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包袱大会第三期播了三个完整的相声。
第一个,樊霄堂张霄帅《街舞达人》,见功力,一看就是小剧场千锤百炼,一场一场演出来的。
第二个,张浩森姬生虎《有话直说》,见活力,干净帅气,青春洋溢。
第三个,郎昊辰张九林《我捡了一部手机》,见实力,名师高徒,积累深厚。
三个相声里,质量最高的是郎昊辰张九林《我捡了一部手机》,我最喜欢第二个张浩森姬生虎《有话直说》。
樊霄堂和张霄帅的《街舞达人》也挺好,演员进步明显。
对樊霄堂的初印象来自于短视频剪辑,“头九带大的甜甜”,常用怂包的性格和长包的皮肤找哏。
这种找哏和秦霄贤的“傻”、杨九郎的“一线天”一样,相对浅表容易,是年轻演员常用的方式。
第一次发现樊霄堂人设之外的东西是某次看现场,当时还没给字的张霄帅有一句捧得不到位,自己心虚出戏,问樊霄堂他是不是出了错,是不是没捧对,樊霄堂笑得很可爱。
那个瞬间,我喜欢上了他们。
我喜欢张霄帅谦虚努力,随时自省。
我也喜欢樊霄堂认真用心,包容师弟。
年轻演员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必然要有个过程,只要演员自己不急不躁、稳步向前,那一定是只有越来越好,没有越来越不好的。
再次对樊霄堂刮目相看,是樊霄堂在电视剧《瓦舍江湖》里扮演长恭。
人物饱满情感细腻,樊霄堂既有能力理解人物,又有能力表达人物。
对人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抖包袱大会这一期的《街舞达人》里也有表现。
入正活之前的铺垫尤其好,学的广东的、天津的和《无间道》的阿伟,人物明显有区别。
正活部分略逊色,原因大概就是长颈鹿点评时说的互动太多,让观众出戏。
在小剧场演得多了,演员会形成路径依赖,想要调动观众情绪,这没错。
但对观众的情绪调动应该出自于演员用角色情感和剧情带动,而不是演员自己直接要求观众跟随。
张浩森姬生虎的《有话直说》干净帅气,青春洋溢!
我没看过他俩的现场,这是我第一次看他俩说相声,特别喜欢!
首先一个惊喜,别的相声是工作室编剧,张浩森姬生虎的《有话直说》是工作室、张浩森姬生虎和李斯明做编剧。
文艺源于生活。
这个作品的灵感是在朋友家聊天,说跟女朋友撒娇怎么撒,就来了一个这个动作。
看到这个动作,我:这什么矫揉造作的讨厌鬼!
然而当这个动作出现在了相声里,我:这是什么萌嘟嘟的小可爱!
果然,包袱好不好,得在剧情里看。
他俩的表演非常好,个人特色强烈,张浩森俏,姬生虎憨,张浩森泼,姬生虎乖,互相映衬互相成就,俩人配合相得益彰。
这种本子、这种故事情节,换个人演很容易演成油腻的搞笑,但他俩演则是活泼的可爱
文本上略嫌稚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剪辑的原因,开场垫话部分从逗哏真帅跳到逗哏容易恋爱,再跳到捧哏有话不直说,人物和事情都换了,逻辑跳跃,看着不大顺。
总体来说,张浩森姬生虎的《有话直说》呈现的效果非常好,我全程没有走神,笑的时候也很多。
德云社的龙字科后生可畏!
郎昊辰张九林《我捡了一部手机》,演员实力最强,节目效果最佳!
以前在剧场里看郎昊辰和张九林,总觉得不满足,老觉得差一点。
我知道他俩有九分的实力,希望他们能拿出九分半的呈现,但是最后节目效果往往只有八分。
有时候我会猜测是不是高老板看得太紧,郎昊辰自我约束太强,导致郎昊辰张九林的节目因为太正而不够好笑。
但这一次,郎昊辰张九林呈现出了十分的节目效果。
于是我又忍不住猜测,是不是郎昊辰和张九林的实力已经不只是九分?因为他们有了十一二分的实力,所以能演绎出十分的效果?
郎昊辰的表演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干净利索,看得很舒服。
张九林托得稳稳当当,各种小表情小动作引人入戏。
到底是高老板的高徒啊!
德云社抖包袱大会播了三期,一期比一期好。
演得好,总结为什么好,以后再接再厉。
演得不好,回去继续打磨,以后奋发图强。
我很喜欢抖包袱大会,干净简单,聚焦相声,没有什么乱七八糟。
三对演员各有风格,也隐隐看得出他们不同的路径和选择。
樊霄堂张霄帅是六队的演员,六队看张鹤伦,张鹤伦带张九南,张九南带樊霄堂,樊霄堂带张霄帅。
六队重视气氛,重视和观众的互动,所以樊霄堂会很直白地让观众和他一起拍手打拍子。
这样做在剧场里看似是活跃了气氛,但是观众内心的情绪并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
张浩森姬生虎是德云社最新的一批,包容,开放,活泼,大胆。
他们现在可能还谈不到未来的艺术风格,就表现来看,他们在德云社很有安全感,对自己也很有信心,未来的道路宽又阔。
郎昊辰张九林是在高峰眼皮子底下长起来的,被师长看着,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不偏不斜。
他们也许走的路不同,跟随的师长不同,呈现的效果不同,但磨炼的途径都一样,都是在小剧场里近距离高密度地和观众见面。
这些演员是德云社的大多数。
与其说德云社拥抱粉圈,不如说有的人是只看粉圈。
当你把目光聚焦到那些在剧场里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员时,你会发现,原来德云社有这么多踏踏实实说相声的年轻演员。
后生可畏,未来可期。
期待抖包袱大会的第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