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心中的清凉世界
那是2017年,闰六月,五莲县刚刚进入小暑节气,老天爷已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蒸笼模式,每天的气温高达30多度,仿佛已进入三伏天,炎热无比,走几步路就大汗淋漓,令人无比渴盼一片清凉世界。
7月9日,天公终于变了脸,微风习习,阴云密布,一下驱走了近几日的炎热,令人浑身舒畅。上午8点多,我们一行五人,由三妹夫驱车,再次踏上半个月一次的周末微旅之路,去寻觅心底渴盼的那一片清凉世界。
我们驱车直达松柏镇房家洼子村,将车停放在村前一处山坡处。然后大家背上行囊,走沟底爬山坡……累了,停在栗树荫下休息,闻着荆棵花散发的淡雅清香,呼吸着新鲜空气,吃根黄瓜,吃块西瓜,驱散了心底多日来的躁热。休息好后,继续前行。沿着人们走出的小径,一路上行,路两侧高的是松树、栗树,矮的是杂草和成片成片的荆棵,一路花香相伴,竟没有感觉到累。约半个小时后,已到得山顶,放眼望去,龙潭沟水库如一条飘动的绿色丝绦,自南北两山之间由西向东顺流而下,游船飘荡在水中,慢悠悠自在行驶。有巨大的瀑布声自西南方传来,令人精神陡然一振。沿小路继续下行,瀑布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前方小径边,看到有几棵栗树组成的大片绿荫,令心豁然开朗,大家一致决定在此休憩。
大家分头行动,三妹夫和三妹负责系吊床,我们则忙着摘栗树叶铺饭桌。十几分钟后,满满当当的一桌饭菜摆满“绿色小桌”。饭菜都是三妹和小妹亲手做的,有菜合子、发面甜饼、烧肉、咸鸭蛋、炸蚂蚱、秋葵、寿丝、饭团、黄瓜炒虾米等,水果是葡萄、黄瓜、西瓜。五个吊床分散在绿荫中,随风轻轻摇摆。外甥女高兴地直奔吊床,早已乐悠悠地躺在了上面。时间已是11:30,我们以石头当凳子,围坐在“绿色饭桌”旁,开始了午餐。启开一瓶红酒,先敬天敬地后,便有滋有味地吃喝了起来。酒慢慢地品,饭菜细细地嚼,来一场最自由最自在的野宴,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酒丝丝温润,菜香浸润舌尖,那种爽爽惬意的感觉在家中是体验不到的。其实在野外吃饭,吃啥啥都香,吃的是一种心情,品的是那种原汁原味,爽的是那种身心与自然的完全融合。饭菜香吸引了蚂蚁,大的、小的缓缓向着“绿色饭桌”爬来,寻找它们想要的食物。已得到了战利品的蚂蚁,竟不是自己吃下,而是赶紧拖着返回家园,这些可爱精灵的忠诚之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12:30,我们已吃好喝好。各自挑了自己喜欢的吊床,睡一个凉爽的午觉。躺在吊床上,读一会书,是一种愉悦无比的享受,可细细品读,可静静思考。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燥热,不用空调与电扇,吹着自然风,呼吸着新鲜空气,与自然亲密相拥,抬眼观苍穹与满眼绿色;闭目,听松涛阵阵,听瀑布宣泄,听鸟鸣啾啾;一首自然的音乐萦绕耳畔,心沉静淡然。一阵风吹来,吊床晃晃悠悠,似一首催眠曲,轻轻合上书页,将书遮颜,悠然入梦。梦里,与黑龙白龙对话,看它们为了争夺地盘战得昏天暗日,山枯水竭,当地居民苦不堪言。一日,八仙路过此地,看到此情此境,于是降服了黑龙、白龙,让它们分别居住在黑龙潭、白龙潭各司其职,守护这一方水土,赐名:九仙山。自此,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九仙山四季风景美如画,仿若人间仙境,吸引着游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风采。
恍然一梦穿越神话,一阵风吹来,将我从梦中唤醒。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两点多,休息地清爽透彻,神清气爽。大家纷纷醒来,一起去寻觅瀑布的来源。沿着山坡小径下行,再转向西行,抬眼望去,一条白色瀑布映入眼帘——白龙潭瀑布闪亮登场,它如一条白链,如银河,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站立坡上,迎风而立,不禁诵出李白的诗句,远观白龙潭瀑布一点都不逊于庐山瀑布,令人激动万分。我们走到沟底,沿新建的步行栈道上行,去一睹夏日高山流水的风姿。
沿新建栈道一级一级上行,视野越来越宽阔。两边山势陡峭,栈道依山而建,犹如长在半山腰的九曲回肠,栈道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水泥栈道,下层是玻璃栈道,将龙潭大峡谷由东向西连接了起来,足以展现了建设者的智慧与艰苦付出。站立在栈道的最高处,俯观白龙潭瀑布,水从龙潭大峡谷顺势而下,白色浪花嬉戏飞溅,声如万马奔腾,溢满白龙潭之后,又流过云香池,下泻入黑龙潭,又缓缓东流。周边山上奇峰异石,满目青翠。微风轻送,淡雅清香入肺,彩蝶纷飞,时有不知名的鸟儿从上空飞过,令人目不暇接。游人一波一波地行走在龙潭大峡谷,留恋忘返,享受着九仙山夏天的凉爽与惬意。沿栈道继续前行,处处美景尽入眼眸。山野中有黄花苗花美丽绽放,时有紫红色的野李子悬挂枝头,摘来入口,口舌生津。累了,坐在台阶旁休息,吹轻风,观美景,赏流云,听涛声,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时间飞逝,只一晃眼的功夫就到了返程的时间。依依不舍地离开九仙山,心却已在盼望着下一次的邂逅。“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旅行》的音乐缓缓流淌,把这份清凉世界默默珍藏在心间,伴着我们走向下一个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