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渐兴,紧扣小物件、小事件,切入历史的侧面,让那些似乎早已熟知的事实,以新的面貌津津乐道于人前,这个阅读的过程是轻松、愉悦而且有知识收获的。
《头发:一部趣味人类史》( [美] 库尔特·斯坦恩著,刘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是这样的作品。说“头发”并不尽然确切,说“毛发”显然更妥当。毛发的历史是漫长的,往前推溯直至远古,人类最初的祖先,猿人身上披着浓密的毛发,渐渐变得稀少。“原始人为何把浓密体毛进化没了?”作者提问,接着解答。查尔斯·达尔文曾经假说,没有体毛看起来更性感,性选择导致了原始人体毛的退化。这个说法是种臆想。近来的研究表明,毛发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毛囊和毛干还能传导神经感受,人类失去浓密体毛是为了保护我们那对温度极其敏感的大脑。
如此说来,人类的进化,发展出聪明的大脑,使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前提是——变秃。
多少年来,众多的“秃顶会”成员为此苦恼不堪。甚至伟大的尤里乌斯·恺撒都“经常把稀稀拉拉的头发从王冠里向前梳出来”。记载在《罗马十二帝王传》里的这则逸事,听上去就让人尴尬。“秃头查理”听上去也远远没有“狮心查理”来得倜傥英武。难怪路易十三要在宫廷里掀起假发风潮,并且将之打造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可惜,浮夸奢靡的风气的蔓延,最终葬送了法国王室那些戴着假发的高贵脑袋。
现在,科学为秃者正名!耶鲁大学做了一项男性脱发实验。对象是104位“阉人”。他们的共同体征之一,就是没有脱发。但他们在注射雄性激素之后,除了男性器官功能的改变之外,那些具有家族脱发史的人,纷纷开始脱发。实验证明:1、雄性激素是脱发发生的必要条件;2.遗传基础。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越man的男人越容易脱发?
脱发是一种身体信号。作者援引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莫斯肯漩涡沉浮记》,讲述了一个遭遇海难一夜白头的渔夫的故事。我们中国人会马上联想到伍子胥过昭关。科学表明,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只是因为长久的忧虑早就让白发掩藏在黑发之下,突发的急促恐惧导致大量脱发,从而让白发暴露了出来,当然,严重的身心打击确实也可能导致“一夜白发”。短时间的大量脱发,可能意味着某种疾病,或者心理压力过大。
尽管作者为脱发说了不少好话,不过,在大多数人的普遍观念里,人们还是盼望拥有一头漂亮的美发。作者借用名画、文学里的形象,表达公众对诸如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里迷人长发的喜爱。自古以来,头发就具有不同寻常的内涵。在暗黑诡异的巫术仪式里,头发是不可缺少的物品,在传说里,人类的头发与灵魂有莫大的联系。中国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西方同样不乏类似的浪漫,维多利亚女王就把亡夫的头发装进挂饰盒里随身携带,以寻求慰藉。
在传说、艺术和历史中,“头发”一次又一次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寓意。金发性感,红发放荡,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所谓流行发型,就是不停地轮回”,从杂志模特、吉卜赛女郎到第一夫人、电影明星,头发的长短不一、颜色不定,隐藏着一次次社会思潮的浪涌、回归与涨落。剃光头常常表达政治诉求,不同发型也常用于种族身份的体现。为什么要写“理发师小史”?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师往往兼任外科医生;20世纪初,美国黑人没有资格开理发店,这是自由抗争得来的权利。
“微历史”里可见“大历史”。维京人与条顿骑士团为了毛皮东征,美洲新世界促推欧洲的海狸皮狂热,羊毛催生大英帝国……因笔墨所向,只能泛泛而谈。比起这些旧梗,我更热衷了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第一颗网球之所以充满弹性,是因为它里面塞满了毛发;打击乐器需要利用羊毛毡来减轻不同部件的表面接触;最理想的渔线毛发材料多半来自马的尾巴;头发还能清理油污,并且成为食品添加剂……这是一部人类史、生活史,也是一部科学史,带来全方位的阅读感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