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李玟瑾的书籍《幽微的人性》,再看到关于“厦门9个月女童怀疑被保姆残害”的新闻,不禁陷入深思。
历史总惊人的相似,1990年父母离开我们,2020年我们将孩子交付别人,即使现在的生活远比90年优越,对于孩子这类人,我们依旧在重蹈覆辙。(当然,无论哪个时代也都有父母从小陪伴身边的孩子,这是幸运的)
那是一场噩梦:年幼的我将自己当成是*害弟弟的罪人我是90年生,生于农村,因为幼年遭受过车祸,造成童年记忆支离破碎,却始终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
已然记不清那时候的我有多大,只知道那一懵懂岁月,因为计划生育,怀有身孕的妈妈躲在楼上,我哭闹着,爸爸便拿钱打发我出去买棒棒糖吃,在一楼的楼梯间,有两三个人闯进我们家,问我“小朋友,*妈呢?”,傻乎乎的我指着楼上说“在楼上”。
之后的记忆,已被遗忘或丢失,只记得对那段记忆的深深恐惧感,如果可以回去找到那个楼梯小女孩,我不会说她是凶手,但会怒斥她“你这笨蛋,爸爸说过,不能告诉别人妈妈在哪里啊”。
后来,我们家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和计生办打游击战,姐姐被寄放在阿姨家,妹妹被寄放在外婆家,而我相对幸运,由奶奶照顾,可以享受爸爸妈妈更多的陪伴。那时,姐姐和妹妹在异村,一家分离,奶奶依旧希望爸妈能有个儿子传宗接代。
姐姐是在稍微懂事后寄存阿姨家,她对爸妈和爷爷奶奶有记忆,妹妹则是一出生就寄存在外婆家,直到到3.4岁才被爸妈接回,就这样,我们一家总算团聚了。
只是“团聚并非完美团圆”,因为不熟悉,我们三姐妹儿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内斗,之后发现,妹妹的性格更显孤僻,青春期辍学让爸妈伤神,直至成年,她也不太愿意将事情告诉家人,现在,她的婚姻大事依旧让爸妈伤脑。
孩子婴幼儿时期和父母分离,是否有后遗症? 亲子情感建立,是否也有关键期?蒙特梭利说孩子的学习有关键期,我觉得,亲子情感的培养也有关键期,也许这就是李玟瑾呼吁的“0-3岁,请将妈妈的时间留给孩子”。
我曾以为只有我们家出现“计划生育后遗症”。直到后来和朋友聊天,才知道计划生育导致很多90后小伙伴,从小缺失父母陪伴,直到成年后也难以释怀。
朋友小高:我妈妈在我小的时候想把我送给别人,后来外婆把我接去养,可舅舅眼里容不下我这外姓人,我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讨人欢心,但最后舅舅还是报警让警察把我送回家,回家后我发现邻居都指着我问”这是谁呀?“,没有存在感的我,到现在也不能原谅我妈,结婚时我将满腔怒火都对她说,我妈惊呆了,我妈哭了,我也哭了。
小高说这段话时,在公共场合,却忍不住眼含泪光,她说“我结婚后都不回娘家,不想看到她,现在,我有孩子了,自己的孩子我会自己带大”。
朋友小谷抱怨说“我姐都36了,被爸妈天天催着就是不结婚,一直赖在家里,地板不扫,家务活也不做...“。我问小谷“你姐是不是在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呢?”小谷回答是,但她并不觉得这是造成姐姐迟迟不婚和懒惰的理由。
的确,这不是理由,但很多时候父母离开孩子身边,认为不管父母在不在,孩子总会长大,长大必会懂事。只是很多父母一离开,越来越不了解孩子,跟孩子不亲,直到有一天孩子长大,完全脱离父母管控。
我从朋友身上看到,在孩子年幼时离开他可能引发脱离后遗症:曾经你离开孩子,有一天他也可能会抛弃你。维持情感的并非血缘,而是陪伴。
1990年计划政策,为了生存,父母离开我们,将我们送给别人或寄存亲友家。
2020年鼓励生育,不愁吃穿,我们选择离开孩子,将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
90年生的我,现在已经可以体会身为父母的用心良苦,希望为孩子留房存车,希望他能获得良好的教育。但自己带娃三年,才更能理解李玟瑾说的那句话“孩子3岁前,要有恩于他,孩子3-6岁,要施威于他,这样孩子长大后,你说的话他才愿意听进去。”只是,恩与威都必须建立在陪伴的基础上。
在2050年,我们孩子的孩子会在怎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呢?无论物质如何,他们是否可以摆脱缺失父母陪伴的魔咒圈,拥有富足的精神世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