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山真男:在战后日本,我也曾思考过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丸山真男:在战后日本,我也曾思考过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首页休闲益智成语小助教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5-07

2017年,宫崎骏宣布第八次复出,开始制作也许是人生中的最后一部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同名小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写于战时的作品,1937年7月在日本新潮社出版。

那时,距离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中国已经过去了六年,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日益增强。几乎是同时,“七七事变”发生,纳粹掌握政权,转眼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写作就发生在那样的时代和局面中。

这部作品宫崎骏小学时就曾读到。他曾在自传《折返点1997-2008》中写道,自己成长于战后年代,昔日的公园与游乐场已成废墟,街上到处都是负伤的人,他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毁,遂开始反思:普通人也会有残暴的一面,卷入异常状况时会做出残暴的事情,当战争的暴风骤雨真的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是否也会狂热地去做些什么?

在一家旧书店读到吉野源三郎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对当时的宫崎骏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直到将近60年后,他依旧记得翻开那本书时的冲击:“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的感受。我看到开篇插画的瞬间,心中毫无缘由地涌起一股怀念之情。”

小说中,少年小哥白尼在校园中、生活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产生了许多困惑:为什么有人会欺凌他人?为什么有人贫穷、有人富裕?如何直面自己的过错、悔恨与痛苦?如何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联结的?我们每个人正在创造的是什么?小哥白尼的舅舅与他写信交流,一起探索这个世界,探索生而为人真正重要的东西。舅舅写道:“我可以教你英语、几何或代数,却无法教你每个人过着各自的人生到底有多大意义,有多少价值。想了解人活在世上究竟有何意义,需要你先活得像个真正的人。”

长久以来困扰宫崎骏的问题,在这本小说中得到了解答。他写道:“《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有种‘就算苦恼也要活下去’的意味,而不是‘你这么活就可以活得很好了’云云。认真思考,哪怕困惑,哪怕白死也要活下去——是的,哪怕白白死去。”他还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并没有直接讲述时代的暴力,它只是告诉人们,纵使那样的时代再度来临,你,也要像一个人一样活下去。吉野源三郎先生恐怕也明白,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自此传承到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作品里。

如今的时代,战火硝烟已散,生死逼视的人性考验离大多数人远去。但宫崎骏认为,我们正面临着另一种文明危机——消费文明,根本性的不安正转换成眼前别的问题。人们走上金钱与*的另一个战场,世俗成功备受艳羡,“真善美”却成为面目模糊而过时的词语。人性的考验永远存在于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之中。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直还是谄媚?善良还是冷漠?诚实还是虚伪?勇敢还是懦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围绕这永恒的问题,舅舅与小哥白尼在书中探讨着人生最简单却最重要的主题。

2018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各版本总销量位居日本各大图书榜榜首,由一本书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直木奖得主、作家林真理子就此评价道:“如此珍贵的书得以畅销,我深感世道还没有废掉。”

它关乎初心,关乎善良,关乎真诚,关乎勇敢,关乎一个少年的成长,也关乎每个成年人的回望。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用充满童真的简单故事,传达着宽广的主题与严肃的思考。由此,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说,这本书探讨的是人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是超越时代的经典。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日]吉野源三郎,[日]胁田和绘,史诗译,新经典丨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8月版

关于《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回想

撰文|丸山真男

我被这部作品震撼的时候,已经到了为小哥白尼写下笔记的舅舅的年龄。在遇到这部作品的昭和十二年,我从大学毕业,成了法学院的助教,迈出了作为研究者的第一步。读了这本书后,我自以为完全成熟的灵魂动摇了,这不是因为我把自己等同于书中几乎同龄的舅舅,而是因为我把自己看成了在舅舅的引导下开眼观察人类与社会的小哥白尼。我不怕被人嘲笑精神上不成熟。

