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打开,给自己的大脑来一波拆墙工程,非一般励志书

格局打开,给自己的大脑来一波拆墙工程,非一般励志书

首页休闲益智拆墙更新时间:2024-10-21

《拆掉思维里的墙》新版,这部2010年的畅销书,虽没读过,名字早如雷贯耳。

与想象中不同,或说与一般励志书有很大不同,这是一本有趣又有力量的书,读着读着,会感动、会豁然开朗,格局打开的感觉。

古典老师很会讲故事,也很会讲道理。深入浅出,有趣、不枯燥。

甚至是我唯一一次看励志书,看出热血感。

而且能用简短的语言,迅速切中要害,很多内容都有被内涵到的感觉。

像一个亲切又人生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线答疑解惑。很适合迷茫、找不到方向的年轻人阅读。

也许古典的职业经历帮助他形成了这样的风格。《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曾任职新东方讲师,后离开新东方创业,一步步成为中国职业规划领域的大牛。

虽然主讲改变思维,《拆掉思维里的墙》还是有一些职业选择和规划方面的实际建议。比如了解职业真实信息的5种方法、不投简历求职的8种野生方法、职业规划的具体建议,以及通过做恐惧保险箱、成功日记等方法,建立安全感等等。

建议细致到列出清单

下面就从我自己的角度,讲述印象深刻的三道“思维墙”,以及拆墙工程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道墙:努力就会成功

作为励志书,意外地,《拆掉思维里的墙》是反成功学的。

没有画大饼,也没有制造焦虑,反而有点治愈。

可爱的图,看着心情就很好。

清晰的模型和表格,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起同样作用的还有,具象化的例子,有趣又精准。

把一些本该复杂的概念,变得更直观,更有力。

比如:用水杯实验来解释未来价值心智模式;

用极限运动员来形容梦想家;

用艺术照和卸妆照来形容职业的表象和真实;

用漂泊者和航行者,区分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两种选择;

用受害者与掌控者,来形容我们应对世界不公平的方式

……

正像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自己说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他的能力。

我认为,这种能力能将改变思维的力量推到极致。

除了,治愈和简单直接的力量,《拆掉思维里的墙》反成功学还体现在破除成功学迷雾。这些年,不断有人鼓吹成功之易。仿佛只要你学会了成功人士的方法,只要你肯拼搏努力,你就会成功。

但《拆掉思维里的墙》告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者必然是少数。那些成功人士可能掌握了你所不具备的资源和优势。那些成功故事也隐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只依靠从众而成功,也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做更广义的成功者。

“只要你继续前行,你就在成功。因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当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拆掉思维里的墙》重新定义了成功的意义,是“越走越近。”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汇,叫做躺平。

躺平不是贬义词,休息从来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躺平不是从不努力,没有前7块饼*积累,直接吃第8块是不会饱的。

但憋着一股劲,费死力并不见得有好效果。有时候抓越紧,反而越什么也抓不到。

努力也不只有一种方式,不是只有苦行僧式的自律王者才可以成功。

书里提到了布鲁克在2016和2019年,分别以小提琴手和运动员为蓝本,针对“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所做的相关实验。

结果证明,练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只存在于前期。后期想达到顶尖水平,努力就不起作用,甚至起到反效果。

所以,偶尔躺平一下,慢慢努力,前进的路也许会更顺。

如果努力不是唯一因素,让人们走向成功的是什么呢?《拆掉思维里的墙》给出的公式是:

成功=正确的方式x热情x天赋x时间

与稻盛和夫的成功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人生不是一个公式能概括的,但多少能给人启发。而在诸多成功要素之中,热情是最重要的。

“成功游戏就是一个没法算性价比、可能很努力也无法实现的事。如果你看透了这个游戏还愿意持续狂热的投入,恭喜你,你将有机会成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说,成功人士通常拥有“极限运动者”身上的特质,并拿爱迪生和王兴做例子。他们疯狂,不计成本,他们成功了。

