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神庙教堂

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神庙教堂

首页休闲益智抖音蚁丘艺术品更新时间:2024-06-14

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钢筋、水泥等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教堂等等。从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3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这3个标准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世界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而营造的,是人类为抵抗残酷无情的自然力而自觉建造起来的第一道屏障,只具有实用的目的。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直至发展成为以作为权势象征为主要目的的宫殿建筑,以供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园林建筑,以宗教礼拜为主要目的的教堂神庙等。

在各门艺术中,建筑是最早的艺术之一。恩格斯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的萌芽”了。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轻质材料建筑等;根据建筑所体现的民族风格,可分为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伊斯兰式、印第安式建筑等;根据建筑的时代风格,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国际式建筑等;根据建筑流派的不同,分类就更复杂了,仅二战后,西方就有野性主义、象征主义、历史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方言派、重技派、怪异建筑派、有机建筑派、新自由派、后期现代空间派等。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堪为奇迹的建筑。有的是出于宗教礼拜目的,比如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科隆大教堂等;有的是为了炫耀权势,比如紫禁城、凡尔赛宫等;有的是建筑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比如流水别墅、朗香教堂等;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项重大的活动,比如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等;有的出于实用需要,比如都江堰、亚历山大灯塔等;有的是作为艺术文化博物馆,比如卢浮宫、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每一项伟大建筑的出现,都是人类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了解这些人类历史上的杰出建筑,会增强我们作为人的自豪感,会加深我们对历史的感悟,会丰富我们的精神内涵。

▋献给太阳神的卡纳克神庙

在今天埃及首都开罗以南700多千米处,曾经有一座十分繁盛的都城底比斯,在底比斯的一个叫卡纳克的地方建有一座献给太阳神阿蒙的神庙。这就是埃及最大的神庙一一卡纳克神庙。

自埃及进入中王国以后,由于底比斯的地位日益提升,原本只是一个地方神的阿蒙神成为整个埃及的主神,并被尊为太阳神(原来的太阳神叫拉,后来的太阳神又合称“阿蒙·拉”)。为了表示对阿蒙神的崇敬,历代法老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建造规模宏大的神庙,并且他们还会把征战夺来的大批战利品,诸如土地、奴隶、金银、珠宝等献给神庙和祭司,以感激阿蒙神的恩赐和保护。

卡纳克神庙前的雕像

卡纳克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具体是由谁开始修建的,现在已经说不清了。此后有多位法老对它进行修建或扩充,特别是到了伟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79-前1213年)时代,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到新王国末期,它已拥有10座门楼(古埃及一般庙宇仅有1座门楼),各座门楼又有相应的柱厅或庭院。全庙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东西轴向布置,先后重叠门楼6座,又从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门楼4座。除主殿供奉太阳神外,还另建供奉太阳神的妻子和儿子的庙宇。

卡纳克神庙占地约18万平方米,体型巨大,可以装下整个巴黎圣母院。神庙的主要建筑按一条轴线排列:主庙两旁分出一系列附属建筑和庭院,整体恰似一座天宫。

走近卡纳克神庙,可以看到一组模样奇特的圣羊像,又称羊头狮身像。它们分两排蹲立,姿态完全一样,每个圣羊像之间相隔数米,一直排列到巨大的牌楼门前。在圣羊像的尽头,就是神庙的主入口—牌楼门。牌楼门是由一片梯形实墙组成的庞然大物,实墙高43.5米,宽113米,上厚6.3米,下厚9米,中间是一个门洞。

门洞两边竖立有方尖碑,全部由花岗岩砌成,均高20米以上。其中最高的是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舍普苏特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吨,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据说是女法老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千米,立在这座神庙前,献给阿蒙神,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太阳神的孩子,以此证明自己继承大统的合法性。

卡纳克神庙有众多柱厅,最大的一座就是由拉美西斯二世鼎力修造的。该厅长366米,宽110米,有6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柱顶呈莲花状,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

由于年代久远,神庙已破败不堪,通过神庙前一块方尖碑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到它当年的壮观景象:神庙的墙体用精细砂石砌成,然后通体贴金。路面涂银,所有门道镀上黄金。雕像均用上等的整块花岗岩、砂岩、彩石琢造。正殿有一个金、玉砌成的御座。庙前竖立一排纯金铸成的旗竿。人工河引来尼罗河的水,环庙而流。每当太阳升起,神庙的光芒如同太阳一样灿烂。

卡纳克神庙中的巨柱

据说,在古埃及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卡纳克神庙迎接太阳的升起,迎接他们心中最崇敬的太阳神阿蒙从睡梦中醒来。在古埃及人心目中,五谷丰登和富裕安定的生活都仰仗这位神明的恩泽。

卡纳克在兴建之初被当成底比斯的神圣区域,随后又被居民们命名为“阿蒙之城”。一条长达2千米的“狮身人面像大道”将卡纳克神庙与南部的卢克索神庙连接起来,后者也用于供奉阿蒙神。尼罗河也将这两座神城连接起来,在某些重大节日,阿蒙神的雕像会被装上船,从卡纳克神庙运到卢克索神庙。

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让人着迷的还有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有战争的惨烈,有田园生活的幸福,有神灵与法老的亲近……这些石刻,连环画似的告诉你一个遥远而辉煌的过去。

▋难以企及的典范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神庙是举世闻名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建于古希腊最繁荣的古典时期,以无与伦比的美丽和谐、典雅精致,表现了古希腊高度的建筑成就和艺术神韵,达到了古典艺术的巅峰,被人公推为“难以企及的典范”。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中的建筑。卫城原意是国家统治者的驻地,是建在高处的城市,用以抵御敌人的要塞。公元前480年,卫城被波斯人焚毁。希腊人在取得对波斯的胜利后,决定重建卫城。

雅典卫城遗迹

雅典卫城雄踞在雅典城中央的一个山冈上,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突出表现了希腊建筑在空间安排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建筑的每一部分,无一是直接的裸露,均以某个角度的透视效果呈现。希腊的建筑家把一个个本身结构呈现完美对称的建筑物,依傍地势上的落差,在空间上以不对称、不规则的方式进行排列。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

雅典卫城主要由供奉女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供奉海神波塞冬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和供奉胜利女神的胜利女神庙构成。它们相互各成一定角度,创造出变化极为丰富的景观和透视效果。当人们环绕卫城前进时,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的建筑景象。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于卫城最高点的帕特农神庙。

“帕特农”在古希腊语中是“处女宫”的意思。因为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所以又称为“雅典娜处女庙”。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和智慧女神,是雅典城邦的守护者。雅典人相信是雅典娜保卫、拯救了他们的城市。

神庙建造时,雅典人正沉浸在希波战争胜利的狂欢中,国民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建造起这座艺术丰碑。帕特农神庙主要是希腊自由民的创造,他们规定在建筑工地上劳动的奴隶,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4。神庙就是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建造的。

