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笔者在读中国古代战争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同为中原农耕政权vs草原游牧政权,为何汉武帝时期汉匈万人规模的大战动辄斩首数千上万,而明朝中后期明蒙同级别的大战首级数却只有几百少得可怜?难道这也是因为上古史书好吹嘘,比如动辄“披甲百万”,随便就几十万人大战?随着深入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一家之言,与同好共同探讨。
我们先看一看汉匈万人规模大战的斩首数。元光五年,汉四万骑兵分四路出击匈奴,卫青一路“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元朔二年,卫青出击楼烦、白羊王,“获首虏二千三百级”,“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伏听者”,是“伏於隐处,听军虚实”之人,则当为匈奴之侦察兵。这句用的词是“捕”,则当为俘虏。则此战汉军*伤俘虏合计五千四百余人。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再次带领十万骑兵出塞,“得首虏前后万九千余级”。元狩二年春天,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余骑兵,出击匈奴,“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接应。浑邪王部下的很多匈奴人不愿降汉,纷纷逃离。霍去病当机立断,斩首8000。当年夏天,霍去病与公孙敖领兵数万,从北地进攻,“斩首虏三万二百级”。算上投降的2500人,总计约3.3万。元狩四年,漠北决战。卫青在漠北与单于遭遇,大败匈奴,“斩捕首虏万九千级”。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作战,“得胡首虏凡七万余人”,大获全胜。这次大决战,汉军“所*虏八九万,而汉士物故者亦万数”。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领骑兵三万出击,打败匈奴右贤王,“得首虏万余级而还......汉兵物故什六七”。当然汉匈之间还有其他大战,这里我们只选择有具体首级数的。可以发现,除了卫青第一次七百首级之外,其余几乎动辄几千几万,触目惊心。
而明中后期明蒙万人规模大战的斩首数呢?天顺三年,安边营之战,明将石彪率军击败蒙古两万人,斩首513级,生擒47人。成化元年,数万鞑靼骑兵入侵辽河,明将郑宏率军击败之,俘虏11人,斩首5级。同年冬至次年三月,蒙古数万大规模入侵延绥地区,明军出动2.5万人分数路堵截围剿,历时三个月,合计斩首30级。成化六年,胡柴沟之战,明军一万击败鞑靼五千,斩首90。同年三月至七月,鞑靼数万大规模入侵,明军集结六万分路堵截。经过数月战斗,明军取胜,斩首106级,俘获甚众。成化七年,鞑靼万人入侵,明军击败之,斩首91级。鞑靼不甘心失败,再次发动进攻,又被明军击败,斩首83级。同年,鞑靼部两万余入侵,明军在高坡击败之,斩首22级。成化九年,明军先后在漫天岭和半坡峰大败蒙古,共计夺得牛羊8000余头,武器2500余件。但斩获首级不过157级。同年九月,明将王越率军万余,兵分三路突袭鞑靼老营,在红盐池大败敌军,斩首355级,获驼马牛羊器械无数。十月,韦州之战,明军大败鞑靼。斩首149,夺回被掳百姓1934人,盔甲1610件,马骡牛羊众多。成化十六年,王越帅兵2.1万,昼夜兼程奔袭威宁海子,大败鞑靼伊斯玛音部,生擒171人,斩首437级,获军旗12面,马牛羊驼合计7000余,武器万余件。这是自开国洪武,永乐两朝以来,明军对蒙古取得的最好战绩,也是斩首数最多的一次。同样万人规模,汉匈动辄几千数万,明蒙别说过千,斩首三五百算多的了。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笔者分析有三个原因。一是数据注水,毕竟“破贼文书,以一为十”。史记中记载的斩首数应该是注过水的,这可能不是司马迁的原因,而是原始报功奏折就已经注水了。三国时期魏将国渊平定内乱,斩首按照实数上报。对将领夸大战功心知肚明的曹操问为什么,国渊表示:“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内乱窝里斗,没必要夸大战功。对外作战,则为了宣传,可以注水。这正符合汉匈之战的特点。汉武帝恐怕也未尝不知这里面的水分,但为了夸耀武功,也就听之任之了。二是蒙古人有收拢同伴尸体的习惯。蒙古入侵时,一般三人一组,每人配备两到五匹马。如果一人死伤坠马,同组的队友要及时收拢尸体到备用马上。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被明军割首级。这种情况下,明军要想割取首级,就只能等尸体掉下来“捡尸”了。而蒙古人很热心这样做。除了最朴素的同族之情外,还有物质奖励。被救者回去之后要把自己的战利品甚至家产拿出来和救助者平分,而要是救回来的是一个贵族,那么更是可以任意挑选此人的武器装备马匹钱财。比如俺答汗的儿子负伤坠马,就被手下拼死救了回去。除了护主心切之外,回去后的物质奖励也是一大动力。这个不光蒙古人有,清军也有类似的习惯。比如崇祯十三年五月明清松杏大战,明军集火攒射,将一名清军将领射落马下,“贼甚披靡,不敢停留,将贼尸拉驮”,仓皇逃命。我们从一个战例来具体分析。七月清蒙联军进攻中左所,明军一炮打死三名骑兵,“直见众贼下马拥集拉抬,其死尸尽被拖去”,明军只来得及抢到打死的马匹。之后又一炮打死几个清兵,尸体也是被立即拖走,明军想割首级都来不及。