有些东西要精确计算,有些东西则无法计算,也不能计算。像科学和文学。我们的生命也一样,细节要准确,时间要把握,但是战略方向不能算,只能用心感受。

越努力越幸运只是童话故事,抱着必败的心全情投入,才有可能踏入成功的路口。

第二道墙:无穷尽追求意义

我们曾追求“高大上”的意义,带来很多无谓压力。

当意识到“意义“遥不可及时,信念更有可能会因此崩塌。

《拆掉思维里的墙》告诉我们追求意义,远不如追求“有意思”来得过瘾。

再有意义,提不起精神也白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俗但真。

“乐趣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

对于这点,我自己有深切体会。

为了热爱的事,可以废寝忘食,忘记时间。

但做自己该做但不想做的事,即便只是暂时没那么想,日子也特别难熬,会下意识地注意时间。

我们可以逼自己,可以骗自己。但终究骗不了多久,也骗不来好结果。

拼命追求也不永远对,有时放弃才是更高级的智慧。

有兴趣和现在有兴趣,完全是两件事情。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曾经有意思的事,已经没那么有意思了。但因为已经投入了很多,而难以轻言放弃。

《拆掉思维里的墙》强调要尽快“放掉人生的沉没成本”,拒绝这个“英俊的吸血鬼“,更多关注“未来价值”。

“沉没成本其实是已经损失的成本,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会头破血流。”

这就跟断舍离的道理一样

我和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坐标。根据这个坐标来选择保留什么,舍弃什么,是断舍离的精要之一。

兴趣爱好和人生道路选择也是一样。

热爱一样事物,很难,一直热爱一样事物,就更难。

我少年时曾疯狂热爱古代文学,看了很多相关的书。

也曾疯狂迷恋武侠小说,金古黄梁温陪伴了我的青春和成长。

但现在不得不承认,因为种种原因,我已经变了。

兴趣仍在,但没那么痴迷。

一段时间不肯承认现实,活得很拧巴。

有一天突然就想通了。将新的兴趣跟事业结合,更轻松,也更容易投入。

同时,我仍相信,曾经热爱的东西,某一天会回归我的生命里。

如果没有,也无须介意。

适当时候,放弃一些当放弃的,路会走得更顺。

第三道墙:一不留心就掉入洗脑陷阱

首先,星座都是骗人的。

我从前是完全不信星座的,后来被科普(洗脑)多了,不得不相信这真的是一种统计学。很多人也在不断现身说法,验证“星座研究”的正确性。

但是,《拆掉思维里的墙》告诉我,“星座研究”连统计学都不是,只不过是一场大型洗脑游戏。所有相信这场游戏的玩家,乐在其中,再给其他人洗脑。

艾森克的三次实验证明,只有相信所谓“星座性格”的人,星座性格才会在实验中体现出来。

重点不在于星座,在于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那样的人。

美女不认识路,这样的“思维定式”,同样是被洗脑。

更可怕的是,我们不只被别人洗脑,还会被自己洗脑。

这就是“心智模式”的影响力。《拆掉思维里的墙》里,“心智模式”是核心概念之一,我们心灵和思维的各种模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甚至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其中,受害者模式和掌控者模式,是对我触动最大的。

《拆掉思维里的墙》通过在内心里建立辩论,这一有趣游戏。让我们尝试带入两种心智模式,最后将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旁观者,与代入主观视角,是完全不同的。我算是喜欢凡事自己扛的人,经过这一历程后,惊奇地发现自己竟也有过受害者模式。

事情发生的原因一定是多面性的,有自身原因,也有外界原因。

重点不在于事实如何,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心里否认事实。问题的重点在于,“我”怎么想,“我”的思维模式是如何构建的。

如果切换到掌控者模式,尝试从我能掌控一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甚至,很神奇地获得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做掌控力,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力。

我不知道这种力量可以持续多久。但至少改变已经开始发生,一些思维墙开始崩塌。

小结

“找到我们内心世界中那些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哪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纳。”

拆掉思维里的墙,建立新的心智模式,也许是《拆掉思维里的墙》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思维的力量真的很大,如果自己被自己的思维给困住,实在可惜。

格局打开,给自己的大脑来一波拆墙工程。我们会想通一些事情,人生也会因此变得不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