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2023,定格陇原的点滴温暖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2023,定格陇原的点滴温暖

首页休闲益智弹跳王拼图更新时间:2024-05-08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3年,有14位初入新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从北京编辑部来到全国各地分社锻炼、实践,在新闻一线践行“四力”,裤脚沾满泥土,双手触摸大地,向前辈们学习着去凝固新闻的瞬间,去记录历史。

从2024年1月3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这14位摄影新人在2023年的摄影报道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一种年轻且蓬勃向上的力量。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第二天清晨,我和同事赶往现场。在地震灾区的10天,我定格了震后救援的迅速、寒冬安置点的温暖、灾区群众的守望相助……作为在分社锻炼的“新记者”,这样的报道经历,是一年前的我从未想过的。

2023年12月25日,震后第七天,灾区中小学校开始复课。清晨,一缕光点亮了领操的女孩,寒冬终将过去,光芒会照在更多人脸上。

这一年,我定格了陇原的点滴温暖,见了许多鲜活的面庞。他们也如同阳光一般,照亮了我的心。

读书,他们人生的巧解

读书,自始自终都是一件单纯的事。以至于它如何改变朱彦军的命运,或是如何成就谢炎廷的人生,都不是他们最初所考虑的。

初见朱彦军,腼腆、字字铿锵、精神头足。50岁的他,刚刚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获得亚军。初中毕业后,他走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在30多年打工生涯中,凭着对诗词的一腔热爱勤学不辍,亮相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一鸣惊人。

在外打工的日子,难免有孤独和失意,朱彦军选择从诗词中获取力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他克服困难的法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他情绪低落时的强心剂;“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他保持乐观心态的动力……

从农民工“朱师傅”到全国亚军“朱老师”,诗词改变了朱彦军的命运。2023年3月,回到家乡的他被聘用为静宁县文化馆工作人员。

春日,静宁县城关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朱彦军掏出抄着诗词的皱巴巴的纸条,分享他的诗词学习法。课后,“朱老师”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他一笔一画地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从探路者,到“秉烛人”,他用诗词点亮了更多人的路。那一刻,我也是被照亮的一个。

在这个读书声回荡于城关小学的春日,兰州大学的校园里,谢炎廷正计算着繁复的数学公式。

这是另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

出生于1992年的谢炎廷因早产导致脑瘫,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课程。2011年,谢炎廷参加高考,由于双手萎缩无法书写,苦练答题卡涂卡技能的他在高考数学选择题部分取得满分。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看到了谢炎廷数学方面的天赋,同意他以旁听生的身份入学。

课堂上,谢炎廷只能靠一只手固定住书本,然后凭借眼睛看、耳朵听,就这样,走过了旁听的12个年头。

2023年5月24日,是谢炎廷“毕业”答辩的日子。

过程并不轻松,甚至略显漫长。他紧张、奋力、专注,汗湿衣襟。母亲刘小凤在旁为他擦汗,博士同学帮助播放PPT,同学们为他记录下人生重要时刻……就像他在论文致谢中说的那样:“每个人都在帮助我,当我感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总会柳暗花明。”

当天,谢炎廷提交了篇幅长达100页的“博士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答辩。

12年,谢炎廷给出了数学问题的解。

读书,它也会给出人生的巧解。

传承,让遥远的不再遥远

兰州向西,飞越1100多公里,敦煌莫高窟到了。

它伫立千年,如明珠般闪耀在世界文明长河中。但同时起甲、酥碱等病害也在威胁文物安全。为了让莫高窟“青春永驻”,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换句话说,就是把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

在大漠深处,我见到了这群年轻人,它们用数字化方式“复活”千年艺术。

为了不对文物造成破坏,科研人员要提前制定周密的采集方案;在洞窟内,图像采集人员要反复调试相机,选择最佳角度和技术参数,定格壁画原貌;图像处理人员在电脑上“拼图”,凭着经年累月练就的“火眼金睛”,用“绣花”功夫耐心矫正图像,一幅完整的壁画由数千张图片拼接而成,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数字化采集制作完成后,创意营销人员还努力设计实用与美学兼具的文创产品……

文化千年,征程漫漫。

年轻人们扎根大漠,他们献上青春芳华,同时把过去献给了未来。

“来者何人?去西域有何贵干?”

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景区出口处的小亭子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旅游旺季,这里时刻都在进行着特别的“出关仪式”。

光头络腮胡的李森身披甲胄,在景区内扮演明朝嘉峪关最高军事长官,为游客签发文创产品“关照”(通关文牒)。

“关照”可理解为古时候的“护照”。嘉峪关的游客可以买上一份文创产品“关照”,听“关长”李森宣告自己“合法通关”,模拟一场告别故土、前往西域的出关仪式。

自2001年起,李森在嘉峪关已“守关”20多年。在他的摊位上,放着一本《西域图志校注》,还有一本册子,全由李森手写,包含嘉峪关战事等文史知识、生僻字、全国各城市古地名等。古地名是李森摸索出的与游客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似乎在提醒游人,身在关城中,不妨和他一起穿越历史时空。

在网络上,拥有几十万粉丝的李森已成为嘉峪关最火的“网红”。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听关长耐心地为他们介绍:“‘照’是文书、证件,‘关’本意是门闩……”

丝绸古道两千里,文明交汇五千年。

遥远的千年文化,此刻已经不再遥远。

共处,“植”此新绿

黄河蜿蜒,夏日秘境。

玛曲,藏语意为“黄河”。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被誉为“黄河之肾”。

卓玛加布就生活在这里。

“拔草的人个子长不高,弄脏河水的人眼睛会疼。”58岁的卓玛加布从小听着这句藏族谚语长大。潜移默化中,护草护水已成为根植在他心中的朴素信念。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湿地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沙化退化现象,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卓玛加布熟悉这里的每一道“伤疤”。

2003年,他投身于草原沙化治理和捡垃圾的工作中,曾带着家人、村民徒步430多公里,沿着黄河玛曲段,白天捡拾垃圾,夜晚扎帐篷就地过夜。40多天的时间,一行人装满了整整16车垃圾……

这只是追寻新绿的一个缩影。

沿着黄河前行,到了玛曲县欧拉镇黄河沿岸,牧民们正在补种固沙植物。拌匀、翻土、播撒草籽,阻沙林带已显雏形。一个藏族小女孩懵懂地跟在一旁,学习这里的生存之道。

远处,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黄河大桥下草盛花繁,绿色翻涌。近处,蛇皮袋里装满希望的草籽,旁边放着小女孩温热的奶瓶。

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养活一棵树的难度不亚于养一个孩子。

2013年前后,甘南州实施了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玛曲县内曾经满目疮痍的沿黄沙化带如今绿意盎然,黄河径流量较十年前增加18.7%,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这片土地正被温柔地治愈。

这一年,鲜活的人带来了鲜活的感动,点点滴滴汇成了奔流不息的时代长河。与此紧紧交织的是我年轻的生命,它充满激情地跳跃在摄影的道路上,与时代共舞。我会永远记住这片美妙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那些挥洒汗水的勇敢面庞。

陇原大地,未来还会再见!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方欣

编辑:章磊、邵泽东、尹栋逊、吕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