帕提农神庙复原图

帕特农神庙建在一个长为96.54米,宽为30.9米的基面上,下面是三级台阶,庙宇东西长70米,南北宽31米。四面是由雄伟挺拔的多立克式列柱组成的围廊,肃穆端庄,高贵大方,有很强的的纪念性。神庙正面打破了以往使用6根圆柱的惯例,用了8根石柱,以显国家的雄风。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高10.43米,柱底直径1.9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柱子比例匀称,刚劲雄健,又隐含着妩媚与秀丽。雅典人以惊人的精细和敏锐对待这座神庙:柱子直径由1.9米向上递减至1.3米,中部微微鼓出,柔韧有力而绝无僵滞之感。所有列柱并不是绝对垂直,都向建筑平面中心微微倾斜,使建筑感觉更加稳定。有人做过测量,说这些柱子的向上延长线将在上空2.4千米处相交于一点。列柱的间距也不是完全一致,间距在逐渐减少,角柱稍微加粗,使因在天空背景上显得较暗因而似乎较细的角柱获得视觉上的纠正。所有水平线条如台基线、檐口线都向上微微拱起,山面凸起60毫米,长面凸起110毫米,以矫正真正水平时中部反觉下坠的感觉。这样,几乎每块石头的形状都会有一些差别,正好矫正了视觉上的误差。建造者必须拥有极其认真的工作精神和高昂的创造热情,才能完成如此繁杂而精细的处理。

神庙的檐部较薄,柱间净空较宽,柱头简洁有力,洗练明快。神庙顶部是两坡顶,顶的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面的连环浮雕,现存大英博物馆,表现的是雅典娜的诞生以及她与海神争夺雅典城保护神地位的竞争。环绕神殿周围的浮雕板,刻画了半人半马的肯陶洛斯人与拉庇泰人的战争。神庙的饰带浮雕,记载了每4年一度的为女神雅典娜奉献新衣的盛大的宗教庆典中的游行队伍:长长的马队疾驰向前,矫健的骏马、健美的青年都生气盎然,充满着节日的喜悦。这些浮雕精美细腻,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雅典娜卫城节日的兴奋,能聆听到游行队伍的马蹄声和喧闹声,看到众神在奥林匹斯山上俯瞰雅典,接受雅典人的感恩祭祀的情景。这些浮雕曾经涂着金色、蓝色和红色,铜门镀金,瓦当、柱头和整个檐部也都曾有过浓重的颜色,在灿烂阳光照耀着的白色大理石衬托下,鲜丽明快。

神殿的内部分成正厅和附殿。正厅又叫东厅,厅内原本供奉着著名雕刻大师菲迪亚斯雕刻的雅典娜神像。据载,雅典娜女神身穿战服,高达12米,象牙雕刻的脸孔柔和和细致,手脚、臂膀细腻逼真,宝石镶嵌的眼睛炯炯发亮。她戴着黄金制造的头盔,盔上正中央是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两边是狮身鹫嘴有翅的格里芬。胸前的护心镜上装饰着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长矛倚在肩上,刻着希腊人与亚马逊人之战的盾牌放在一边,右手托着一个黄金和象牙雕刻的胜利女神像,英姿飒爽,威风凛凛。西门内是附殿,贮存财宝和档案。

整个庙宇最突出的是它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细节上的完美精致。神庙的建筑建立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上,反复运用毕达哥拉斯定理,尺度合宜,比例匀称,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数字和理性的审美观,以及对和谐的形式美的崇尚。整个结构中,几乎没有一根直线,每个布局表面都是弯曲、锥形的,或隆起的,这是人们在观察它的外形时,不会因直线产生错觉而影响对和谐与完美的感受。

在帕特农神庙里,有一些极为伟大的雕塑品,装点在不同的位置,共同构成美妙无比的景观。原来位于东山墙的《三女神》,就是一件不朽之作。据说雕像的设计者是雅典最著名的雕塑家菲迪亚斯,他是伯里克利的密友,协助他兴建了许多工程,帕特农神庙就是他担任总监。

“三女神”在古代希腊的神话中,极富神秘色彩。她们是宙斯和夜神所生的女儿,一个专职纺织命运之线,一个分配命运线的短长,第三个负责切断人的命运之线。现存的遗迹已经毁坏得很严重,头部和上肢都不见了,其他部位,包括衣纹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留下来的身躯,却依然显示出惊人的美。雕刻家菲迪亚斯为了能充分利用山墙的空间,巧妙地安排了三人的姿势,一个高高端坐,一个蜷腿席地而坐,另一个斜倚在同伴身上,显得生动和谐,虽精心设计却不显有意雕琢的做作,轻松自如,令人赏心悦目。菲迪亚斯认为“神人同形同性”,因此,他把命运三女神刻画为3个丰满动人的年轻女性。他以高超的技艺为我们塑造出一幅不朽的形象。3个依偎的女神身上柔软的裹着希腊式的宽大纱衣,纱衣是那样的轻柔薄细,像被海水打湿了一样紧贴在身上,隐隐透出女神各自不同的体态,或起或伏,或皱或舒,或叠或平,若隐若现,朦朦胧胧,构成一种极富魅力的绝妙线条,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女神们玲珑迷人的身躯,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和美妙的享受。这些石头仿佛已被赋予了生命,在细密的衣褶下,似乎还能感到“她们”呼吸的起伏、肉体的的温暖,我们不能不为菲迪亚斯的高超技艺而惊叹。难怪古代罗马人曾说没见过菲迪亚斯的神像可谓枉活一生。

20世纪著名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游历过帕特农神庙后,叹为观止。他是这样描述的:它有可怕的超自然力量,使得方圆数里范围内的一切,均为之碎裂。

这座神庙自建成以来,历经了2000多年的沧桑变化。在公元426年,希腊城邦衰亡后,神庙被改作基督教堂。到了土耳其统治时期,它又变成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一直到17世纪中叶,帕特农神庙还保存得相当完整,但在1687年,当土耳其和威尼斯交战时,威尼斯人的一颗炮弹打进了被土耳其人充作火药库的神庙内,把庙顶和殿墙全部炸塌了,神庙毁于一旦。而到19世纪初,英国驻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埃尔金竟雇用工匠,把神庙内雕刻着雅典娜功业的巨型大理石浮雕劫走。这批稀世之珍,有些在锯凿过程中破碎损毁,有些因航海遇难而沉入海底。幸存的残片现陈列在英、法等国的博物馆里。

帕提农神庙遗迹

虽然帕特农神庙现在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但神庙巍然屹立的柱廊,依然鲜活地传达着高贵典雅、简约庄严的美感,仍然可以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神庙当年的风姿。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

一般来说,从古至今,人们举行祭神的场所大多是从自然场地发展到人造祭所,从室外发展到室内。古希腊祭祀场所是人们祭拜神灵、展开其信仰活动的最集中的场所,山洞、峰顶、树下、墓前、祀庙等地方都留下了他们崇拜神灵的痕迹。克里特时期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穴祭祀。随后,古希腊人开始以山顶作为祭祀的场所。虽然在建立之初它们均为天然场所,但是作为人与神交往的神圣空间,许多圣地都是按照古代传统确定下来的,不能轻易变动。公元前8世纪左右,随着城邦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在圣地建造神庙。神庙不仅体现了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而且,它们与圣地的其他建筑及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和谐一致,更显示出圣地的庄严之美。