当时的我固执地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都是个早熟的青年,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更显滑稽了。在这一点上深入叙述一番,或许能起到介绍这一划时代名著的作用,同时也能兼作对吉野先生的追悼,这就是我心中微小的希望。

吉野源三郎(1899-1981),日本作家。曾任明治大学教授、《世界》杂志总编辑、岩波书店顾问等。代表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因内容隽永深刻,被收入日本学校教材。

1

正如书名所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探讨的是人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属于人生读本。即使从狭义的人生读本即个人的生活态度来看,我也从未认为本作讨论的话题与我毫不相干。但这绝不是一部仅仅探讨所谓人类伦理的作品。

吉野先生极其自律,对他人关照有加——近来伪善之徒不断增加,他们完全相反,纵容自我,只知道苛责他人——这一点恐怕认识吉野先生的人都会赞同。吉野先生堪称道德高尚的人。这部成书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浓缩了吉野先生思想和人格的作品,探讨的不仅仅是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还有“何谓社会科学范畴的认识”这一问题。在这一前提下探讨人类的道德,正是本作的独特之处。上文所述的起点极高的提问,是伴随着中学一年级学生小哥白尼的独立思考和个人经历展开的,这种卓越的笔力,让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大吃一惊。

举个具体的例子,小哥白尼以半夜想到奶粉为契机,努力思考后将命名为“人类分子的关系:网络法则”的发现过程写信报告给了舅舅,这一段对于本作的读者来说想必不陌生。

小哥白尼从自己喝奶粉长大一事出发,一步步推进思考。从奶粉在澳大利亚制成到运来日本,再进入小哥白尼口中,究竟有多少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参与其中?小哥白尼一路想来,最终发现眼前的电灯、时钟、桌子和榻榻米也与奶粉一样,背后是无数陌生人结成的关系网。

察觉到这点后,小哥白尼在数学课上出神地想到,老师的头发和胡子也与理发师密切相连,结果遭到了老师的警告。运用小小的头脑,小哥白尼积累了与尚且年少的自己相符的推论,最终总结出“法则”,这一过程丝毫没有来自大人立场的投影,自始至终都极其自然,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而舅舅看了小哥白尼的信后,一方面鼓励小哥白尼,另一方面又补充了人类分子法则中的欠缺之处,一路引出对生产关系的说明。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深感赞叹。

这不正是《资本论》入门吗?那时,我已经具备了大学生应有的关于《资本论》的知识。上大学期间,我和经济学系及文学系的朋友一起开办了读书会,阅读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和《再论资本积累》,不久又读到了希法亭的《金融资本》

(当然,是岩波文库和改造文库的译本)

。无论是卢森堡还是希法亭,都受到了当时共产国际主流思想方方面面的批判,但我们认为我们的读书活动没有什么系统性,于是仍旧选择了那些文本。

然而,当时的日本已经处于国体明征运动和二二六事件的风暴中,自由的空气趋于稀薄,因此我们没有借用外面的集会室,而是轮流在各家维持着读书会活动。在本作问世前,我自认为已经有了《资本论》的常识,尽管如此,或许该说正因为如此,看到书中巧妙的笔法——以中学一年级学生绞尽脑汁的“发现”为出发点,继而推进到小哥白尼开始思考生产关系——我才会哑然失语。

共产国际主流思想对考茨基的《资本论解说》(原名《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颇有微词,但在我看来,那却是一本优秀的入门书。然而这类《资本论》的入门书就算写得再好,也只是在不改变《资本论》的框架下,尽可能用平易近人的语言重新诠释,可以说是从《资本论》出发的演绎。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却正好相反,从小哥白尼对身边常见事物的观察与经验出发,一步步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明白,看似常见的事物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其法则的具体表现,其实并不简单。一个商品中包含着全部生产关系,《资本论》的著名开篇讲的其实也是相同的东西,我自认为早已掌握。但是当我按照这种方法重新解读时,才恍然大悟:我之前的理解太肤浅了,是没有经过直接观察的纸上谈兵。

