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都有“非爱情不嫁”的勇气和坚持

愿你我都有“非爱情不嫁”的勇气和坚持

首页休闲益智笨拙的达西更新时间:2024-05-29

两百年前简·奥斯汀笔下的故事,

依旧是我理想中爱情的样子

《成为简·奥斯汀》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简” 可以获得高清双语下载链接

最近流行经典翻拍,《小妇人》和《爱玛》都被列入必看清单。在大荧幕上可以看到这两部剧之前,我先重温了《成为简·奥斯汀》。这部电影用传记方式描述了简·奥斯汀短暂的一生,被选为英国女性“必看的十部影片”。

无疾而终的“少年之爱”

詹一美和安妮主演的《成为简·奥斯汀》

1796年,20岁的简·奥斯汀(安妮·海瑟薇饰)遇到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汤姆·勒弗罗伊(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故事的开始像极了《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相遇,彼此傲娇的行为下内心已渐渐互生情愫。偏偏现实中奥斯汀和勒弗罗伊的家境都不富裕。奥斯汀的牧师家庭希望未来的女婿拥有经济实力,而相遇的时候勒弗罗伊是个穷小子。有6个孩子的勒弗罗伊家也执意让他与富贵之家联姻,因此要求勒弗罗伊返回爱尔兰。这边奥斯汀也被善解人意的上流社会贵族瓦斯莱先生求婚。但是她不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认为女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去养活自己,拒绝了这段或许能改变她一生轨迹的婚事(这段故事在电影中的演绎比较戏剧性,但现实世界中,奥斯汀仅仅拥有最短暂的订婚身份,被求婚第二天便悔婚了,可以看出她实际上也在爱情和面包中纠结了一下下)。瓦斯莱有个有钱的姑妈,有个大庄园要继承,显然选择他,奥斯汀的一生会无忧无虑。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机会成本”。放在这里就可以解释为,简选择其他结婚对象的成本,等于她放弃瓦斯莱的价值。但所有这些外在因素加起来,都敌不过内心一个自问自答的声音:我爱他嘛?不。她爱勒弗罗伊,哪怕对方一无所有也愿意嫁给他,因为只有两情相悦的心,才与爱情等值。相比之下,丰厚的财产、华丽的庄园、高贵的头衔,都不能与爱情的价值相提并论。

莎士比亚说:婚姻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更不是死硬的强迫,婚姻是两颗愿意倾吐衷曲之心的结合。

英国历史上最重要两位作家,有相同的婚姻观。

奥斯汀和勒弗罗伊努力尝试过在一起,也许对他们来说,即便没有好的爱情结局,也不是一件憾事了。奥斯汀的一个追求者给勒弗罗伊的舅舅写了一封信,直接导致勒弗罗伊家人反对他们的婚事,于是他们决定私奔。但是这样一来,勒弗罗伊的经济来源就会被切断,即使他去工作,也养不起依靠他援助的整个家庭,而奥斯汀亦将面临着世俗的压力。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他们的爱情悲剧让人唏嘘。

所以这部电影为什么叫“成为”简·奥斯汀呢?因为那些流芳百世的著作中,包含了多少作者自身的前尘往事。没有那些经历,成就不了后来闻名世界的女作家。

当年,奥斯汀在致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表达了无奈伤心:“终于,这一天还是到来了,我将与汤姆·勒弗罗伊告别。而当你收到这封信时,一切都已结束。一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后来,勒弗罗伊如家人所愿地娶了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直至晚年,他才向侄子坦言,曾与一位作家有过一段“少年之爱”。

初恋以被迫分手告终,奥斯汀选择终身不嫁,而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从此,她把美好的爱情结局,都给了她笔下的主人公。

虽然当奥斯汀于1794年开始创作《初次印象(傲慢与偏见)》时,还不认识勒弗罗伊,但一些简·奥斯汀的研究者们仍然认为他是书中男主人公达西先生的原型,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性格、成就上存在很多的相似点。(但有资料表明《傲慢与偏见》动笔于1796年)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导演朱里安·杰拉德就将奥斯汀与勒弗罗伊作为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原型来讲述。

汤姆·勒弗罗伊(Thomas Langlois Lefroy ,1776年1月8日-1869年5月3日)

汤姆·勒弗罗伊和妻子玛丽·保罗于1799年3月16日在北威尔士结婚,生育8个孩子。一些学者认为其长女简·勒弗罗伊名字中的“简”源于汤姆的岳母简·保罗(Lady Jane Paul ),也有学者认为是源于简·奥斯汀,这一点在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被导演含蓄点出。

作为简迷,我也愿意相信是后者。

就让我笔下的女主人公替我幸福吧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终年42岁),英国女小说家