在希腊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即多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多立克柱式朴素、粗壮,没有柱基,柱身由下向上逐渐缩小、中间略鼓出,柱身有凹槽,柱头上接方形柱冠。爱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有柱基,柱身较细长、匀称,凹槽密而深,柱头为涡卷形,檐壁有浮雕饰带。后来,在古典后期的小亚细亚地区又流行一种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在爱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到更为华丽的装饰,柱头为繁密的花篮。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遗迹

奥林匹亚遗址中心的阿尔提斯神域,是为宙斯设祭的地方。宙斯神庙是位于神域中部主要的建筑,此外还有赫拉神庙以及圣院、宝物库、宾馆及行政用房等。宙斯神庙建于公元前475~前457年,是由建筑师李奔设计的一个六柱式的多立克式神庙,长约66米,宽约30米。取多立克柱式,柱高约10米,柱子之间的距离约5米,共有34根,东西两端各有6柱,南北两面各有13柱,全用石料精制而成。神庙主体材料是石灰石,殿顶盖瓦有0.6米宽,则全都是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庙的建筑设计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很精细、准确,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基本特征。

宙斯神庙之所以出名,还在于置于其中的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神像。希腊的神像雕塑几乎是与神庙建设同步发展的。希腊人最早的神袛崇拜是没有偶像的。然而,随着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后,为神塑像的可能性也就具备了。当对奥林匹斯诸神的祭祀成为各城邦的主要祭祀活动之后,它们便纷纷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神庙,这样就为神像的安置提供了场所。不过,公元前7世纪中叶之前的雕像都比较小,且多为木制。公元前650年前后,希腊开始出现与人等高或超高的大型雕像和浮雕,这意味着真正的希腊雕刻时代的到来。宙斯神像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神像雕刻达到了顶峰。

公元前437年,雅典最著名的艺术家菲迪亚斯政坛失意,被逐出雅典。应宙斯神庙管理者的邀请,他来到了奥林匹亚。菲迪亚斯来此的任务,就是设计和建筑一尊宙斯像。在此之前,他曾经负责过帕特农神庙的雕刻工作,创作了两座10米高的雅典娜黄金象牙雕像,早已闻名遐迩。宙斯神像取坐姿,全身镶满黄金、象牙。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停着一只鹰。他坐在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等神话人物装饰的宝座上,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高达14米,相当于现在4层高的楼房,是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菲迪亚斯的这座杰作,气势雄伟、威严华贵,很好地传达了宙斯作为天神和人类两界最高统治者的神韵。

宙斯神像复原图

在宙斯神庙遗址发掘过程中,发掘者发现宙斯像所在位置的西边有一座拜占庭时代的教堂。据推测和后来的考古证实,它占据的就是当年菲迪亚斯的工作室。人们通过发掘,发现了一个铸造青铜的地窖,地窖里有铜渣、泥土颜料、石膏模型碎块、骨头、象牙、铅、青铜、铁和墨曜石的碎片等,还有雕刻家的工具,如刮铲、錾刀等。陶器是公元前438年以后的,证明菲迪亚斯铸造黄金和象牙的宙斯神像较晚。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系列的赤陶模,匠人们正是在这些隐模上敲打出薄薄的金叶以制造神像的金衣的。陶模的背后都标有字母,以确定它在这一系列中的位置。在作坊的南边,有一个长而低矮的建筑物,那里是公元前5世纪后期的辅助工作室。这里最有意思的发现物是一个象牙的中央部分,古人已经从它上面切掉一块,去修补神像了。

公元287年,宙斯神庙不幸被外族人入侵者洗劫一空。公元302年,古罗马皇帝迪奥多西下令禁止崇拜一切异教神,宙斯神庙被封禁,古代奥运会随之停办,人们也不再来奥林匹亚举行祭典活动。公元4世纪末,宙斯神像被搬移到君士坦丁堡(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公元462年,君士坦丁堡遭遇一场大火,神像未能逃过厄运而被烧毁。公元6世纪,包括宙斯神庙在内的奥林匹亚大部分建筑物毁于两次大地震,宙斯神庙被随后的山体滑坡彻底掩埋在了地下。

▋天使的设计——万神庙

万神庙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建筑,以其宽广阔大的体量、技巧高超的巨大圆拱而闻名于世。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艺大师米开朗基罗曾经赞叹它是“天使的设计”。万神庙宏伟壮丽的风姿、雄伟端立的气势与和谐优美的古典气质,都堪称世界建筑的珍品,是西方建筑史上和谐与完美的典范之作。

万神庙,又称潘提翁神庙,是古罗马的建筑杰作之一,现为意大利国家圣地。万神,在希腊文中表示“所有的神”。它始建于公元前27年,是当时的罗马执政官阿格里巴为庆祝亚克兴战役获胜,向其岳父奥古斯都大帝表示敬意之作。

整个建筑由一个矩形的门廊和神殿两大部分组成。门廊宽33.5米,深18米,排列着16根由大理石和花岗石制成的科林斯式柱子。柱子高12.5米,底部直径约为1.43米,柱头上部是藤蔓似的涡卷,下面是复杂细致的莨苕花的茎叶图案,挺拔优美,庄严高贵,它们支撑着一个希腊式的半三角形檐墙。从前墙上有一幅铜刻浮雕做装饰,描述的是巨人们与神作战的情景。

万神庙内景(一)

万神庙入口处是两扇青铜大门,为遗存的原物。它高7米,又宽又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靠门的两个壁龛内,昔日放置着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巴的雕像。进入堂内,是一个圆厅,墙壁上布满了长方形和半圆形的壁龛,内有罗马时代为遇刺的恺撒大帝复仇者的塑像,还有恺撒本人的雕像、战神雕像等其他的英雄神像。壁龛旁伴以彩色大理石柱。墙壁上方和地板,亦铺以彩色大理石,予人视觉上极深刻的印象。在左侧第一间小堂内埋葬着画家佩林·德瓦卡的骨灰,他是拉斐尔的得意助手。隔壁是大画家与建筑师巴尔达萨莱·佩鲁吉的坟墓。

万神庙神殿由8根巨大的拱璧支柱承荷。四周墙壁厚达6.2米,上面没有一个窗子。外面砌以巨砖,内壁沿圆周有8个大壁龛,用以减轻墙体重量和装饰墙面。这种极其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结构,对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建筑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神殿上部的圆顶是一个完美浑圆的半球体,这是整个建筑物最精彩绝妙的部分。这个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直径达43.3米,垂直的顶高也为43.3米,与直径相等,穹顶顶部厚为1.5米。穹顶由以火山灰为原料的混凝土制成,上面是凿成中空的有层层花纹的凹格,一共有5排,每排28个。每个凹格中心原来可能有镀金的铜质玫瑰花,现在已经磨蚀掉了。凹格的重量越接近穹顶顶端越轻,穹顶上部混凝土的比重只有底部的2/3,最高部分是极轻的浮石。穹顶顶端是敞开的天窗,这极大地减轻了穹顶的重量。天窗直径为8.9米,阳光由此进入,就如同太阳一样普照大殿。穹顶象征着浩瀚的天宇,天窗则象征着人与上天的联系。神明可由此降入庙内,而穹顶下教徒们虔诚的祈祷可能从这里自由地直升上天庭。当天光倾泻而下,照亮神殿四壁,并柔和地贴着大理石游戈,仿佛传递着来自天国的福音,万神庙内的神灵以及圣人亡灵都在这天堂之光的庇佑下得到安息。这个封闭而连续包围的内壁使得任何声音都可以互相撞回,增大了空间的共鸣性,使信奉者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神秘超然的宗教力量。建筑史家说“它是把古希腊的回廊移进了室内的结果”,体现着罗马神庙建筑中典型的帝国风格。