带着这样的眼光重读,会发现本书从第一章《奇妙的经历》开始便周密布局,论述从实际的观察出发、将种种事物关联起来探寻意义的方法。下雨那天,小哥白尼和舅舅站在银座的百货商场楼顶默默注视着眼前的风景:下方绵延不断的汽车像成群的甲虫一样来来往往,京桥一带高层建筑的阴影仿佛它们的巢穴,将它们吸进去又吐出来。“目之所及,无数小小的屋顶”茫茫铺展,潮湿的光景恍惚飘浮在昏暗的天空与雾气中,上述话题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巨大的东京仿佛冬天的大海,与屋檐下、车流中战战兢兢蠕动着的无数渺小的人形成对照,成了后来小哥白尼发现“人类分子的关系”的伏笔,不过,这一观察没有直接导向“网络法则”才是本作的出色之处。

首先,在这一从楼顶发生的“大观察”中,作者精雕细琢地嵌入了种种“小观察”。宛如潮涨潮落,都市人白天从东京周边涌向中心,到了夜晚便立时退去,如此规律的波动可以用神秘来形容了。少年脚踩小小的自行车脚踏板,拼命在车流中左右穿梭,而小哥白尼则从楼顶追寻着少年的举止。一个被观察,一个观察,被观察者没有察觉,观察者却一清二楚。相较于楼下的少年,小哥白尼是观察者,然而他也正被眼前林立的无数高楼窗户里的目光注视,并且他很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这一视角转换,将对都市论这一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已经明显成为今日研究对象的分析,与主客体关系这一认识论范畴的定义密切结合在一起,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次重读时我还想到一点,本作没有选择从百货商场楼顶眺望万里晴空下广阔东京的雄壮视野,而是选择了蒙蒙细雨中昏暗孤寂的光景,选择了“沉在冰冷湿气的底部,一动不动”的悲伤姿态,让其映在小哥白尼眼中。当时正值昭和十二年,就在本作出版的一个月前,七七事变发生,日本直接陷入了无底的泥沼,这难道不正暗示了吉野先生直面此事的姿态与展望吗?

社会科学范畴的认识是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转换相结合的。紧跟在《奇妙的经历》后的《舅舅的笔记:看待事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了这句话的含义。说到社会的“结构”“功能”和“法则性”,人们往往只把它们视为客观认识的对象,而且假定客观性早就写在书籍和史料当中了。时至今日,这种想法仍被我们广泛接受。人们早就认识到,社会科学范畴的认识与文学范畴的表达,二者是割裂的(在同一个人身上倒是可以并存),这一想法也是基于上述假定。针对这种情况,本作中的舅舅举出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这一众所周知的例子。

这件事解释了小哥白尼昵称的由来,是本作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尽管属于划时代的重大发现,日心说在本书中并没有被当成定论或者尘埃落定的往事,而是作为思考方式发生转换的象征,即从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世界转换为在世界中定位自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这都将是不断重复也必须重复的、切实的“看待事物的方法”。正因如此,从“静子的家在我家对面,阿三的家在我家隔壁”的儿童视角转向了成年人的地图式视角,象征着每个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如果这一转换只是提高了认识的准确率,使得看待问题更加客观,那么这一过程便与“我”这个主体无关。就算相关,充其量只是舍弃了孩童式的、以自己家为基准判断距离的方法,是一种随着认识对象而改变的被动行为。吉野先生的思考过程并非如此,他借舅舅之口表明,人们的观念转向日心说,并不是已经了结、理所当然的事实,而是我们每个人从现在起必须不断为之努力的、极其困难的课题。

若非如此,为什么我们身处文明国度,却还是不免会认为,世界是围绕自己和自己身处的集团或国家而转的呢?所谓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归根结底取决于身为主体的我们,而且与我们的得失和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此,吉野先生借哥白尼的学说向我们提出了“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一问题。他给认识赋予了客观性的意义,进而又指出,文学或艺术与具有科学性的认识之间的区别,在于自我参与这些活动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而不在于自我是否参与这些活动。这一如今看来仍显新颖的观点,竟然是以如此平易近人又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表达出来的,可以说独一无二。