有一个战例,可以从侧面证明蒙古人拖尸体的效率有多高。成化十九年七月,鞑靼小王子部3万余进犯,明军万余出击。明蒙双方在夏米庄爆发大战,作战两日一夜,期间战斗颇多反复,双方互有胜负,最终蒙古败退。此役,明军擒敌1人,斩首17级,获马54匹。明军阵亡586人,伤1101人,战马损失1070匹。小王子受挫之后,不甘失败,又进犯马铺山。明军连续出击,数日之内多次击败鞑靼,迫使对方撤退。这一波明军生擒1人,斩首15级,获马18匹。明军死亡2人,负伤224人,损失战马136匹。蒙古输了,结果明军账面损失更大,这是不合理的。可以推测蒙古的实际损失肯定更大,也可见其拖尸体的效率之高。
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战略意图的不同导致的作战形式的不同。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是战略进攻,明中后期面对蒙古时战略相持/防守。汉武帝时期追求的是歼灭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这种作战心态导致的汉军作战特点是胜则大胜,败则大败。胜则斩首几千数万,一旦失败,汉军自己往往也损失惨重。比如元光五年汉军四路出击,结果两路失败,损失过万。太初二年,赵破奴率领两万骑兵出击,全军覆没。最著名的当属李陵,五千步兵就敢孤军深入,以至于遭遇优势敌人,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也是当时这种鼓励主动出击的风气所致。
中后期的明蒙,双方打的是相持战,这种仗的特点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双方都没有勇气与决心与对方打战略决战,大部分时间都是拉开战线对峙,真正交手往往都是以小队斥候战的模式进行。比如正德御驾亲征那次,明蒙双方十几万大军对峙,最后明军不过斩首16级。即使按照前面分析的,蒙古人有夺回死去同伴尸体的习惯,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双方按照汉匈漠北决战的对抗强度打,蒙古死伤数万人,蒙古人总也不可能高效到只在战场遗留下16具尸体吧。更别提在这种惨败的局面下,恐怕也没人顾得上这事了。所以只有一种解释:双方主力并未进行战略决战,很可能是以主力对峙,小分队在阵前打斥候战这种模式来战斗的。可参考普瓦提埃之战,当时数万摩尔人从西班牙入侵法国,围攻普瓦提埃。法国统治者查理·马特尔率军增援,摩尔人后撤。在接下来的六天里,摩尔人一路后撤,法国人一路追赶,但双方都没有立即进行战略决战的意图。这一阶段,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以小规模斥候战、散兵战为主。如果不是摩尔人最后下定决心,要跟法国人打一场决战,那么结局很可能就是双方一路斥候战,最后以摩尔人退回穆斯林领地而告终。在以战略进攻为主旋律的汉武帝时期,也出现过万人相持,无果而终的情况。天汉四年,李广利再度率军出征,与单于在余吾水进行了十多天的战斗,双方共投入二十余万人。此次战斗,史书中没有记载具体的伤亡斩首数字,推测可能是相持战,双方主力没有进行类似之前的战略决战。双方主力没有一决雌雄,只是因为另一路公孙敖万余人被左贤王击败,汉军才选择撤退。
这一时期明蒙双方唯一的一次决战是土木堡,儿十万明军惨遭覆灭。但这次战斗,从现有史料来看,也先最开始并没有与明军决战的意图。最开始是典型的相持战,双方几十万大军互相对峙,只有小规模的斥候战发生。如果不是明方昏招迭出,也先实在拒绝不了这送上门的大餐。英宗的这次御驾亲征,大概率会跟明代其余万人规模大战一样,双方对峙半天拉倒,各回各家。这一模式与普瓦提埃之战类似。另外如果对比明代开国与中后期的战略,我们会发现前者具有与汉武帝时期相同的特点。也是胜则大胜,败则大败。这是因为明初对蒙古也是战略进攻态势,明军有决心也有能力跟蒙古进行战略决战。这一时期明军取得的战绩,丝毫不逊于汉武帝时期的汉军。比如蓝玉的捕鱼儿海之战,明军俘虏蒙古王公贵族数千,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人,马牛羊驼十五六万,果真配得上大捷的称号。原因无他,不过“攻守之势异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