万神庙外景

万神庙每一处的尺寸都计算得毫厘不差。它那宏伟的高空间圆顶,一直影响到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甚至一直到近代的宫殿建筑都有他的影子。这个大圆顶,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用砖和混凝土砌成,并且是建在第二层上面的。通常来说,这样规模宏大的穹顶必须有一些支撑物。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修复工作中发现,实际上,这个大圆顶里并无砖砌的骨架,圆顶也不是建在第二层上,而是建在第三层上,就像是一顶浅而扁的无檐帽,挺立在凹格的支撑上。因为穹顶外表装修的极为细致,二三层之间的构架十分严密,所以才给人以整个连在一起的错觉。如此大胆的空间处理,在西方古代建筑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古罗马人凭借高超的拱形技术,建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圆顶。圆拱形的内壁虽无窗户,却有彩色大理石以及镶铜等装饰,华丽炫目,富丽堂皇。万神庙的内墙全部用赭红色大理石贴面,地面铺设着灰白色的大理石。地面和穹顶呼应,也用格子图案,统一而和谐。

罗马人在结构工程的发明上可谓登峰造极,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如果不是仔细研究建筑手册或直接采用古典的建筑模式,根本就无法成功仿效罗马人达到的建筑水准。万神庙以巨大的体量和完美的形式创造了一个极为完整、统一、和谐的建筑空间,体现了罗马人崇高、宏伟的审美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艺复兴时代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教堂就是以它为楷模的。

万神庙曾毁于公元80年代发生的火灾。到了公元2世纪初,阿德里亚诺皇帝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而以后的哈德良皇帝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整修。他命人在柱顶过梁上刻写上铜质的刻文,记述了万神庙建在有3层台阶的高台基上。早期的万神庙也是前柱廊式的,焚毁后重建时,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万神庙前本来有狭长的广场,现在已彻底改建。神庙左右两侧原来还紧贴有其他的建筑物,也已毁除。现存的神庙外部只有柱廊,可能是从阿格里巴督造的旧万神庙拆移过来的。穹顶和柱廊原来覆盖的镀金铜瓦,663年被拜占庭皇帝掠去,735年改以铅瓦覆盖。

万神庙内景(二)

总而言之,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物,是继希腊神庙艺术之后的又一发展高峰。它充分发挥了高超发达的拱券技术,加大了神庙的内部空间,营造出壮阔宏大的风格,显示了古罗马人卓越的建筑工程技术,体现了古典建筑和谐、稳定和庄严高贵的特色。万神庙实现了以一岩当天盖的大胆假设,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空间建筑,其高妙的技术令人惊叹!简洁洗练、和谐大方、恢宏浩大的建筑样式,错落有致、别具韵意的建材排列,使万神庙产生了一种非比寻常的美感。

▋古老巴黎的象征——巴黎圣母院

屹立在巴黎的发祥地塞纳河西岱岛中心的巴黎圣母院堪称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始建于1163年,历时182年方才落成,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自它落成之日起,即成为全法国宗教建筑的标杆,并且对于整个欧洲起了极大的影响。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巴黎圣母院外景

圣母院的院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一座罗马时代的丘比特神殿,公元6世纪时建了一座长方形教堂,这座教堂有12块基石取自原先罗马神殿的遗址。到了12世纪,长方形教堂已经毁损不堪,1160年,当时的巴黎主教苏利决定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可以和公元4世纪著名的圣特埃努大教堂媲美的宏伟教堂。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1163年亲自奠基,启动了这座法国哥特式建筑代表作的建筑工程。

为了建造这座迄今有800多年历史的大教堂,在当时,周围很多地方遭到破坏,为了往工地上运送建材,还专门修了一条圣母新街。最先建造的是教堂后面的祭坛,其次完成圣母院正殿和走廊,之后完成南塔、北塔以及圣母院西侧正面,仅这些就花费了50年的岁月,在这期间,建筑师也不停地变换着,约翰·德歇尔、皮埃尔·德蒙特尔热、莫尔·德歇尔……他们用自己的才智和浪漫,终于成就了这“石头的交响乐”。等礼拜堂和甬道等设施完全竣工的时候,已经到了1345年了。整个工程从开工到完成总共花费了将近200年的时间。

哥特式教堂的十字形平面,高耸的中殿、翼殿和高塔,这些都是承续11世纪的仿罗马式教堂而来。然而尖拱和肋拱结构上的潜力与多样化,使早期哥特式建筑高度超越了先前所有的建筑。而巴黎圣母院就是此类建筑的杰作,也代表了中世纪人类的成就。对建筑高度突破的不断尝试,促成了结构方式的重大发展,诗班席高达33米的拱心石,高度就超越以往任何一座哥特式建筑。当中殿开始进行营建时,又将拱顶的高度增加了2米;但是,为支撑侧边廊道而使用扶壁的方法,很快地暴露出结构上的弱点,13世纪的石匠思考出使用飞扶壁的补救方法,后来变成为哥特式建筑设计上的特色。石匠们只利用了一些基本的草图和模型做辅助,就能严密地督导建造大教堂的结构工程。大部分利用简单的数学比例为基础的直觉式计算方法,再参考早期结构的实例,几乎就是石匠们得以延续并代代相传的建筑秘诀。基地状况的特殊需求和建造更旷达、更明亮建筑的企图,则是他们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建筑师们还采用了与过去教堂不同的彩色玻璃大窗户。宽敞明朗的内部,高高耸立的尖塔,营造出的雄伟与神秘,使中世纪的人们大为震惊。巴黎圣母院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它虽然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兰西的智慧之光。

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棱角分明,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3条装饰带又将其横向划分为3部分,其中,底层并排有3个桃形门拱,绕门拱的弧形由几个长串浮雕组成,最下面一条壁龛,被称为“国王长廊”,上面陈列着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28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幸好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

在“国王长廊”上面一层从中央是一扇巨型花瓣格子圆窗,纤秀而优雅,有如灿烂的抽纱花边,显出一种妩媚的风姿,这就是有名的“玫瑰玻璃窗”,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避免纳粹的破坏和掠夺,它被善良的巴黎市民拆下来藏了起来,才被完好保存至今。自巴黎圣母院完工之后,屡经风霜,目前见到的已是几度重修的了。这一层的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侧立的则是亚当和夏娃的雕塑,旁边还有天使的塑像。