对于人类历史上重大发现的态度,已经体现在介绍日心说的篇幅中,而本作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即把科学上的思考过程转换为心理上的变化过程。在解释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中,这一点得到了明显体现。看到苹果落地,牛顿为什么会想到引力?就算只是个故事,也会让人觉得过于离奇。舅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的姐姐——小哥白尼的母亲,曾经试图用皮球和乒乓球“形象地”说明行星之间的关系,他却仍一头雾水。舅舅随后换了种说明方式——假设苹果是在牛顿眼前从三四米高的地方掉落的,如果高度不断增加会怎样?增加到十五米呢?还是会掉落。两百米呢?还是会掉落。然而一旦增加到几万米,一直到了月球上,苹果就不会掉下来了。只要重力还在起作用,那么无论多高不是都该掉下来吗?但是月球并没有掉落在地球上,这又是为什么?牛顿像这样一步步推理,最终发现地球上的重力法则和天体之间的引力法则性质相同,并着手证明。

看到苹果从眼前的树上掉落,灵光一现想到引力,那么思想的跳跃过于夸张,最终只能用牛顿是天才来解释。但是,换个方式讲故事,让想象一步步推进,从十米变为一百米,再变为一万米,天才的想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突然变得很亲切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只需要这样说明就可以了!但虽然看似简单,想要做到其实很难。至少当时的我读到这里,感到耳目一新。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日文版封面

2

围绕看待事物的方法,我选取了第一次阅读时留下深刻印象的例子。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一表述很容易被认为是在探讨道德问题,所以我想从思考或认识方法层面,叙述本书教给我的更深刻的东西——就像一个研究者要公布他刚出炉的成果一般——不过在这部作品中,围绕豆腐店浦川的炸豆片事件、针对北见的擅自惩罚,以及同学们对这些事情的不同反应,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明显占据了极大比重。

从狭义的道德层面上看,讲的是中学一年级学生的行为,怎么看都与已经大学毕业的我无关,但事实绝非如此。读了书中的几个故事,我感同身受,回想起自己与小哥白尼他们年龄相仿时的事,中学时代的经历和书中主人公的故事重叠在一起。那些回忆并不愉快,也不值得骄傲。我生来就不喜欢写私事,但如果只从侧面一笔带过,就不能算是真诚的回忆,也无法对吉野先生表达真正的感谢。

拿高年级学生擅自惩罚北见一事举例,小哥白尼曾和浦川、水谷等人拉钩约定,如果北见被打,就要一起挨打。然而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却感到害怕,畏畏缩缩,选择了旁观,后悔的念头让他最终卧病在床。辜负了朋友信任的小哥白尼追悔莫及,浦川向小哥白尼投去同情一瞥后离他远去,于是小哥白尼发烧请假长达半个月。舅舅以罕见的严厉措辞批评了小哥白尼,最后朋友们前来探望,小哥白尼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吉野先生用了很长的篇幅来描写这件事,格外逼真动人,甚至让人猜测他有相似的经历,哪怕并非完全一致。

我确实有类似的经历,而且性质更加恶劣。那是我上中学时在习志野市军训期间发生的事。宿舍里发生了恶作剧,老师命令我们集合,让主谋站出来。我正是不折不扣的主谋,至少是主谋之一,但老师的样子让我感到可怕,我并没有站出来。结果其他并非主谋的学生被老师认定为主谋,遭到了严厉批评,很可怜。至少有十几个同学目睹了那件事,我在他们眼里想必是又狡猾又卑鄙。

至今我都不怎么愿意参加中学同学聚会,不光因为这件事,更因为中学时代的自己留下的种种回忆,让我事后过了很久还对自己十分厌弃,简直到想要呕吐的程度。读到擅自惩罚北见的故事时,尽管我已经比当时“大”了很多,却仍然瑟缩不安。

