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收拾玩具?教你一招,“普雷马克原理”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不爱收拾玩具?教你一招,“普雷马克原理”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首页休闲益智弹球糖果更新时间:2024-07-26

前几天听到闺蜜在吐槽她女儿小豆芽,小豆芽已经三岁了,喜欢玩各种类型过家家的小玩具。她老公对女儿的要求基本上是无条件满足!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今天买这个积木玩具,明天买个过家家厨房套装,后天又买一个医药箱要当小医生,久而久之家里的床上、桌子上、爬行垫上、衣柜里到处都是小豆芽的玩具!

闺蜜很是苦恼,小豆芽不爱整理玩具,经常玩具满天飞,扔到哪里是哪里。她每天给孩子收拾玩具都要大半天,经常是趁孩子睡着了又爬起来收拾,让房间稍微整洁那么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又像是大型灾难片的现场!小豆芽找不到玩具时只会问妈妈要,自己还没有开始找就哭着说我找不到,妈妈帮我找。

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烦恼,随着孩子的成长,小毛病越来越多,需要纠正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对于孩子来说,越早建立起规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才更有利。

小女孩和她的玩具们

今天偶尔看到一个心理医生的文章觉得很有趣,里面提到了一个“祖母法则”。由于祖母常常喜欢对孙辈用这种方法,比如“先吃完蔬菜,然后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叫做“祖母法则”。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件孩子喜欢的事作为强化物,刺激她去完成另一件不喜欢的事。

什么是祖母法则或者说是普雷马克原理

祖母法则又叫做普雷马克原理,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普雷马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群儿童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玩儿弹球游戏机或吃糖果。当然一些儿童选择了前者,一些儿童选择了后者。有趣的是,对于更喜欢吃糖果的儿童,如果把吃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他们玩儿弹球游戏机的频率;相而对于更喜欢玩儿弹球游戏机的儿童,如果把玩儿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就可以提高他们吃糖果的数量。

由此,普雷马克提出:可以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率活动的发生。用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帮助孩子完成不喜欢但应该做好的事,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事例,如何帮助小豆芽养成自己收拾玩具的好习惯呢?小豆芽很喜欢出去玩沙子,我们可以和小豆芽约定如果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就奖励她出去玩一会沙子。整理玩具是小豆芽不喜欢做的,但是她喜欢玩沙子,为了得到玩沙子的机会,她会很乐意把玩具收拾好然后出去玩沙子!我和闺蜜一提建议,果然小豆芽变得很乐意收拾玩具。久而久之,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怕收拾玩具比较麻烦而有意不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着实让闺蜜省心不少!

孩子们在愉快地玩沙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运用这个原理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即对于儿童不想做的事情,成人可以规定:做完这件事,就能做一件他喜欢的事。

比如,和孩子约法三章:自己穿好衣服→可以和吃个糖果自己认真刷完牙→可以看20分钟电视自己独立的吃完饭→可以出去玩会滑滑梯自己收拾玩具→可以去玩会沙子自己上厕所不弄湿裤子→可以吃个小雪糕

孩子可以通过这种“遵守规则→得到奖励” 的模式,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好处!还可以让孩子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会克制、忍耐。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专注力越好,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成绩提高越快,反之,专注力越差,无论怎么做,成绩都很难有所提升。

给孩子制定适当的规则

不过孩子之所以愿意听话配合,其实是冲着后面喜欢的事情去的。有时候往往为了能尽快做后面的事,而把前面的事随便敷衍了事。

我记得有次陪之夏看《小猪佩奇》,里面有一个场景:

佩奇和乔治想到外面去玩,猪妈妈同意了,但猪妈妈要求他们要吃完早饭再出去。

佩奇为了快点去外面玩,一大碗饭一大杯果汁,一下子就吃完几乎是吞下去的。

佩奇还催促乔治赶紧吃完,结果由于乔治太小,吃得太快都打嗝了,导致后面玩也没有玩好!

如果孩子为了尽快做后面的事,对前面的事马虎应对。父母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利用孩子喜欢做的事去刺激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了,而要发挥父母的聪明才智,对这一原理进行改良,适当提一些具体的“补充条款”来加以约束!

小猪佩奇中乔治打嗝

那么父母在运用普雷马克原理的过程中容易进入哪些误区呢?

