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一过,转眼就到夏天。夏夜看萤火虫是许多市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萤火虫的童话世界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和记忆。
23日,我市首个萤火虫复育科普基地——萤火谷农场,在沙区大学城背后的缙云山上对市民开放。今夏,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将带市民重返“轻罗小扇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的童年时光。
“萤火虫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是科学家公认的环境指标生物,存活条件严格,我们多方选址,最终选择在大学城缙云山中的三河村为萤火虫安家。”萤火谷农场文创项目发起人黄金生介绍,一只萤火虫的生命周期只有40天左右,一般观赏萤火虫都是在夏季,但农场技术团队已经复育了包括黄缘萤、黄宽缘萤等9个品种,上万只萤火虫,品种之间的交替,使得观赏时间可以从4月底持续到10月初。
从本周开始的每天晚上,市民都能在凉风习习的山谷草丛间,观看到萤火虫点点闪烁,或飞舞,或停驻的童年美景,真切感受到萤火虫的独特魅力。
同时,萤火谷内还设有自然教室、萤火虫复育屋,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萤火虫复育,观察环境对萤火虫的影响了解环境变化。
除了可以欣赏到漫天飞舞、点点星光的萤火虫,在农场里,还有蝴蝶花谷、小鸟驿站、嗡嗡乐园、动物魔法世界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们重返童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科普知识,体验乡村大自然中的乐趣。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萤火谷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萤火虫品种数量提升到38种。
“萤火虫作为环境指标生物,保护它就是在保护生态。生态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农场负责人黄金生表示,将坚持以萤火虫为生物指标,实现对环境的检测,让民众自觉保护山水,维护环境,助力当地农民致富,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宜居环境。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