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二十六章 :物种形成 知识点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二十六章 :物种形成 知识点

首页休闲益智创造新物种更新时间:2024-04-29
26.1物种概念

1、什么是物种

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界定物种。

进化生物学家根据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学特征,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

现代进化生物学家所做的是将物种概念放到群体遗传学的理论框架中,揭示了种间生殖隔离的意义和作用。

物种形成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探讨在原有的物种内如何产生新的生殖隔离,分离出新的物种。

生殖隔离成为有性生殖生物的物种之间的一条明确的界限。可惜它不能应用于所有情况。

2、生殖障碍造成物种分离

造成物种之间生殖隔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生殖过程中,从亲代交配到合子发育,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足以造成生殖隔离。通常将这些障碍分为合子前障碍和合子后障碍两种。

发生在合子前的障碍,其作用在于阻止物种之间的交配和受精。有多种因素导致合子前障碍。

第一,不同物种在生殖时间(季节或一天的时间)上的差异阻止了彼此间的交配。

第二,不同物种因为生活在不同的生境中,不能相互交配。

第三,一些物种彼此之间在表型上(体质的和行为的)的某些差异也不能相互交配。

第四,来自两个不同物种的配子能相遇但不能融合成合子。

合子后的生殖障碍都是和杂种合子的命运有关。两个不同物种的配子融合成为杂种合子。

第一种合子后的生殖障碍是杂种不活性( hybrid inviability),即杂种合子不能发育或者不能发育到性成熟而死亡。

第二种障碍是杂种不育性(hybrid sterility)。杂种合子能发育,个体能达到性成熟,并且是强壮的,但却是不育的。

第三种障碍是杂种破落(hybrid breakdown)。第一代杂种是能存活的而且是能育的,但当这些杂种彼此间交配或同任一亲本交配,其子代却是衰弱的或者是不育的。

3、在同一空间物种之间是不连续的,而在时间上它们之间是连续的

生殖隔离使物种间有了明显的界限。

两个同时存在于同一地域的物种不管它们之间如何的相似,它们在遗传上是不相混的。

物种与物种之间是不连续的。

在同一空间,物种之间的不连续性有着重大的生物学意义。

每一个物种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从环境中获取它们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所需要的生物和非生物的资源,和其他各种各样的生物发生一定的关系。

然而,在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界限并非总是十分明确的。

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在生物巨大的多样性后面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物种之间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26.2物种形成的方式

1、地理隔离条件下的物种形成

北大西洋中的帕托桑托岛上兔子的进化就是一个例子。

按照微进化的规律,

事实证明,地理隔离是推动形成群体间表型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物种形成需要隔离

在地理及其他因素的阻隔下,变异群体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遗传变异,它和初始群体之间的性状分歧,可能直接造成两个群体的生殖隔离。比如说,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异使繁殖季节提前或推迟,就会使两个群体产生生殖隔离。两个群体的分布区即使再重叠,也不会融为一体了。

2.生殖隔离与自然选择

然而,在地理隔离条件下,两个群体遗传差异的积累,并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它们相遇后仍然有可能相互交配,产生出后代。

这时如果两个群体所处的生态位已经有显著差异,而它们对各自的条件又都是高度适应的,那么,其杂交后代的适应性发生的变化将会推动在它们之间产生生殖隔离。


上述的物种形成过程,新的物种与老物种之间的性状分歧和生殖隔离是在它们被隔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称为异域物种形成( allopatric speciation)。

2、彼此独立发生的相似的物种形成

维多利亚湖是一个巨大的水体,这里没有物理上的障碍可以防止不同族群的丽鱼杂交(P347页)。

在没有地理隔离条件下,这么多的丽鱼物种是如何在同一地域形成的呢?

在物种形成问题上,东非三大湖丽鱼的进化给了我们两点重要的启示:

地理隔离条件下的物种形成称为异域的物种形成;

三大湖丽鱼物种形成方式称为同域的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

3、多倍体植物一经产生就是一种新的物种

在渐进的物种形成中,进化的原材料最终来自结构基因的点突变。人们将这种物种形成视为突变、*、选择和隔离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遗传的变化除了结构基因的突变和*以外,还有发育调节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和整倍性的变化等,后面这几种变异对生物类型的影响往往比结构基因的点突变和*要复杂和深远得多。

由于它们的作用,物种形成过程可能比较迅速地甚至是跳跃式完成。一种二倍体的植物一经变成多倍体植物,“瞬时”就成为另外一种新的物种。

这种新的四倍体植物一经形成,就和它的二倍体亲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通过形成多倍体而产生新物种,在植物界相当普遍。普通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具有42条染色体。

人们推测普通小麦的进化过程经历了两次物种间的杂交和随后减数分裂的失败:

人们选择野生二粒小麦为作物,经人工选育,野生的二粒小麦演变为栽培的二粒小麦。

人们从小麦进化过程中得到启发:

既然小麦在自然演变中形成异源多倍体新物种,那么,人们能否按照异源多倍体形成的规律,动手创造新物种、新作物呢?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小黑麦。

小麦和黑麦分属小麦族不同的属。二者之间存在一些能彼此互补的性状,例如,小麦产量高而抗逆性弱,而黑麦产量较低但抗逆性强等。

人们希望培育出结合二者优良特性的小黑麦。其合成过程和小麦进化过程中多倍体形成过程相似。

4、物种形成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跳跃的

物种形成是渐进的还是跳跃的?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围绕这个问题曾发生激烈的辩论。现在,一些问题也开始得到澄清。

生物学时间尺度是以代为单位的。关于异域的和同域的物种形成的讨论已经说明,在生物学时间尺度上,物种形成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跳跃的,这一点是不存在争论的。

有关物种形成到底是渐进的还是跳跃的争论,是由于化石记录所引起的。

许多进化生物学家,包括达尔文在内,就诧异于:

到了20世纪70年代,古生物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化石物种在地层中仍然是突然出现的。

点断平衡模式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现象:

事实上,只要有一定强度且稳定的选择压力,经过几百代或上千代就可以完成符合渐进模式的物种形成过程。

我们能将几千年里发生的物种形成过程称为“突然”的事件吗?

如果用多少世代来衡量,即用生物学时间来衡量,这是缓慢的过程;

如果用地质年代学时间来衡量,情况就不同了。

多数物种总的历史符合点断平衡所作的描写,而在这模式中也可能包含了一个渐进变化的阶段。因此,渐进模式和点断平衡模式对于解释化石记录都是有用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