巴黎圣母院内景

最上面单薄的梅花拱廊用一排细小的雕花圆柱支撑着一层笨重的平台,把两侧伟岸的黑色塔楼连成一个和谐的宏大整体。其实这两座塔楼从未竣工,因为没有塔尖。不过,它们带着高大的石棂窗仍然显得很美观,其中一座塔楼还是挂着据说是加西莫多曾经敲打过的重达13吨的“玛丽”大钟。在教堂顶端各个角落,有许多石雕怪物,若隐若现,十分奇妙。整个正外立面是纵与横、实与虚的完美的结合,是和谐、典雅和匀称的绝妙体现。这一切,成群而不紊乱地尽现眼前,呈现出一派肃穆安详的气氛,如同一首凝固了的交响乐,对称、雄浑、波澜壮阔,既千变万化,又永恒如一。

圣母院正门入内是长方形大教堂,堂内正殿高于两旁附属结构。屋脊处兀立着一座高达90余米的尖塔,顶端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似与天际相连。大教堂长130米,宽50米,高35米,堂内大厅可容纳9000人同时做礼拜,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堂前祭坛中央供着天使与圣女围绕着殉难后的耶稣的大理石浮雕《最后的审判》,回廊、墙壁、门窗布满雕塑和绘画,内容均取材于《圣经》,此外还点缀有鲜艳的彩色玻璃。当一束束阳光穿透彩色玻璃把这五彩斑斓的光线射向大厅的每个角落时,整个厅更显庄严华丽、虚幻飘渺。

教堂内部除了或方形或圆形或长方形的彩色玻璃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厅内有非常著名的大管风琴,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它曾经见证过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像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和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简朴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所有屋顶、塔楼、扶壁等的上部都用尖塔作装饰,采用了轻巧的龙骨结构,使整个拱顶升高,从而显得空间更大,一反以往和同时期教堂建筑那种拱璧厚重、空间狭小、屋顶低矮的弊端,由此开创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侧面,每块石头,不但是法兰西民族历史留下的沉淀,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升华的结晶。

还记得那个发生在巴黎圣母院中哀婉凄绝,令人喟然长叹的故事吗?能歌善舞的吉普赛女孩埃斯美腊达,阴险而残暴的主教克洛德,丑陋而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当然,这曲折的情节不过是维克多·雨果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想,悲剧并不曾发生于巴黎圣母院。后人深感雨果的伟大,正是因为巨著《巴黎圣母院》而为雨果带来络绎不绝的仰慕者,引起了人们对当时已摇摇欲坠的巴黎圣母院的重视,统治者拨款对其进行整修和内部重新装修。

如果说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那么巴黎圣母院无疑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几百年来,它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大事件和典礼仪式的场所。太阳王路易十四举办的盛况空前的加冕大典,美男子菲利普召开的对巴黎社会影响深远的三级会议,亨利六世的加冕仪式,更为此处增辉生彩;罗马教皇为法兰西民族英雄——年轻的贞德举行的昭雪仪式也在此举行。

然而历史带给这座大教堂的不仅仅是辉煌。18世纪,在反基督教的自由思想时期,巴黎圣母院受到了“理性时代”人们的攻击,内部建筑、彩色玻璃、雕刻等都被一一破坏。1789年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遭受了其历史上最严重的亵渎。主教甚至被送上断头台,教堂正面墙上的雕塑被打碎,大门口的雕塑也被推翻,只有内院门上的圣母像幸存。他们熔化掉了教堂里所有的钟,只剩下加西莫多敲的那口巨钟。教堂里面存满了草料和储备粮。而把损伤最严重的部分修缮完毕,整个修复工程彻底完工,已经是19世纪中期了。整修工程是由当时法国著名的建筑师维优雷·勒·杜克主持。实际上,此次重修称不上是完全确实的复原工程,而是将各个时代拼凑起来以寻求历史的重现,包括重修那些奇形怪状的人物图形装饰,从而反映出19世纪人们对哥特式风格的想象品位的崇尚。

巴黎圣母院全景

1802年,拿破仑又重新赋予巴黎圣母院宗教之职。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此加冕,仪式由七世教皇主持。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用过的战旗覆盖了墙面,遮盖了大教堂内部的破败不堪。现存放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大的一幅油画,即路易·大卫的《拿破仑加冕式》,就记录了这件影响法国历史的重要事件。

历史成就了一座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巴黎圣母院,在这里,人们甚至能够触摸到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那些灰色房顶之间点缀着的青铜塑像,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变得一身铜绿,看起来依然是充满强烈的生命感。岁月碾过的痕迹,伴随着沧桑的面目和肃然的神态,巴黎圣母院依然为世人传续着巴黎的历史。

▋哥特式建筑的典范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最完美的大教堂。它巍峨雄壮,冷峻高耸,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科隆城的标志性建筑。

科隆大教堂原址是罗马时代的一座神庙,后改为主教堂。它的双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北塔高159.38米,南塔高157.31米。它还是世界上建筑时间最长的教堂。据说当初教堂的兴建是为了保存1164年意大利米兰大主教送来的《圣经》上传说的三博士的遗物。从1248年动工兴建到1880年最后竣工,前后共跨越了7个世纪。迄今保存的当年设计教堂的图纸就有成千上万张,堆积如山,在建筑教堂的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而且,它还是欧洲教堂中收藏圣物最多的教堂。它的陈列室中呈放着名贵的耶稣受难的木雕、圣器,各个世纪留下来的皇帝的圣衣、手稿等。

在当时德国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德国人的共同愿望。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人们只能先建好直耸高拔的柱子,再用木制起重机,升到几十米的高空,最后安装完成。所有的工程人员在不具备现代几何学和力学知识的前提下,克服着各种艰难险阻,靠着对上帝的坚定信念去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设计师们对于每一个细节部分,都精雕细琢、反复研究,边试验边建造。因为没有统一的尺寸标准,他们就去搭建模型和制造实物。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也都不辞辛苦地忘我劳作,他们希望能造一座人间天堂以请求上帝的赐福。终于,在1322年,科隆大教堂的工程正式告一段落,地区主教主持了唱诗堂封顶仪式。但今天后人看到的双塔并不是中世纪的产物。15世纪初,人们曾试图在原教堂的南面并排修一座南堂,但58米高的建筑未盖成便倒塌了。

到了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日益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国地位,决定在原来基础上再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于是从1864年起,科隆市便开始发行彩票以筹集资金,到1880年终于完成了修建工作,形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隆遭到盟军260余次的大规模轰炸,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教堂虽中了14枚炸弹,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据说,这是因为教堂的塔身都是近乎笔直的,触到塔尖的炸弹都滑了下来,落地的炸弹虽然爆炸了,但教堂的塔基却因都是由两米多高的巨石垒就,十分坚固,从而抵御了巨大的冲击。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教堂从上到下,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玻璃,也都是完好无损,没有一块是后配上去的。这些一小片一小片的大理石拼绘出色彩斑斓的圣经的人物图画,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堪称无价之宝。据说在二战爆发前夕,为不使这些教会的文化珍品遭受破坏,教皇安排大量人力,将它们一块一块地取下来,编好号,藏进地下室里。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又重新把那些一小块一小块的大理石恢复成画。光是这一项工作,就整整花了10年时间。也因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

