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电视剧《清平乐》怀吉的扮演者边程,在直播中口无遮拦,导致现场一片尴尬,令网友大跌眼镜。
很多网友都说,普通人不会好好说话,尚且容易招人嫌弃,更何况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
确实,好好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由于网络的发达,当今社会对每个人说话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网络会将一个人说的话进行放大。好好说话,已经变成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当然,学会好好说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好好说话》,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这本书是由马东出品,主创人员是综艺节目《奇葩说》冠军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经常看这个节目的人对他们都有所了解,这些人都是公认的,最会说话的人。
那么,就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学学好好说话吧。
关于好好说话,其中有两个核心概念。
第一、掌握语境
掌握语境,简单说就是,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不能很好的掌握语境,我们就容易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轻一些的,容易制造尴尬,严重的就会容易得罪人。如果有人调侃你是一个“冷场能手”、“话题终结者”,那就注意提升自己掌握语境的能力了。
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边程直播事件中,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不能掌握语境的表现。
边程调侃任敏“脚臭”这个行为。相信很多人也会跟自己的好朋友开这样的玩笑。
但是,开这样的玩笑 ,需要三个前提:两个人之间“好友度”很高,关系很好、对方是开得起这种玩笑的人、在轻松玩笑的场合。
从直播中,边程和任敏两人的“好友度”显然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并且任敏给人感觉,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她本人应该不常开这样的玩笑。于是边程的“玩笑”就变成一种贸然打趣,制造冷场和尴尬。
可见,说话时,只有先清楚状况,才能避免说错话。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摸清状况呢。
第二、五维说话术
这里,就要用到第二个核心概念“五维说话术”了。
这里的“五维”,就是把说话分成五个应用场景,分别是:沟通,说话,谈判,演讲,辩论。
这五个应用场景构成了一个“全息说话术”,这五个说话场景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需要我们将这五个场景的说话术进行融汇贯通,才能达到好好说话的效果。
下面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个场景分别有哪些技巧。
一、沟通
首先,沟通中,最重要的是“感受”和“需求”。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沟通是双向的,所以除了会“说”,还得会听。
我们除了表达自己“感受”和“需求,在聆听对方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只有做到这样的双向沟通,才算是一次顺利的沟通。
1,表达“感受”为什么这么重要?
书中用了一个例子:
沟通中,处理矛盾的时候,表达“感受”就是一个很好的,避免矛盾升级的途径,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
2,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需求。
著名影星马伊琍,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她小时候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一样东西,她不会告诉大人,而是让他们去猜。比如,去买鞋子,喜欢哪一双,她就不说,让大人去猜。结果大人猜不到,她就很不开心,最后鞋子也买不到。
很多情侣在热恋中,常常也会这样,喜欢让恋人去猜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猜不到,那就是不够爱自己。
这也是导致很多小情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在沟通中,一定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需求,只有说出需求,别人才能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说服
说到说服,我们常常会说,说服一个人难于上青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沟通中,人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说服”当成“说教”。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注重引导,而另一个注重“讲道理”。
说教,是站在一个高于对方的角度,去评论对方。容易让对方出于“心理防御”的角度,本能的做出一些抵抗,例如找借口否认自己,为自己找掩护等等这些行为。
有句话说:“你可以对我进行指点,但是不能指指点点。”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教式的说服,常常不仅无效的,而且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如果你在试图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常会说一些类似:“你为什么不如何和”这样的话,那就要注意了,这就是说教。
真正有效的说服,应该是引导式说服。
引导式说服最关键的诀窍,就是要引导对方,让对方自己给出做一件事情的理由。
比如书中的例子,你要劝一个人减肥。
正确的做法是,当对方在抱怨自己身材不好的时候,通过问对方“为什么想减肥”,来引导对方,自己给出减肥的理由。
所以,你知道了吗,要多问“为什么”,通过一连串的“为什么”,一步一步的引导对方给出理由。这比我们给出的一千万个理由的效果要好得多。
除了问“为什么”,还有一种情况是,要问“怎么了”。
这就是另一种说服方式——疏导式劝阻。
疏导式劝阻,就是劝对方不要去做某一件不好的事情。
比如,对方遭遇挫折和委屈的时候,因为冲动想去打架,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让对方释放情绪。
这时候,我们就要问“怎么了”,这样可以引导对方说出事情的原委,和他内心真实的感受。
适当的时候,除了聆听,也要帮助对方宣泄情绪。这里的关键就是,要让对方觉得,我们和他站在同一阵营,同时要比对方"狠"。
然后再进一步,把对方的“计划”落到实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要真的去帮朋友去打架,而是要让对方通过我们的“精心策划”,去了解这件事情的荒谬,从而使对方冷静下来。
三、谈判
1、获取信息