★孩子低频行为的质量要求不具体

就拿上面小猪佩奇的例子来说吧!猪妈妈可以要求他们慢慢吃,只有慢慢地吃完饭才能出去玩等等。如果我们对低频行为不加以限制的话,孩子就会趁机偷奸耍滑,能蒙混过关就行,这种情况对大一点的孩子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让他把房间打扫干净就玩会游戏,孩子往往只将显眼处的垃圾随便扫一下就玩游戏去了。

★强化物对孩子的诱惑力度不够

父母应该确定找的这个强化物确实能激起孩子的兴趣,有时候孩子在玩的时候,父母说赶紧把玩具收拾起来等下给你煎煎饼吃,不然就没有煎饼吃喽!这时候如果孩子对煎饼不是很感兴趣,并不足以吸引孩子,那孩子肯定不会乖乖听话把玩具收拾好。

孩子们在玩玩具

★对高频活动加以适当的限制

之夏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头疼的,有时候为了让她好好把饭吃完,我会说夏夏赶紧吃完饭,吃完了妈妈奖励你看会电视,相信所有的小朋友对看电视都是毫无抵抗力的,果然之夏为了看电视很快把饭吃完。只是一看就没完没了了,和她说看久了眼睛会受伤也非要看。这里就存在一个误区,我没有限制之夏看电视的时间,导致她以为只要吃完饭就能看电视,想看多久看多久。

★低频行为的阻力太大

有时候孩子把孩子弄得到处都是的,积木玩具这里一颗那里一颗,毛绒玩具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绘本也是到处都有等等……即使是大人都要收拾老半天。这时即使再有诱惑力的条件,孩子恐怕也很难一次性收拾好,中间可能要耍赖几次,需要父母适当给予帮助和鼓励才能完成好!所以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将低频任务合理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让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好!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妈妈在帮助孩子们收拾玩具

如何正确运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激发儿童的主动行为

1、正确选择强化物。

父母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先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孩子更喜欢什么,并把后者作为强化物,才能有效果。

比如,父母可能自认为画画要比写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孩子说:“你今天先把这一课的字写完,然后就可以去画面了”。你心里想着这回孩子就能好好写字了,可他根本不买账,因为他实际上宁愿多写字,也不愿去画画,因为比起写字来说,画画似乎显得更没意思。

那我们应该怎样找强化物呢?

这就要求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父母注意留意孩子,这样的强化物比比皆是,父母只需好好利用即可!

孩子在超市表现出对某个玩具的喜爱,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作为奖励激励孩子做一些事情!

平常在生活中孩子对什么游戏比较热衷,也可以在孩子完成一件事的时候陪孩子玩会游戏。

平常爱吃什么零食,也可以适当地买来作为奖励来吸引孩子。

……

女孩陶醉地吃着棒棒糖

2、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所以父母必须用儿童喜欢的行为去激发他相对不喜欢的行为,而不能反过来用。

现在孩子大多玩心重,放学回家做作业往往是能拖则拖,如果父母拗不过就答应孩子,先玩半小时再写作业的话。等孩子玩完半小时还想玩,就会百般推诿,找各种借口多玩一会再写作业。久而久之就养成总是要拖到最后一刻才赶作业的坏毛病。做事拖拉的坏毛病就此养成,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在写作业

3、必须严格执行。

在上面说到之夏吃饭问题上(吃完饭就可以看电视),刚开始实行这个原则的时候,我并没有对看电视的时间加以限制。后来意识到这个弊端之后我进行改良,即吃完饭就看20分钟电视,我把手机调整为儿童模式,到了20分钟就锁屏,手机会自动提示该让眼睛好好休息一下。

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之夏对看20分钟电视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等手机锁屏提示不能再看的时候,之夏就不干了,开始撒泼非要我给她打开手机。我实行我一贯的温柔而坚定的原则,开始对孩子沮丧的心情表示理解,孩子发现我理解她的心情会稍微平静些,然后再慢慢通过讲道理或者是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不看电视。

这样多试几次,之夏知道规定就是这样,手机锁住了就看不能看了。所以每次看完20分钟都会把手机给我,说妈妈,时间到了,眼睛要休息一下了,不然夏夏眼睛要瞎掉了,看不见妈妈了!

孩子们在玩手机游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原理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实有一定帮助作用,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这种奖励机制。

从孩子长远来看不一定非常有利。因为经常这样做,会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我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我想要……”惯性思维,从而缺乏真正持久的内在动机。所以我们应该有选择地灵活运用这个原理,不要让孩子一味地为了奖励而做事。父母要通过不断地摸索、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来逐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郑渊洁所言:“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我是@生活育儿大杂烩,留言和我一起来探讨育儿生活中的问题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