战争结束后,当时的德国总理康拉德主持了科隆大教堂的重修工作,使其焕然一新。现在的科隆人对于两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总理)的贡献都推崇备至,称誉有加。大主教康拉德的肖像,就被镶嵌在大教堂中殿的马赛克地面上。

科隆大教堂外景

科隆大教堂伫立在莱茵河畔的一座山丘上,总面积达8400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南北宽83.8米,东西长142.6米,内有10个礼拜堂。科隆大教堂是仿照法国亚眠大教堂建造的,但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大教堂的长厅被分成了5部分,而不是通常的3部分,左右侧厅各为两跨间,宽度都与中厅相等。中厅宽12.6米,高46米,宽与高的比例大概为1:4,是所有大教堂中最狭窄的,这样就使得空间显得更加细长,向上的动势更为明显,产生一种超尘出世的效果。

科隆大教堂全景

在大教堂的西端,正立面直立着一对塔楼,它们高耸入云,宛如两把利剑直插蓝天,在科隆市区以外就遥遥可见,十分壮观,这也是科隆大楼大教堂最突出的形象标志。两塔的塔尖各有一尊紫铜铸成的圣母像,圣母双手高举着圣婴,圣母和圣婴均成十字架状,构图优美,形象生动。在教堂四周还林立着无数座小尖塔,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两座主塔,如同尊奉着至高无上的王者。教堂东端的后圆殿则完全仿照了法国亚眠教堂的形制。在两座塔尖上面,是科隆大教堂的钟楼。里面有5座大钟,最著名的是直径为3.1米、重达24吨的大摆钟,名为“圣彼得钟”。它在全世界的教堂中都属于“巨无霸”级的。每当宏钟齐鸣,洪亮深沉的钟声就如同波澜壮阔的洪流,此起彼伏,气势磅礴,久久地回荡在科隆的天空和大地,把整个教堂烘托得更为神圣庄严。

科隆大教堂共由16万吨石头建造而成,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它除了门窗外几乎没有墙壁,在高大、明亮、涂金的柱子之间,是一块块镶满彩色玻璃的大窗,辉煌而神秘,令人有恍入天堂圣境之感。整个建筑高耸、轻盈、富丽、灿烂,充满了雕刻与绘画的装饰,如同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它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日之规模,蕴含着强烈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科隆大教堂充分体现出建筑师对哥特精神的理解,表现出卓越的空间结构的想象力,富有创造性地揭示哥特式建筑的本质。无论是中厅两侧拔地而起的成束的细柱,还是尖端收尾的拱顶,高高细长的侧窗,都是笔挺的直线,没有任何横断的柱头及线脚来打断。整个教堂的外部通通都由垂直的线条所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要素。所有的拱券、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饰都是尖尖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上端也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尖顶。而且整个建筑越往上越是细巧,越是玲珑,建筑物所有的细部上都覆盖着有流动感的石造透空花纹,明快流畅,纤巧空灵。

科隆大教堂内景

走进大教堂,中央是一个大礼拜堂。堂内陈列着各种金工、石工、木工的历史文物,一件件巧夺天工、异彩纷呈。其中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三王龛是宝中之宝。“三王龛”的名称源自《圣经>中的耶稣故事。传说耶稣降生时,有3个来自东方的博士前来朝圣,向众人显示这是上帝之子——神圣的基督。科隆大教堂还有许多关于“三圣节”故事的彩色玻璃,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堂的珍宝陈列室中则陈列着各个世纪留下来的法衣及用具,其收藏在整个欧洲都数一数二。教堂中还有一件著名的圣物,就是主教堂前面高高的祭坛上陈放的,1164年专门从意大利米兰送来的三博士的遗物——黄金棺、乳香和没药。现在它们都用金神龛装着,这个金神龛本身也是中世纪的一件金饰艺术品。这里还有一件著名的艺术品,就是唱诗班长廊中一幅巨大的宗教画,它是15世纪早期科隆画坛的著名画家斯蒂芬·洛赫纳的杰作。

大教堂里面有着中世纪德国最大的圣坛。圣坛上耸立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据说这是欧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珍品。圣坛两侧排列着104个供信徒就坐的木制席位,全部都用厚实的巨木制成,经过千年的使用,都露出发光的木纹。其旁是放射性的走廊。在教堂四壁上方有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镶嵌着描绘《圣经》人物的玻璃,在阳光反射下熠熠生辉,瑰丽缤纷,令人叹为观止。

科隆大教堂的内部结构独具一格,全部采用框架式的几近于裸露的骨架券,原本由大量石头堆砌的墙壁,都由彩色玻璃墙所取代。玻璃所代表的轻灵和透明,使人的心灵更为空灵,能更深切地感悟到浩瀚的苍穹和无涯的宇宙,体现了基督教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与法国的哥特式教堂相比,科隆大教堂的装饰较为疏简冷峻,就连雕刻和壁画都没有。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科隆大教堂依傍着莱茵河的波光艳影,如同一首憾人心魄、恢弘壮阔的交响诗,每年都会吸引200多万的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多位大师的结晶——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却位于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内。梵蒂冈可以说是一个国中国,全部领地都在意大利罗马市市内。它是罗马天主教教皇的住所,面积仅44万平方米,大约只有一个城市公园那么大。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冈内的最高建筑,也是罗马天主教最重要的宗教圣地。它以基督耶稣的门徒彼得的名字命名。

彼得在跟随耶稣前是一个渔民,后来跟着耶稣一起传教。当耶稣的门徒犹大出卖耶稣,引领人来追捕耶稣的时候,彼得出于一时的胆怯,三次不认主。这种胆怯行为给他的一生蒙上了巨大阴影,他一辈子都忏悔着自己的罪行。耶稣死后,彼得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到耶稣留下的事业中,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他不辞辛苦,携众教徒从巴勒斯坦起程,西行万里,来到罗马传教,不幸被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禄所*。临刑时,他留下遗言:“我比不上我的老师,请让我倒着死。”于是,彼得就被倒钉在十字架上悲壮地死去了。

为了纪念彼得,欧洲许多地方都为他设立了陵墓和教堂。公元4世纪,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在皈依基督教后,于公元325年在埋葬彼得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名为圣彼得的小教堂。随着基督教势力日趋昌盛,16世纪,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登基后,为了显示教廷的威视与力量,他决定拆除破旧的小教堂,在原址兴建一座雄伟壮丽、雄霸天下的新圣彼得教堂。教皇要求新教堂要摈弃已有的意大利哥特式,并要胜过所有异教徒的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外景