据说她长得很讨人喜欢:“她身材苗条、亭亭玉立,步履轻快而稳重,全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她肤色属浅黑型,她有着圆圆的丰满的两颊,匀称的小嘴和鼻子,淡褐色明亮的眼睛,一头天然的棕色卷发。”

毛姆的“知人论世”:一个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取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常说:当一个女孩的床头摆上了简·奥斯丁的小说,就说明她已经长大了。

因为奥斯丁的小说描绘了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 VS 现实

在奥斯汀创作的那个时期,从经济方面来说,大多数年轻女性仍然觉得嫁个有钱人是很重要的,她也经常谈到追求爱情还是经济利益,以及这两种选择之间的矛盾。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精明的社会名流玛利克劳佛总结道,“如果我能让每个人都能妥当的结婚的话,我会很高兴。我不喜欢让人们把自己浪费掉。”这并不意外,这些主题也出现在了奥斯汀自己的人生中。

杨绛先生在点评《傲慢与偏见》时,曾经这样形容当时英国女性的婚姻观:

老姑娘自己没有财产,就得寄人篱下;如果当女教师,就跌落到本阶级的边缘上或边缘以外去了。一门好亲事,不但解决个人的终身问题,还可以携带一家子沾光靠福。为了亲事,家家都挣扎着向上攀附,惟恐下落,这是生存竞争的一个重要关头。

可见,嫁个有钱人,不仅是家庭经济需要,也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奥斯汀的小说中能看到她所生活的社交圈。她的父母资助她的教育,给她写作空间,让她可以匿名出版她的作品。但是写作在当时,算不上是会赚大钱的工作。在她的时代,女人参政是不文雅的—那是男人搞的事,女人甚至不读报。在一个世纪之后,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的《小妇人》中也有所体现,女主人公在最初发表自己的作品时选择不署名,到电影最后,才有勇气要求保留自己作品的版权。

简·奥斯汀的很多角色身上都可以找到她真实生活情景中的掠影。通常她创作的主人公是睿智的女性,有着机智、务实的个性,以及充实的内在价值。她笔下任性的女主角很有娱乐性,可以撑起那混乱又浪漫的故事。就像《傲慢与偏见》中无理的伊丽莎白·班奈特,她太过投入到她姐妹们的爱情生活中,让她看不到那位笨拙的追求者——达西先生。或是《劝导》中意志坚强的安妮·埃利奥特,在初恋对象消失后,她选择不要结婚。还有非常保护家人的埃利诺·道施伍德,在《理性与情感》中付出的代价,是她自己的*。这些女性都像她一样遇到了困难的选择,关于爱情、孝道,以及经济稳定的选择,且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并没有牺牲掉自己的价值观,以及自己的幽默感。

在“两寸象牙”上“细细地描画”

毛姆认为,“很难断定她小说中哪一部最好,因为它们全都是上乘之作,而且每一部作品都有其忠实的、甚至狂热的赞赏者。”

简·奥斯汀的六部完整作品《理智与情感》(1795年)、《傲慢与偏见》(1796年)、《诺桑觉寺》(1798年)、《曼斯菲尔德庄园》(1812年)、《爱玛》(1814年)和《劝导》(1816年),大都是描写她自己熟悉的乡间所谓体面人家的生活与社交,看来平凡而琐碎。这六部小说中,没有拜伦式慷慨激昂的抒发,也极少见惊心动魄的现实主义描写。那她作品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著名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说:“在所有伟大作家当中,简·奥斯汀是最难在伟大的那一瞬间捉住的。”

简·奥斯汀把自己的艺术作品比作在“两寸象牙”上“细细地描画”。她得心应手的是小题材。这也是她在艺术上自觉的选择。当有人建议她在创作上改改路子的时候,她都婉言拒绝了:“不,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下去。”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平淡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着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象牙”,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

——美国著名评论家和作家埃德蒙·威尔逊

她具有一种罕见的、辛辣的幽默感,她自己说,她的谈话和她的书信如出一辙,而她的书信情趣横溢、诙谐刻薄地妙语连珠,因此她的谈吐无疑也是才华横溢的。

简·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的小世界。小天地可以反应大问题。正是这些英国乡间人家的家务事,反映了英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经济关系。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戏剧性冲突。无论是在描述争吵的家人,爱的沉默宣言,还是生动有趣的八卦,奥斯汀的作品通常都会让你感觉到,这小说根本就是为你而写的。她冷静机智和大胆的玩笑,让她的女主角很有特色,女主角的对谈语调,似乎在用心有灵犀的方式来与读者对话。甚至有人说,有些读者觉得自己像是简的女闺蜜,会和她们调皮的朋友交换信件。但是这种独特的奥斯汀式招牌,也就是玩笑式的幽默,仅仅是她众多机智讽刺的写作技巧之一,她会讽刺社会、礼仪以及纯粹的浪漫。