很多人说,谈判这样的事情,公司会派专业的人去做,我们普通老百姓一般也用不到。
其实不然,在工作中,我们要求老板加薪也是一种谈判,在生活中,我们买东西砍价也是一种谈判。谈判,其实也是一项必备技能。
谈判,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先获取对方的信息,掌握收集越多的信息,对方的底细了解的越深,就能够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来利益。
获取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 问对方从什么渠道知道我们,通过对方回答问题的,就可以从中掌握到很多信息,比如合作意愿有多少,有多少诚意,是否有压力等等。
- 问对方“接过最大的案子是多少”,对方对这个问题给出的反应也能够提供很多信息。
- “纠正式引导”。这个方法有一定的技巧,就是故意把一件事往错误的方向说,引导对方来纠正我们,通过对方一步一步的纠正,我们就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除了收集有利信息,有时候还需要一些技巧。
2、突破惯性思维进行出价。
很多人觉得先出价,万一对方心里想给的价比我们出的价更高,那岂不是吃亏了吗。
所以通常大家都不太愿意先出价,但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非常少,除非是在一些对市场价很难获取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人们都会先去了解市场价格,心里有底才会去谈合作。
那么,先出价的好处,就是给对方砍价的空间,让对方有“赚到”的心理。
3、是要勇于给自己开高价。
年轻人创业,喜欢给自己开低价,是希望给人营造一种物美价廉的感觉,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但其实,在适当的时候,勇于给自己开高价,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更多。
比如,有时候顾客追求的并不是“物美价廉”,而是“档次”。一些标榜身份身价等产品,比如字画,艺术品、收藏品等,我们更应该勇敢的开出高价,因为高价所代表的“档次”,才是顾客真正想要的。
同时,开高价也是给对方预留砍价的余地,因为有的时候,无论我们开多低的价格,对于喜欢砍价的人来说,都是要砍的。那就不如直接给一个高价,让对方砍价的,满足对方“占便宜”心理的同时,也能让自己不会吃亏。
4、挤牙膏式的让步,不如跳崖式让步。
“挤牙膏”式的让步,就是一点一点的让利给对方,像《欢乐颂》中,女主角樊胜美的父母对她的压榨方式,就是挤牙膏式压榨。
这样做对我们对不利的一点就是,会让对方没有满足感,从而一直不停的进行“压榨”。
相对来说,跳崖式让步就比较高明一些。
所谓“跳崖”就是:一开始我们一步都不退,等对方的压力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后,再一口气做出一个戏剧性的大让步。
跳崖式让步的关键,是要在对方明确的知道我们是不轻易让步的,在这个时候,在提出一个随机性很高的事件,比如马上到商场关门的时间了等等、做为大降价的理由。目的就是让对方觉得,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就不会再有这么优惠了。
这样一来,成交后,对方就会有一种“赚大了”的感觉,这会使对方心里有满足感。
四、演讲
演讲,演讲考核的是一个人的表现力,领导力,应变能力等,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是否会说话的一项。演讲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很大的帮助,李笑来曾经说过:“演讲能力,是我这一生有幸学到的最重要能力。”
1、克服紧张。
一说到演讲,很多人都会说,紧张。
是的,几乎每个人在演讲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紧张。要克服这种紧张感,首先就不要太害怕演讲出错。担心出错误,害怕场面变的尴尬的心理,会让演讲者更加紧张。
在演讲中,即使出现了一些小错误,也不要太过于在意,不用刻意去解释。因为如果不去解释,大家会容易听成口误,不会在意。但是一旦去刻意解释,会让原本并不怎么在意这个错误的听众,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小错误上。
所以,要记住原文的这句话:
万事别紧张,没人会在意。
2、用故事性陈述避免大脑空白。
很多人在演讲之前,都会背诵演讲稿,但是一到上台的时候,就很容易因为紧张而忘词,有些太过于紧张的人甚至会头脑片空白,然后就又陷入更深的紧张中。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故事性陈述。
因为,故事本身就是有因果逻辑关系,容易记住,不需要背诵。用故事做切入点,再加一段感想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比长篇大论更引人入深。
3、演讲稿要口语化。
演讲稿之所以要口语化,是因为演讲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需要一边听,一边去理解演讲者所讲的内容,这中间少了很多思考的时间。这就不像看文字理解内容那样,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反复回看,直到理解为止。
如果演讲稿写的文章一样,在演讲出来的时候,观众会难以理解。而且,会给观众一种演讲者是在念书的感觉,这就会直接影响到了整场演讲的质量。
除此之外,遇到难点的时候,要注意留白。这是为了给观众一个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让观众跟上演讲者的思维。自顾自话的讲下去,只会让台下的观众听的一头雾水。
五、辩论
辩论,是指双方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
提到辩论,人们普遍对辩论有两种误解,第一,是以为辩论就是噎死对手就是赢。但是,辩论其实是说给中立的三方听的,也就是听众,只有获得听众的认可,才是真正赢得辩论。
第二,是以为辩论考验的是反应速度。但是,辩论其实考验的是人的反应是否准确。所以,初学者千万不要盲目的追求“反应快”,而是要锻炼反应的准确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怎么用到辩论。但是,辩论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等,洞察力等等,很多大学里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辩论赛,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多一些锻炼的机会。
六、全息说话术
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个说话场景,单挑出来一个都是一门艺术,想要通过一篇文章,就能把它们都说的清楚明白,那是不太现实的,所以,这里只是简单提及一些重点。
而书中的重点也是强调了,说话这个技能是“全息”的,沟通,说话,谈判,演讲,辩论构成了说话的五维。五维之间,是相辅相成、而且具有转换关系的。
比如,在演讲中,我们需要和观众有交流,这就过渡到了沟通。沟通中,我们有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变成了说服。说服,在有些时候要用到辩论的技巧、在说服对手处于僵局中的时候,说服就演变成了谈判。谈判在某些时候,会需要用到演讲。
所以说,想要好好说话,单学其中一样是不行的,只有做到在任何场景,都能综合运用好这五个场景的能力,才能达到好好说话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