教廷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选择设计方案,画家兼建筑家布拉曼特的巨型圆顶与希腊十字型叠合的设计方案以其构思的严密精巧,式样的独特壮观,获得了教廷的青睐。公元1506年大教堂开始动工,8年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就去世了,第二年布拉曼特也去世了。他只完成了教堂中央的奠基工作以及教堂的甬道拱门等局部。新教皇利奥十世命令拉斐尔接替布拉曼特成为工程的总设计师,并要求将原来方案的希腊十字形改为拉丁长十字形,圆顶被取消,引进了一些哥特式的设计。因工程量大、西班牙入侵、反赎罪券风潮以及拉斐尔去世,工程又放慢直至停顿了。1547年教皇保罗三世任命72岁的米开朗基罗为总工程师,米开朗基罗又恢复了原先布拉曼特设计的希腊十字形式样,并作了一定的修正,把半球形大穹顶改为椭圆形,并精心设计了42米宽的中央大厅,四角有小穹顶衬托。但他也没有等到工程完工就去世了。之后,保罗三世将其未完成的工程委托给了卡诺·马德尔诺,他基本执行着米开朗基罗的方案,但在拱顶两边加了3个小堂,这使得整体效果大变。后来,贝尔尼尼又在马德尔诺的钟楼上添加了塔球。16世纪末,教皇保罗五世又下令在教堂正厅前边加建一个巴西利卡式的大厅。这样,整个建筑又改成了拉丁十字形。到1626年,旷日持久的重建工程终于最后完工,罗马教皇乌尔班主持了落成典礼。

从16世纪初开始动工,大教堂历时100多年,前后约有20个教皇主持,包括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在内的10多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先后参与了教堂的设计和装修工作。新建的大教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高达138米,在1990年非洲建起一座超过它的天主教堂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和世界最大的圆顶建筑物。

大教堂有5座大门,每个大门都有雕刻精致的铜像及铁锁。平常只有两侧的小门供人群进出,居中的正门只有在重大宗教节日,才能由教皇亲自开启。其他4门是圣事门、善恶门、死门及最右的圣门,圣门每隔25年才开放一次。在圣诞之夜,教皇带领教徒由此门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圣彼得大教堂左右两侧还有两尊巨大的石雕像,是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和萨勒蒙尼大帝的雕像。

圣彼得教堂内景(一)

当人们步入教堂,在教堂正门靠左侧是贝尔尼尼雕塑的《圣小钵》,采用云田石雕刻而成,表现的是两个顽皮可爱的小天使各捧着一个贝壳状的圣小钵的情形,活泼生动,栩栩如生。在教堂右拐角处摆放着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圣殇》,创作这座雕像的时候,他只有24岁。雕像展现的是圣母玛丽亚抱着受难后的耶稣基督的情景。玛丽亚双眼低垂,左手微微摊开,右手搂着遍体鳞伤的耶稣,无限疼惜、无限悲痛地凝视着自己亲爱的儿子。作者赋予圣母以凡胎肉体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和感情,她非常年轻美丽,神态宁静安详,只是在眼角、眉心和似乎颤动的手臂中流露着隐隐的哀伤。米开朗基罗将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与无奈和对上帝虔诚的信赖与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洋溢着一种静谧而又圣洁的美,人们称其为整座教堂中最优雅的雕塑作品,是教堂的“镇堂”之宝。

在圣母玛丽亚雕像的上方立有一座十字架,天花板上铺陈着一幅壁画,这是教堂内唯一直接画在天花板上的,其他所有的绘画都是用马赛克瓷砖绘制后再镶嵌完成的。

圣彼得教堂内景(二)

圣彼得大教堂入口门厅横向展开,内接纵向的中厅,至此,进入到圣彼得教堂的内部,这里简直就是一座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艺术宝库。它气势恢弘,富丽堂皇,可容纳几万人。彩色的大理石墙面光滑锃亮,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中厅高约46米,西端是一个圣坛,圣坛上方刻着两米多高金光闪烁的字母,人像更是高大至4~6米。在圣坛四角,由4个边长18米的墩座支撑起一个巨大的穹顶。抬头仰望,就仿佛立于天穹之下,高旷而肃穆。从教堂底乘电梯可升至穹顶。穹顶很大,直径有42.32米,周长71米,内部顶点高123.4米,可容纳10多个人站立。穹顶的十字架顶尖距地面高达137.8米,是罗马城的最高点。穹顶的四周内壁上饰有色泽鲜艳精美动人的镶壁画和玻璃窗。站在穹顶里,整个罗马城尽收眼底,人仿佛与浩渺的宇宙连为一体。这个大圆顶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朽之作。

在大穹顶下方是圣彼得大教堂的主体部分。贝尔尼尼的杰作——青铜华盖就被置于米开朗基罗宏伟的穹顶之下,这是贝尔尼尼用了9年时间建造而成的巴洛克式建筑。在金色耀眼的光芒中,显得活泼而又不失庄严,如同有人评价所说,贝尔尼尼的作品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总赋予空间以新的意义,他在创作中总是善于利用强烈的光源来帮助自己表达作品的主题,完善作品的内涵。这个巨大的青铜华盖高29米,用4根由黑色和金色装饰而成的螺旋形大铜柱支撑。柱上饰以金色的葡萄枝和桂枝,枝叶间攀附着无数小天使,许多只金色的蜜蜂点缀其间,金光闪烁。华盖四周金叶垂挂,波纹起伏,似随风飘舞。华盖之内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鸽,光芒四射,耀人眼目。

阿诺尔夫·迪·坎比奥于13世纪创作的圣彼得青铜像屹立于四大巨柱下,走过他面前的人们都会亲吻他的右足而祈求得到圣人的庇佑,所以,他的右足更换了好几次,现在又已被磨得锃亮。

华盖下方是一座祭坛,点缀着大理石雕塑和黄金饰物,只有教皇本人才可以进入这座祭坛,向朝圣者做弥散诵读。再下面就是圣彼得的陵墓,在坟墓的上方有着彩色玻璃做的鸽子。墓前放置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做的教皇庆典像。在陵墓前面栏杆上点着数十盏长明灯昼夜不灭,象征着基督教的光辉永不磨灭,也同时表示对圣彼得的深深敬意。圣彼得大教堂里面有50座教宗的圣坛及册封圣者的雕像,跟许多其他的大教堂一样,雕像底下的地下室即安放着这些人物的遗体棺椁。这一带灯光摇曳,布幕低垂,更增加整个中殿的神秘而安静的宗教气氛。

在中殿的尽头,是被称为“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雕塑家贝尔尼尼的另一杰作——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被称为彼得宝座。它充分表现了贝尔尼尼丰富的想象力和天才的艺术直觉。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雕饰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当年使用的坐椅,不过,历史学家的考证,认为是卡洛林王朝的查理二世登基受封时所使用的坐椅,9世纪由查理二世捐赠给圣彼得大教堂的。在其背后上方,是精美的“圣灵”像。

从这里转往右侧的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罗马帝国利奥大帝的墓穴,以及贝尔尼尼的最后一件雕像亚历山大七世,当时贝尔尼尼已经80岁了,但仍然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卓越的创造力。这个长廊还摆设着许多其他的雕像,也是名作集萃。此外,长廊里还有告解室、忏悔室,可以举行小型的宗教仪式。

