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鹊桥二号中继星与嫦娥六号成功完成对通测试,具备地月间中继通信能力,可为嫦娥六号任务提供中继通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18年,初代鹊桥号发射,如今鹊桥二号“上新”,来了解一下!
回想近6年前,初代鹊桥号发射,在它的支持下,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探测。如今鹊桥二号“上新”入列,它和初代鹊桥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要再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呢?
月球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因为潮汐锁定,月球始终保持一面对着地球,导致我们看不到它的背面。航天器登陆月球背面,信号就会被月球遮挡,就像两个人“隔山喊话”无法听到。所以,当年在嫦娥四号奔赴月背之前,要先把一颗中继卫星送到既能看到月球背面又能看到地球的地方,架起地月通信的“桥梁”。
担当这个“桥梁”的就是鹊桥号中继星,它是第一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也是第一颗连通地月的中继卫星。鹊桥号的工位是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的Halo轨道,它张开直径4.2米的像“大伞”一样的天线,帮助探测器和地球互相传话,为在月球背面工作的嫦娥四号做好通信服务。
此次发射的鹊桥二号,是鹊桥号的升级版。与体重只有449公斤左右的鹊桥号相比,鹊桥二号“增重”到了将近1200公斤。鹊桥号的设计寿命是5年,目前正在超期服役中;鹊桥二号设计寿命为8年,后续将接过重任,继续为嫦娥们保驾护航。
之前的鹊桥号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主要盯住月球背面。而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主要瞄准月球南极和月球背面地区。从地球上看,这片地区在月球的南方边缘。反过来,站在月球的这个位置,则会看到地球低悬在天边。但月球南极对鹊桥来说视线太偏了,因此我们派出了鹊桥二号选手,它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覆盖月球南极地区。
鹊桥二号出发后,将按两段式开展工作,首先是要在一条周期为24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为马上就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附近“挖土”的嫦娥六号提供中继服务。而后,鹊桥二号将变轨进入一条周期为12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
在这两条轨道上,找到了一个地球引力作用的震荡平衡点,使航天器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而不用消耗太多推进剂,所以称为“冻结轨道”。
执行“传情达意”任务时,两代鹊桥采用的都是“再生转发 ”的模式,不但能够“左手进右手出”,帮两位小情人传纸条,也提供一部分“代写书信”的功能。“再生转发”相对于“透明转发”而言,相当于在卫星上放了个通信基站,它能在中继通信的基础上对信号进行编码处理,提高通信效率。此外,鹊桥二号的“再生转发”模式还能同时支持多个探测任务的协同合作。
两代鹊桥的外形,猛一看不好区分,细看就能发现一处标志性差异。鹊桥号的“大伞”状天线后面是三根“辫子”,那是用于科学观测的低频射电天线。而鹊桥二号的相应位置则从三根辫子变成了一根,并搭配了一口“小锅”。
初代鹊桥号因为在地月L2点工作,“大伞”状天线能够一直同时指向地球和月球,确保信号覆盖。而鹊桥二号由于在环月轨道工作,相当于一直在做空翻大筋斗,那么要想始终保持有同时指向地球和月球的信号,除了“大伞”状天线指向月球,还需要一个“小锅”天线来指向地球,“小锅”就靠那一根“辫子”在环月轨道过程中不断调整方向,保持实时对地通信。
而鹊桥二号体型更大、研制难度更高、功能更多、任务时间跨度更大,也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它将继续支持还在辛勤工作的嫦娥四号任务,还要为即将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附近“挖土”的嫦娥六号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嫦娥七号、八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同时又要开展地球磁尾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
来源: 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