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算起,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东周的后半期就是战国时期,春秋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
公元前770年。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
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