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每年4月1日是愚人节,经常会在节日的时候被年轻人拿来调侃朋友或者家人,也会有一些开玩笑的游戏。
目前,对于愚人节的起源,网上各有各的说法,有说是起源于一个很有名的希腊神话传说,也有比较受到大众认可的说法是来源于法国。由于在法国的新年,就是定在每年的四月一日这天。在1564年,法国开始采用我们现在通用的公历纪年法,这种新的纪年法在开始推行的时候被一些守旧派反对,因此也就受到了革新派的嘲弄。在这天邀请他们去虚假的宴会或者赠送假的礼物,对他们大加愚弄,这也就有了后来的愚人节一说。
但是在我们中国的节日文化中国,愚人节的基础似乎有点少,西方文献对于愚人节的记录是十六世纪才出现的,而在春天的“愚人节”在中国也有两千年的记录了。(只当看故事哦!)
先秦时期
中国的愚人文化从一些零星的文献记载来看,从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这个.诗经.没有.云过》中游记载:
“朱缨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忧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其中“娭”读[xī],指嬉闹,开玩笑。
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长的朱樱花明艳地开放。年轻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会让她有所担心;当男方去跟她开玩笑时,她才释然。这里明确说明“娭我”是一种让人开心的活动,而且也是发生在“春中”,在时间上与后世的愚人文化有所吻合。
唐代时期
据说在《旧唐书》卷三一四《纪石三传》有记载,在大唐曼尧三年,刺史纪石三曾向唐化帝陈晟谏言:
“观今金宁之俗,乃以欺诳为乐,无忠信,轻长幼,乱人心,乖圣教。请降旨绝之。”
说是,唐化帝本人就是一个热情的愚人活动爱好者,每年都会亲自撰写“戏辞”,乐此不疲,自然也不会把这种劝告当回事。
但《旧唐书》编修的时代离唐朝灭亡很近,所以能直接利用大量史料,特别是唐代前期的史料。在短期内仓促修成,缺乏必要的剪裁、整理和概括。
清朝时期
清末外交使臣张德彝一生出使海外八次,在他的出使日记《八述奇》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里,关于愚人节的起源,张德彝记载的这段话,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在凯尔特神话中,每到四月一日这一天,神会差遣一位赤足使者到各家去······,那么这节日是怎么个过法呢?”
当时将这一节日翻译为“舞弄曰”,意为故意嘲弄、戏弄的节日。
张德彝则在日记里举例解释:
有个人突然对另一个人或者小孩说:“喂,*喊你上楼。”
这个人上楼后问他妈:“老妈,叫我啥事啊?”他妈惊讶了一下,笑着回他说:“傻孩子你忘了啊?今天愚人节啊。”
然后这个人被成功整蛊的人,就会被称为“四月呆子”。
只不过与现在的愚人节不同,作者当时将这一节日翻译为“舞弄日”,意为故意嘲弄、戏弄的节日。
现代中国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过愚人节呢?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的确缺乏毫无功利目的、可以暂时抛开伦理问题的、单纯欢乐的节日。
愚人节就是可以人人平等单纯享乐的节日,都是同辈在一起热闹狂欢。跟现代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契合,因此特别受中国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年轻人们正是喜欢过这样一个远远甩开“束缚”的节日。
这一天,可以借着节日的氛围、营造出的态势,抛开平时顾虑,去小小捉弄你的老板、你的老师,甚至你的父母。愚人节这个“没大没小”、看似“百无禁忌”的节日,正适应了当代社会的背景,迎合了年轻人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过愚人节,具有补偿传统节日伦理性较强等缺憾的功能,能满足现代人感受平等略微释放的节日需求。
当然YOYO也觉得,即使愚人节的玩笑也有限度,愚人节的“没大没小”也有尺度。
而且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就是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
所以在愚人节,在你尽情捉弄老师、老板、父母之前,你最好还是确定一下他们不会罚你跑操场、扣你的工资、断你的零花钱和生活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