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曾被历代儒家学者视为异端,屡遭封禁,几度散佚。《竹书纪年》在晋朝时被一盗墓贼发现,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历代以来关于先秦的历史都是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直到东晋时期《竹书纪年》的发现,才打断了《史记》的“先秦历史垄断”。因为《竹书纪年》关于上古历史的记载太过于荒谬了,甚至说是彻底的改写历史,在历史上《竹书纪年》被多次修改,甚至封禁。
要学习先秦历史,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古书:
《尚书》: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它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春秋》:这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参考。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它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史料。
《国语》:这是一部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全书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战国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资料。
此外,**《周易》、《诗经》、《论语》、《孟子》、《荀子》**等典籍也包含了先秦时期的重要史料,对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思想、哲学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请注意,这些古书在阅读时可能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和耐心,但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先秦时期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