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野生动物保护,大家都很清楚,是一个国家走向生态文明的举措。那么,野生动物放归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放归?圈养野生动物和自然状态下的同类有什么不同?人类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是怎么来的呢?问题多多。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控制了部分野生动物。有些经过多代的驯化,变成了家养牲畜,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和使役,有些成了家中的宠物。没有被驯化的,就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仍然生存在野外。
当人类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后,野生动物因各种目的被猎*,栖息地也迅速地被破坏和缩小,甚至消失。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才达成共识: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它们是全球生物链中的一环,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不可缺少,需要加以保护。
目前,就保护方式来说有两种: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把数量极为稀少,难以独立野外生存的物种,捕捉或救助到动物园之类机构,人为地将它们养起来,供人类观赏,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大熊猫、东北虎等生病或是幼崽离开母体的情况下,将它们留存在了动物园或饲养中心,有个别情况,如野外捕捉一定数量,来补充圈养物种。就地保护就是当其数量不算太少,但容易灭绝的种类,采取不迁移野生动物,而连同它原来的栖息地一起保护起来,如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设立就是这种。
就地保护没问题,而迁地保护只是为了人们观赏,还是有其他目的?答案是肯定的。动物园里的野生动物数量多了,饲养和管理成本在不断加大,近亲交配引起基因多样性减少,有的还成为沉重的负担。目前的认知是,动物园中的野生动物还是要逐步回归自然的,人们不希望它们一直养在动物园里,它应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发挥其作用,不该永远坐“监狱”。
那么,是不是说,数量一多就直接将之放归自然,既简单又省事又省钱,还能达到充实野生种群的目的?
当然不是。这就要从圈养野生动物和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同类之间的差异说起。
第一,与自然状态下相比,圈养动物方向感不强。长期圈养,不需要长距离移动,所以方向感较差。出去了不知道回来的路,领域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回到自己的“家”,这就很可怕,一旦跑到别的动物领地,或被驱赶,或被猎*,都是有可能的。这样的动物生存下去都得划个问号。
第二,难以辨别食物。由于长期人工饲养,常见的也就那么几种食物,有些还是加工的,所以,圈养条件下一旦到了野外,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就成了问题。所以,将之直接放归野外,生存不下去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嗅觉迟钝。人工圈养条件下,建筑物、食物、药品、游客、周围花草等各种气味混杂,导致它们对嗅觉不敏感。而在野外,嗅觉迟钝可能是致命的。因为森林环境中,一个动物看不了多远,发现食物或天敌大都靠嗅觉完成,每种动物和植物都有它独特的气味,有时随风飘荡到很远的地方,有了辨别气味的能力,就能很快找到食物并迅速摆脱天敌。试想,你傻傻地待在森林里,只能等死。这个本领,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都有,是基本的生存技能。
第四,感知非生物因子能力差。如风、阳光、降雨、温度、湿度、地形、地势、土壤岩石硬度等,往往因为这些能力欠缺,可能不知道如何避雨、避风、避光等白白消耗自身能量,过早造成体力下降,寻找不到水源,找不到避雨地方,使身体意外受伤等,自然条件下没有治疗条件,只能靠自愈。如若不能,等待它的就是走向死亡。
第五,不会交配繁殖。有人说了,这不是本能吗?它能忘记这个?可是,还大概率真是这样。野外条件下,野生动物幼年时,或随父或随母一起生活,通过模仿它就能学到这个本领。圈养条件下,交配是在人为控制情况下发生的,配偶的选择和争夺,它是学不到的。野外就得补上这一课,补不上有可能提前线束繁殖能力,难以产生下一代。
第六,竞争能力不足。圈养情况下,动物们都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身体强不强壮没关系,都有稳定的食物和居住条件。到了野外,这个条件完全不具备,只能靠竞争,和同类竞争,和异类争夺各种资源。没有这种能力,怎么能生存就是个棘手的事。
第七,病菌袭扰。到了野外,有自身携带的病菌,也有自然界的病菌,一旦染病,只有自然痊愈这一条路可走。可想而知,想继续存活下去,难度很大。当然,自然条件下,野生动物也染病,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办法,五花八门,可圈养状态下的动物没有这个本领,得有个过程去学习。
第八,生理功能不能适应野外环境。有人又问了:难道生理构造也不同?构造相同,不等于功能一样。比如,圈养状态下的食物是细纤维或优质蛋白的,容易消化吸收,时间长了,遇到粗纤维的食物就难消化,造成腹泻等症状。再如,人工食物和自然食物在味道、口感方面也有较大差距,这都影响动物食欲和获取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九,对陌生环境有恐惧感,各种行为在野外放不开。其实,这点是前面几点的综合。面对春夏秋冬,昼夜交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食物艰难,避敌不易的险恶环境,往往畏首畏脚,难以与自然状态下的同类相融合,也就难以利用群体优势抵御灾害,抗击天敌。圈养代数越多,这种恐惧感就越强烈。
如上所述,要想将圈养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得克服以上障碍和困难。通常放归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亚成体雌性或雄性个体,将身体养壮实。其次,将放归动物范围适当扩大,进行适应性训练。在这个范围内,允许有少量天敌,有大量食物来源,有隐蔽场所。进行放归前的适应性综合训练,各项生理指标达标后,即为合格。再次,再扩大范围,模拟原栖息地形态,在上次基础上强化训练。这相当于赛前集训。不但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更多地增添了地形、地貌、兽道、水源、洞穴、巢域等非生物因素。最后,合格者将被做好标记,装好通讯设备带入野外。随时通过野生动物身上的通讯设备联络,监测掌握其生活情况,经过一周年时间成活,放归算为基本成功。交配、生育、哺育成功下一代后,放归即可基本确定为成功。要说完全成功,还得更大的时间尺度去检验。
不过,纵观世界各地放归的案例,成功的很少,失败的居多。中国只有朱鹮、麋鹿目前来看算是成功的。
野生动物放归这个事,既要讲科学,又要有耐心,循序渐进,不容易,得慎之又慎。要是一放了之,或盲目冒进,失败是必然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