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内卷”这个词近来突然火起来,几乎成了一个“梗”。我们一般用“内卷”来指代激烈的、过度的内部竞争。万万没想到,今年最火的文创产品不是手办盲盒,居然是五一节假日各地景点推出的文创雪糕!各种造型奇特的设计,吸引了无数游客疯狂自拍打卡,这也将是各地文旅品牌影响力的一场新较量......
“三星堆青铜面具雪糕”火出圈,文创界“内卷”再升级
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最近热度很高的三星堆,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文物做成了雪糕,“堆堆”雪糕在五一期间横空出世,包括“出土味”和“青铜味”两种口味。
左边是抹茶味的“青铜款”,右边是巧克力味“出土款”
就是这俩以三星堆祭祀坑出土青铜面具,为模板的三星堆版“娃娃头”,掀起了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文创“雪糕内卷大战”!
各地政府都分别在微博上,发起了雪糕文创battle,这难道就是阿基米德说的:给三星堆一支雪糕,它就能撬动整个文创界?
除了三星堆这个新晋网红,全国各地多个博物馆、景区也不甘示弱。
比如:西安城墙景区推出了多款“城墙味道”冰激凌;杭州西湖有以断桥为背景的许仙、白素贞断桥相会雪糕;沈阳故宫推出了大殿雪糕和神兽雪糕;甘肃莫高窟推出草莓口味的“九层楼”造型雪糕;湖北拿出了“黄鹤楼景区雪糕”“越王勾践剑慕斯”“编钟巧克力”等一系列当地特色甜品。
图片来源:沈阳故宫博物馆官方微博
黄鹤楼网红雪糕(图片来源:cfp)
北京圆明园雪糕(图片来源:cfp)
你以为本届文创雪糕大赛就结束了吗?NO!
@四川观察 看到三星堆面具雪糕火了,转身就开始“挑事儿”:
“战书”一下,各地文创开始组团出征了↓
“文创雪糕江苏队申请出战”
“文创雪糕山东队申请出战”
“陕西文创雪糕军团正式出征”
“湖北文创雪糕申请出战”
好家伙,难道这就是你们文创界的内卷吗?!
研究君觉得,其实所谓的 #文创雪糕大赛# 往小了说,是各地文旅品牌影响力的一场较量,通过提炼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当下热点相结合进行二次创作,响应话题讨论扩大传播的同时,也为推动自身消费转化,增加了营销抓手。
往大了说,这也是为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的一次battle,各地文创雪糕组团出征,是对地区文化DNA的一次提炼和聚焦,不仅有利于放大城市核心优势,推动城市品牌符号的形成,也有利于加深城市核心记忆点,推广城市品牌影响力传播。
举着雪糕去打卡,“雪糕文创风”还能刮多久从雪糕入手打造文创产品,一方面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游览过程享受夏日“清凉”,另一方面也会为博物馆、景区等带来“吸睛”作用,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人群前往,带来新的盈利点。
除了雪糕以外,不难发现,近年“博物馆热”兴起后,带动了各类形形色色的文创形式的发展。据天眼查APP显示,我国目前有28.7万家文创相关企业。从注册趋势上看,文创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持续走高,增速已连续7年稳定在40%以上。
而雪糕之所以能够更大程度出圈,除了其自身研发门槛和制作成本不高以及供应链相对成熟以外,创意也是现成———造型来自博物馆或者景区的知名元素,被认为容易在社交网络时代,满足了年轻人对颜值、趣味和话题感的需求。
随着更多的博物馆加入雪糕大战,也带火了雪糕上游的模具制造厂及相关产业链。
据《新零售商业评论》报道,想要做出独特造型的景区雪糕,需要在模具上下功夫。雪糕模具一般分为不锈钢和硅胶两种,按照一位从事硅胶模具生产的相关人士的说法,像黄鹤楼那种比较精细的造型对模具的要求很高,定制模具基本只能由一些大厂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20余种景点文创雪糕,此类文创雪糕确实带动了上游模具厂的效益。
从微博等社交平台的评论上来看,脱离了创意和颜值,对于文创雪糕的性价比以及口味,网友褒贬不一。
文创雪糕风一刮就是两三年,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现在有些景点确实是糊弄学大师,到底是创意出圈还是盲目跟风,这个议题值得每个景区好好考虑
结语:想要打造文创雪糕爆款容易,但红得快和走得远,永远都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文创雪糕,更多作为景区的冲动型消费存在,消费者心中的好吃性价比又高的雪糕,更多还是来自各大雪糕专业品牌,文创雪糕不会轻易取代它们的地位。推出文创产品不难,但要想让这风刮的更久、更猛,如何更好地讲好它们背后的故事,才是真正需要各景区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