当然,这些角色远不完美。她们通常都认为自己有所有问题的答案。奥斯汀会从她们的角度来展开故事线,这样就能“欺骗”读者,相信这些女主角是最懂的人,然后在釜底抽薪,拆了主角和读者的台。《爱玛》中的爱玛,觉得自己身边都是无趣的邻居,机智水平远比不上她的朋友。当她的客人“闲扯半天又吐不出象牙时”,读者就会开始认同,在这安静的邻里中,爱玛是唯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但是尽管爱玛自我膨胀的厉害,她可能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能掌控住局面,无论是在人生还是爱情上。奥斯汀采用一种很亲密的视角,让这些真相被揭露时的反转更让人吃惊,攻到爱玛及读者不备之处。但是这些瑕疵并没有贬损她的女主角们,反而只是确认了“所有人类角色的不一致性”。这些角色的复杂度,让奥斯汀在舞台上和银幕上都很抢眼,让她的作品与现代感情也很相符。

从客套中隐藏的怨恨,到掩饰吸引力的争执,她的作品探讨了情绪和礼节相抵触时,那让人困惑的冲突。但是,虽然在她作品中,浪漫的爱情是常见的故事线,奥斯汀完全不考虑采用当时很流行的多愁善感式写作风格。

无论是人生的选择,还是写作风格的选择,奥斯汀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勇敢的坚持自己的选择。她说,“就让其他文人墨客去描写罪恶与不幸吧。”

人人都爱奥斯汀?

奥斯汀对自己的定位是:“我觉得,我可以坦诚地说……世界上敢于当女作家的人中间,我是最没有学问、最无知识的一个。”

她到底算不算”女文豪“?是一直以来存有争议的问题。在奥斯汀短暂的42岁人生中只创作了六本小说,但却本本受欢迎,每个故事都被搬上银幕荧屏。《傲慢与偏见》常年排在全球各大“最受喜爱”的榜单,中国有“红学热”,国外有“Janeites”、“Austenmania”,“简迷”对偶像的崇拜可谓是有口皆碑。

但是,有粉就有黑。即使毛姆认为简·奥斯汀是完美的,但也提到她的一生“简单得三言两语就能说完”。“人人都爱奥斯汀”,可却偏偏有人对她不屑一顾。

马克·吐温说:简·奥斯汀太“无趣”,他广为人知的名言是:“一家图书馆要是完全没有简·奥斯汀的书籍,就称得上是一个好的图书馆。” 文人相轻,他不屑于简·奥斯汀平淡笔调下“干瘪的笑话”。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说:简·奥斯汀太“无情”。与简·奥斯汀时代相近又同为英国女作家的夏洛蒂·勃朗特对奥斯汀厌恶的“恒心”是显而易见的,她在三年里和友人的通信中坚持“吐槽”奥斯汀,表示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简·奥斯汀的小说会大受欢迎。“不用任何强烈的东西来*扰她的读者,不用任何深刻的东西来使他不宁”,认为她只浮于口舌之辩、滑稽戏似的表演却怠于探索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她全然不知激情为何物”。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1855),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诗人。

被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的爱默生在读完《傲慢与偏见》和《劝导》后,评价奥斯汀笔下的人物只在乎金钱和婚姻。他同勃朗特一样不解为什么人们对奥斯汀的作品趋之若鹜,在他看来,这些作品用词粗俗、艺术价值平庸,固守于英国扭曲且局限的价值观,完全谈不上对世界真正富有洞见的认识。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相虽然谈不上厌恶奥斯汀,但他同样感慨于奥斯汀小说中人物的无忧无虑:“他们从不会担心法国大革命,或者拿破仑帝国的倒台;他们只在乎内心的情感,只想着理清自己些许烦恼的头绪。” 而即便是单纯写婚姻,也有人生出了不同程度的嫌恶。1924年,一位英国作家乔治.辛普森认为奥斯汀从未长大,她的小说只不过是女性版本的“彼得.潘”。她写的并不是婚姻,而只不过是儿童游戏般的“过家家”。

并不是“人人都爱奥斯汀”,但他们为什么不爱奥斯汀,有她自己的问题,可是从受到时代、地域、个人性格、个人爱好等种种因素影响的批评者身上,也能找到一些答案。这些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她的作品到底有多少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简·奥斯汀可以算作“女文豪”吗?二百年的历史检验可见一斑,而每个人,也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生命里面,最大的快乐,没有其他的,就是阅读。” —— 简·奥斯汀

“生命里面,最大的快乐,没有其他的,就是阅读。”

这句话连同她的肖像一起也被印在了十英镑的纸币上面。

在这个洒满阳光的日子,也把这句话送给你。

参考:毛姆《巨匠与杰作》,奥斯汀《简·奥斯汀传》

*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