的主权,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行文至此,我还想和朋友们再分享一个养育孩子的常识。
心理学界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一开始,心理学家让母亲与几个月大的婴儿进行正常的亲密互动。
妈妈看着孩子的小脸,摸着孩子的小手小脚,咿咿呀呀说着什么。
尽管孩子不知道母亲在说什么,但看到母亲的笑容,孩子就非常舒展,非常开心。
接下来,母亲按照心理学家的要求,开始面无表情。
坐在婴儿车里的孩子,很快察觉出母亲的不快,想要做动作吸引母亲注意。
婴儿试图与母亲互动,但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孩子尝试多次后,发现妈妈依然无视他,就开始烦躁不安,情绪崩溃,大哭不止,甚至上前去拍打母亲的脸。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静止脸实验”。
你看看,“静止脸实验”中的婴儿,和我们在开头新闻里谈到殴打母亲的15岁女生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
被妈妈无视后,她开始打母亲,通过暴力的方式唤醒妈妈的爱。
“静止脸实验”的寓意是:
孩子最怕的,是母亲像陌生人一样的无视和冷漠。
母亲的漠视,就是对孩子心灵和精神的*戮。
因为,母亲的脸,就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从母亲这面镜子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寻找自己的安全感。
一个孩子,是情绪平和,内心舒张,茁壮成长,还是情绪糟糕,神经兮兮,萎靡不振,取决于他(她)有一个怎样的“母亲环境”。
良好的“母亲环境”中,抚养者会用声音、腔调和味道,去慢慢铺设一个稳定的能量场,在和孩子的亲密互动中,让孩子得到一种归属感——“我是被需要的,我是被尊重的,我是被爱的”。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里的“童年”,指的就是“母亲环境”。
在一堂“最好的教育”分享课上,老师问:
“你们谁能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谈最好的教育?”
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同学说: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我看到我们大院里别的小朋友都买了布娃娃,也想要。
我妈知道后,没有指责我想要太多,也没有说家里买不起,而是说‘你一定想要那个布娃娃吧,那布娃娃太好看了。这样吧,妈妈先给你做一个,等妈妈攒够了钱,再给你买一个’。
妈妈连夜给我做了一个,尽管没有买的漂亮,但小朋友们看见后都夸好看,还和我换着玩布娃娃,我在交换中也间接拥有了别的小朋友的漂亮布娃娃。
再后来,父亲的病好了,下岗的妈妈也找到了工作,她真的攒够了钱,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布娃娃,我非常珍惜。
这样的事儿,在我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很多。
我的父母都是穷人,但我接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考上了很好的大学,读了博士,遇见了同样是教授的丈夫,生了一对可爱的孩子。
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看见孩子的感受,诚实地说出真相,在有限的条件下,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做到最好,让孩子拥有始终如一的信赖。”
是的。
一个故事,原本有多个结局。关键是,写故事的人,用什么样的笔。
一个孩子,原本有多种可能。关键是,养孩子的人,走什么样的路。
(来源:央视网)
编辑:韩璐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