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社恐“绝症”,试试这种方法,别让社恐“毁”了你

90后的社恐“绝症”,试试这种方法,别让社恐“毁”了你

首页休闲益智超市破坏者更新时间:2024-05-13

01

回学校之后,又开启了自闭的生存模式。

昨天突然被舍友告知:“明天下午上课,你要出门了。”

瞬间,内在的不舒适感就急剧攀升,明明是自己主动选的线下上课,怕线上收音或网络不好,听不清,结果想到还要出门,要去教室里坐几个小时,又忽然觉得,好难为我啊。

于是赶紧把在线文档里,自己那一栏的上课方式改成了“线上”。

又可以不用出门了,就好像自己逃过了一劫,得了大赦似的,一下子心情就自在舒畅了。

02

我经常说自己是个社恐患者,但严格来说,我当然不算。

我并不对人和与人交流感到恐惧,只是在某些社交场合,让我觉得,我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压抑”和“角色扮演”才能使自己融入到那个氛围里,而不显得格格不入。

于是为了尽量减少需要“自我压抑”和“角色扮演”的情况发生,我就越来越想回避社交了。

独处对我来说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它可以让自己整个人身心都得到舒展、放松。就像是在外面奔波了一天,又热又累又饿,终于回到了家,把夹脚的高跟鞋脱掉,空调打开,整个人像泄了气瘫到了沙发里一样的自在、轻松。

可以穿着最舒服的衣服,不管它好不好看,随随便便的坐着或躺着,不担心有人看到不雅观,可以一整天不洗脸,头发碍事了就用发绳随便拢一下,可以随时哼个小调,对自己胡言乱语一番。

独处的感觉就像是做瑜伽休息术,整个人慵懒的躺平下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放松了警惕,只关注自身,是一种自我同一的状态。

可是社交场合就完全不同了,特别是那些比较正式的,它让我觉得,那里有一个夹缝,我得把自己大刀阔斧的修剪一番,然后费力的挤进夹缝中,在那里扮演一个与当时的社交氛围能够和谐共存的形象。

有的人很厉害,对各种社交情境,游刃有余,他们可以事先就给自己预备许多经过修剪和精心装扮的适合不同场合的形象,在需要的时候,自动选出最符合的那一个。

我超佩服这样的人,觉得他们真的是有七巧玲珑心,我却是万万做不到的。如果引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来说明,那大概我就是“人际智力”水平过低,连及格线也不到,后天却又实在不喜欢在这方面努力,所以就越“拙”越懒得补了。

03

最近在看阿部宽的《不能结婚的男人》,男主信介,刻薄、顽固、自我中心、嘴贱、孤僻,绝对的拒绝社交,几乎完全的我行我素,要是放在生活中,估计谁认识那样的人,都会感到头大。

可是我又觉得,要是能活成他那样似乎也挺爽的。就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把任何人请进来,做什么工作、怎么生活、说话的方式、吃什么东西、看什么电影,都按自己喜欢的来,几乎不对他人共情,别人都觉得他怪癖、奇葩,可他还觉得是别人无聊、没趣味呢。

过去总想努力去共情别人,直到发现那是一个多大的负担。总告诉自己不要做气氛的破坏者,保持友好和温柔,所以即便被冒犯也要隐忍克制,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总让自己处在被动的位置,只能做被冒犯、被刺痛,被伤害,吃亏的那一个,以为这是成为一个“友善”的人的基本修养。

后来发现,这样的交际原则,并不能让我感到舒适,反而会因为那些被压抑下去的情绪,而感到困扰和辛苦,并且在今后的交往中,让自己陷入更加被步步紧逼的局面。

于是就尝试着,鼓励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关注自我,表达情绪,表现不满,属于是有一点摆烂,爱咋咋地的心态。

04

记得刚回家那几天,在超市遇到一个从来没联系过,本来也没什么交情的同学,寒暄了两句之后就扯到了婚恋问题,“还没带对象回来呀?咱都多大啦,你打算什么时候再结婚呀。”

若是以前,我大概就只能笑着敷衍,不想聊,却也不好意思岔开话题,只能不情愿但又毫无办法的,让别人从我这里获得“宰治”的快乐。

但现在,我就不想做这个“鱼肉”了,“没带呀,你换个话题,我可不爱跟你聊这个。”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不在意别人当时是个什么脸色。

后来回到家跟我妈说:我发现以前的思维方式不对,总是怕说出的话别人不爱听,怕自己说错话,怕冒犯到别人,可是,他们说的话我还不爱听呢,我为什么不能先关注自身,为什么不能在自己感到被冒犯的时候,表达出来呢。礼貌跟共情应该是相互的呀。

说这番话,不是为了跟我妈解释,而是为了给自己强化:当别人不在意气氛的时候,你也可以做气氛的破坏者。

而当我允许了自己做气氛的破坏者之后,在面对必须的社交场合,其实也更坦然了,因为自己不再是一味的被动,偶尔也可以掌握下主动权了。

05

多年前看《飘》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白瑞德,他对郝思嘉说的那句话,至今还可以一字不差的背出来。

“只要你还没有丢掉自己的名誉,你就永远也不会明白名誉这个东西是个多大的负担,也不会明白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是永远也做不到像白瑞德那样,把名誉全丢掉的随心所欲的活了,但至少可以把从父母身上照搬过来的那套隐忍克制、压抑自我的处事原则在自己身上优化一下。

反正,既然不能游刃有余,那就摆烂呗。不喜欢社交,就少交,被冒犯了不想克制就不克制,不舒服了就舒服着来,既没办法适应社交的环境,就随便吧,格格不入就格格不入。

真正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本就不需要事事都能做好,不擅长社交咱也不必把它定性为缺点,就跟有的人不喜欢读书,有人不爱逛街,有人不吃香菜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去发掘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于什么,又对什么无能为力,然后去发展喜欢的、擅长的就好了,至于其他的,若是做不到,那就放过自己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