但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不光是要剥开往日灵魂上的伤口示人,更是用精神层面的辩证法来说明,人的尊严和心灵上的伤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给无依无靠、脆弱无常的自我以无尽的安慰与鼓励。第七章《舅舅的笔记》部分以“人的烦恼、过错与伟大”作为标题,开头引用了帕斯卡的名言,正是这一想法的浓缩。直视自己因懦弱而犯的错,忍耐由此带来的痛苦,便可以从中汲取新的自信。这也令我想到一些事。

在高等学校二年级即将结束时,我完全没想到竟然会被本富士警察局的人逮捕。《叶隐》中有关于“不觉之士”的说明,因突然面对意外之事而狼狈不堪即是“不觉”,那时的我正是如此。那时别说与青年共产党组织有什么关联了,我连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却突然被警察抓到警察局录了指纹、拍了照,随身物品也被没收,关进拘留所。

在连躺下都费劲的拥挤的拘留所里,有小偷、强盗、三次从少年管教所逃走的少年、开了空头支票的小公司经理,还有拒不招供、被警察喊作“大方宗太郎”的朝鲜人……各色人等混在一起。我被打上了思想犯的烙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降临。我将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被父母知道了又会怎么样?在胡思乱想的第一天晚上,泪水划过了我的脸颊。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我很快就被释放,回到了宿舍。但那个因“不觉”而落泪的自己是如此难堪,而且被抓到同一牢房的货真价实的思想犯同窗看在眼里,那份耻辱拖着长长的尾巴沉淀在我心底。

然而那时的难堪和耻辱多多少少让我得到了锻炼,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昭和十九年被军队逮捕之前,我曾数次接受特别高等警察讯问,也曾被宪兵队传唤,但都因为之前的拘留所经历而没有重演流泪的丑态。不想出丑的心理在后来的诸事中支撑着我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中,我有了与“不觉”截然相反的心理准备——战争期间我可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无论是多么软弱胆小的人,通过这种自我的知觉,都可能在道德层面获得哪怕些许成长。中学一年级学生小哥白尼和身为大学助教的我都学到了这一点,因此我才那么有共鸣。

与吉野先生相比,我的经历简直不值一提。在面对特别高等警察的讯问时,吉野先生“创作”了用来供述的故事,成功地阻止了警察对他的好友动手。这一经历

(吉野先生当然不是那种会得意扬扬讲述那种经历的人)

是我从古在

(由重)

先生那里听到的,让我感动不已

(参考每日新闻社编《昭和思想史的证言》)

。然而就连那么毅然决然的吉野先生,当他第一次作为陆军少尉被带上军事法庭时,都曾深深地烦恼过,不知道能在这场试炼中忍耐到何时。那时的内心活动或许投射到了小哥白尼身上,让小哥白尼奏响了精巧的变奏曲。

人类拥有决定自己言行的力量,因此会犯错,但也因此能从错误中重新站起来。能意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是“人类分子”区别于其他物质分子的关键,确认这一点后,舅舅将道德问题再次带回到小哥白尼发现的网络法则——即社会科学范畴的认识问题上,成就了本作的立体结构。

《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作者:(日)丸山真男,译者:陈力卫,版本:商务印书馆2018年3月。

3

杜威等人早就强调过,教育并非高高在上地就某一主题进行教诲,并找各种各样的事件作为例证,而是将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小事信手拈来,推动个人的思考。“二战”后,这种教育方式在日本也曾盛行一时,但究竟在家庭和学校中落实到了何种程度,我心中充满疑问。我们所说的知识、智育,不过是照搬了发达国家成熟的模式并加以“改良”的结果,正因如此才出现了众人皆知的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等奇怪的名词。

