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线坪曾是衡阳纺织业的源头
位于雁城路的岳屏公园南门
雁城路旁边的商铺林立
雁城路西段路口车水马龙
雁城路小学一角
原打线坪一带的老房子
雁城路小学的前身是打线坪小学
火车西站大楼
■文/图 本报记者 胡建军 通讯员 王 雯
老地名来历:
位于雁峰区雁城路附近的打线坪,曾是衡阳纺线、织布作坊的集中之地。因衡阳方言中称“纺”为“打”,后来人们就将该地称为“打线坪”。
老地名特色:
相关资料记载,明代之前打线坪的名称就已存在。当时,该地是衡阳城城墙边的一块大草坪。衡阳濒临湘江,曾有很多人以捕鱼为生。捕鱼要结渔网,古时候织渔网通常都是用长长的苎麻线制作,但需要较为空旷的场地,于是人们就看中了打线坪这块草坪。后来,又由此衍生成为衡阳织布、纺线作坊的集中地。近代,该地又是衡阳抗日二线阵地。
2011年,市一中老师陈翊民在“石鼓书院大讲坛·书院寻道”讲坛主讲的《一座城市的历史标本——衡阳城区老地名》就提到:“打线坪,是衡阳纺织业的源头。”近日记者在雁峰区的雁城路多方探寻,却未找到显著的打线坪路牌或是铭牌。几经周折,获悉原来的打线坪社区合并至雁南归社区。
在明代以前,这个名字就已存在
陈翊民在讲座中介绍,打线坪位于雁峰区雁城路,附近原有纺织品站。据资料记载,在明代以前,打线坪这个名字就已存在。那时的打线坪只是衡阳城城墙外边的一块大草坪。当时有不少人依靠捕鱼为生。捕鱼要用渔网,织渔网要用长长的苎麻线。原始的纺线法,纺线有多长就要有多长的地段来摆线。恰巧这块大草坪比较空旷,正好满足了渔民织渔网的需求,久而久之,渔民便将此地当作了他们的栖息地。后来,打线坪便成了衡阳纺织业的源头。
据《衡阳地名文化》一*载,“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一种棉织的夏布。例如,早期的做蚊帐就是用夏布。无论是织网,还是织布都需先纺纱织线,而且线愈长愈好。相关资料记载,原先衡阳城南打线坪一带就有家纱带厂,有时工人就在街道边上拉开架势,立几根支架,扯上一二十米的纱,将两支或多支单纱合纺成一根粗线。
因衡阳方言中称“纺”为“打”,后来人们就将此地叫做“打线坪”。
衡阳保卫战时曾是二线阵地
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爆发,方先觉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展开了一场历经47天的攻防拉锯战。 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丁民向记者展示的衡阳保卫战陆军第十军防御配备及战斗经过要图显示,当时打线坪所在区域全都被修上防御工事。
战争期间,衡阳守军设计了一种防御工事,被称作“方先觉壕”,它让中国守军占据地利,让日军死伤惨重。如今,在岳屏广场靠近市体育学校的一侧,有一道近乎垂直的土坡。我市著名文史专家萧培介绍,这就是当年方先觉下令修建的苏仙井绝壁,是衡阳保卫战守军构建的“方先觉壕”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方先觉当时把衡阳市周围的地势地形全部勘察了一遍,进而分析得出日军将会从城南或城西南方向进攻的判断。
萧培说:“当方先觉得出这个结论后,便在衡阳城外的南面和西南面设置了四道防线,以防御敌人的进攻。最外围的防线是高岭、停兵山一带;一线阵地是张家山、虎形巢、王桂岭一带;二线阵地是张飞山、肖家山、打线坪一带;三线阵地是天马山、苏仙井、岳屏山一带。
历经变迁已难寻明显的打线坪标记
68岁的市民刘凯凡告诉记者,“大概5岁时,因父亲工作的原因,全家随父亲从湘潭迁到衡阳。当时打线坪这一带因为有座王家山,坡度比较陡,大概有现在雁城路路边两层楼那么高。那时候,很多郊区的农民都是用板车拉菜到火车西站去卖。现在看到的雁城路南边这一带,当时都是水塘和菜地。老百姓的房子大多都是木板平房,很少有楼房。只有王家山上有三栋楼房,是市委党校的家属房。”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打线坪周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上世纪90年代,雁城路经过了好几次降坡,才有了今天的模样。尤其是雁城路南边这一片区域的房子,后来成为汽车配件厂的家属房。”刘凯凡说,还有现在的雁城路小学其前身就是打线坪小学,但当时的规模不算大,只有5个初小班级,学生还不到百人。读高小就要到雁峰中学(1979年更名为衡阳市第十六中学)或是别的学校就读。
“早几年,经过这里的几路公交车,还有站名叫打线坪站。近两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变化,打线坪明显的标记已经很难寻觅到了。”市民张女士说,目前在城中还遗留些老房子,依稀有些当年的模样。
雁峰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下半年,打线坪社区并入雁南归社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