长久以来,在这种固有观念的影响下,补习学校掀起臭名昭著的考试战争,并随着教育的平等化而愈演愈烈,绝非“二战”后的突发现象。反省一下强行灌输这种所谓知识——其实不过是碎片化的知识——并任其泛滥的现象,又注定会引起千篇一律的“过度偏重智育”的反对声。

明治维新以来,人们以振兴道德教育为名,已经就这一问题的是非对错老调重弹过太多次了。被偏重的真的是智育吗?或许道德教育——就算排除意识形态上的内容——本身就是在将道德的方方面面强行灌输给人们,我们这些上过道德课的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但这一问题从未被认真反省过。

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将道德教育置于智育的对立面,并过分鼓吹其必要性;还有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常见于“进步的”阵营中,是科学主义乐天派,单纯地认为只要教人客观的科学法则和历史法则,就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我认为以上两种人都应该重新熟读一下《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二战”结束后,道德课被并入社会课,这一变化的意义早在战前就由这本书率先完美地诠释了。

对于当时二十多岁尚为青年的我来说,这本书屡屡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然而一些细节和角色多少有点不协调,例如水谷的姐姐胜子,那个梳着短发的资产阶级大小姐。作者对她的言行定位并不清晰,我也有种不知道这个傲慢的女孩在说什么的印象。

在出版很久后,东童剧团在筑地小剧场将本作搬上了舞台。我是第一版的拥趸,又是筑地的常客,理所当然赶紧跑去看了。详情已经忘记,然而看到舞台上的胜子穿着当时极其前卫的喇叭裤,在小哥白尼等人面前神气十足地讲述拿破仑的伟大之处,坐在观众席上的我格外扫兴。那时,时局已经进一步恶化,不得不突出原作中的此类场面,但期待过高的我还是失望地回家了。

今天看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故事的主要舞台山手的小石川一带的高级住宅区氛围,在“二战”后的今天已经无法得见。豆腐店的浦川当时住在被孤立的拥挤的小商店街,但时至今日,已经很难再切身体会到曾经俨然横贯在他与水谷、小哥白尼之间的阶级鸿沟。所谓阶级,不单单是收入或贫富差距的问题,体现在从生活方式到家庭的人际关系、教养和遣词用句等方方面面。

与西欧和其他国家相比,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的阶级鸿沟并不深,但是到了“二战”前,正如本作自然而然表述出来的那样,即使是在东京市内,差别也已明晰可见。小哥白尼前往浦川家附近,第一次看到小商店街,还有浦川母亲和妹妹的举止,乃至放入口中的鲷鱼烧,都是初次体验,悉数令小哥白尼感到好奇。

同样住在山手一带,我小学同班同学中有三分之一都来自贫民街区。鲷鱼烧也好,豆腐店的内部环境也好,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东西。水谷自不用说,我甚至觉得小哥白尼的家境也相当好。更何况就像舅舅所说,在东京市内,比这群孩子中最贫穷的浦川更加穷困凄惨的阶级也是存在的,到了农村则更加触目惊心。

在如今的日本,这种在日常见闻中感受到的贫富差距已经几乎消失在视野中。本书第四章的标题“贫穷的朋友”所象征的“贫穷”问题,是贯穿全书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一主题看起来或许显得陈腐。不, 就连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看待社会的思维方式,如今在不少学者看来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但是,本书抛开艰深的讨论,如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东京、日本与世界的模样。稍微发挥想象力与应用能力就不难看出,到了今天,书中所述的贫穷故事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鲜活地存在着。即使不谈第三世界国家,只关注日本,也仍然让人心生疑惑:贫穷是否真的被完全消除,已成了过去的故事?

总之,《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绝妙之处就在于,通过深刻地讲述那个时代,从认识层面和道德论层面引出超越那个时代的主题。反映时代的同时超越时代,这正是经典作品的特征。

本文经新经典授权摘自《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一书后序,较原文内容有所删减。

作者丨丸山真男

整理丨风小杨

编辑|张婷

校对|翟永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