圣彼得广场

教堂前面是一座巨大的椭圆形广场,名为圣彼得广场,它是1655年~1667年,贝尔尼尼受教皇之托,在教堂前加建的。圣彼得广场长340米,宽240米,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它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用来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它与大教堂原有的梯形广场合在一起,与后面的教堂连成一片,气势宏伟,极为壮丽。广场的设计是完全按照罗马天主教廷的要求,将富丽豪华的世俗化装饰纳入到宗教艺术中来。圣彼得广场是主体建筑与广场紧密结合的典范,其精美与气势都是同时代和后代同类建筑难以企及的。

圣彼得大教堂规模宏伟巨大,装饰精美华丽,其巧妙繁复令人目不暇接。它朴实文雅的外形,与内部金碧辉煌的璀璨形成鲜明的对比,遍及堂顶、墙壁、石柱的浮雕与雕像及色彩斑斓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

▋未完待续的神圣家族教堂

神圣家族教堂是世界上最富神奇色彩的建筑之一。它造型奇特,斑驳陆离,奇幻宏丽。兴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但完成之期依旧遥不可及,被称为“未完成的纪念碑”。教堂幽深的尖顶、高耸的石柱有着惊心动魄的魔力,又使人联想到童话王国,威严中不乏诙谐,庄严中带有轻松,是西班牙巴塞罗那标志性建筑。

神圣家族教堂是西班牙现代派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杰作。高迪是西班牙最有名的建筑师,在世界建筑史上极负盛名。他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创造出奇幻怪异、不同凡响的另类建筑风格。神圣家族教堂是高迪生命中最后一件作品,但未待完成,高迪就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

这个教堂高耸云端,俯瞰大地,是巴塞罗那的象征。高迪将毕生都倾注于神圣家族教堂上了,他因沉迷创作而终身未婚,为了全心专注于神圣家族教堂的建设,还推掉许多赚钱的工程。这位天才建筑师曾当街乞讨,以筹钱兴建神圣家族教堂。高迪生前清贫得一文不名,身后却留下了价值连城的文化财富。高迪自接手教堂设计后,几十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成果。高迪曾经说过,他不急着完成教堂,因为他的“老板”并不急,“老板”指的是上帝。神圣家族教堂自1884年开始动工,直到1926年高迪逝世,43年间只建成一个耳室和一座塔楼。这未完成的工程,耸立在欧洲大地教堂的丛林中,却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惊心动魄的冲击力。它如此宏大壮美,如此精雕细琢,如此令人震撼,已成为巴塞罗那乃至西班牙最重要的保护文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神圣家族教堂外景

神圣家族教堂一开始,是由巴塞罗那另一位建筑师负责设计的,他的设计以传统的直线条为主。高迪接手时,工程已建到进门的高度了。于是,高迪从大门口的轮廓线起,全部改用曲线,他认为直线属于急切、浮躁的人类,曲线这种最自然的形态才永远属于上帝。高迪的神圣家族教堂,以手工艺的方式精心打造,所以花费的时间十分漫长。他的建筑融合基督教风格与阿拉伯的色彩,是一种西班牙本土风格的展现。不过据说高迪的脑海里对此建筑的构想一直没有最后定稿,从19世纪80年代开工以来总是边设计边施工,逐步地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他的创造性的构想。教堂原计划建造3个门、18个竹笋状尖塔,1926年高迪去世时,只完成了3个圣殿正门中的1个基督诞生门和8个尖塔。

高迪逝世后,随着西班牙内战的爆发,该工程便无人再去问津。直到1939年内战结束后,西班牙的建筑学界和天主教会就神圣家族教堂是否续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一派认为不应续建,应该让它完整地保留高迪的建筑风格,就像维纳斯的断臂不应续接一样。另一派则认为,教堂应该续建,后人应该完成高迪的未竟之作,因为高迪已确立了整个教堂建筑的设计模型。最后在投票表决中,后一派获胜。因此,神圣家族教堂得以续建,并延续至今,尚未完工。

神圣家族教堂历经一个多世纪尚未完工,其原因除建筑形状怪诞,难度极高外,资金匮乏也是一个因素。神圣家族教堂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和企业及信徒的捐款。因其资金来源的不确定,工程也不能得以连续进行。至今高迪原来设计中的表现耶稣受难的170米高的尖塔及其顶端的十字架目前尚无踪影,如果该塔建成,将是巴塞罗那最高的建筑。

在神圣家族教堂已建成的部分中,高迪在世时建造的圣诞门可谓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整个门墙上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分布着表现耶稣诞生的雕塑,建筑难度极高。圣诞门旁的受难门为后人所建,尽管门墙上《最后的晚餐》等雕塑功力不浅,但与圣诞门相比,无论从艺术上还是建筑技术上看,新建的部分都显得十分苍白。很难融为一体。所以有人苛刻地说,高迪之后的续建是狗尾续貂。当然,后人之作也不可完全否定,它毕竟将使神圣家族教堂最终得以完整地奉献给世人。如何完美地再现高迪的风格,也为当代建筑家留下一道难题。

高迪在生前一直追慕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宏大风采,所以在这座教堂里他也融贯进哥特式样,保留了哥特式的长窗和钟塔,但高迪并不因循守旧,而是灵活创新。他运用弧形来平衡、舒缓哥特式的严谨与刻板,钟塔的造型也是极富于创造性的,类似于旋转的抛物线,这样的结构使钟塔看起来无限向上,延伸很高,形成类似哥特式却更突显的视觉效果。

高迪还特别关注细部的处理,各种植物、动物的浮雕散布于建筑的每个角落,人物雕像掩映其间,处处都有神来之笔。

神圣家族教堂近景

8支玉米一样的尖塔,参差错落、直插云端,在巴塞罗那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一如童话。塔身表面凹凸不平,就像是被穿了数百个孔眼的巨大蚁丘,十分奇特。塔顶形状错综复杂,每个塔尖上都有一个围着球形花冠的十字架,由色彩缤纷的碎瓷砖拼成,十分明丽。搭乘电梯可登临塔的60米处,然后再爬楼梯至90米处观望台。从这里可以鸟瞰巴塞罗那市景。这里的台阶呈螺旋状上升,而且空间极其狭窄,只容一人通过,两边甚至没有扶梯的把手。身处在众高塔环绕中,这些塔好似相邻的树干般伸手可及。高迪一直崇尚自然,故建筑物上常常带有动物或植物的形状。教堂的高大内柱有的被设计成竹节状,节节向上,顶部也呈竹叶状,竹竿上还趴着蜥蜴等动物。所以,在大教堂中,有时会有踏入原始森林之感。

大教堂的外墙上雕刻着许多浮雕,讲述的都是圣经里关于耶稣诞生、受难及升天的故事。前面是基督诞生门,由高迪本人设计完成。在高耸的墙面上,满布雕刻和雕像,可以见到耶稣诞生、三博士朝拜、天使报佳音等有关《圣经》内容的雕像,都采用写实的手法,人物表情、动作刻画得生动细腻,栩栩如生。每块石头上的雕刻都是高迪的心血。如果仔细观看,则可见那些神态安详的宗教人物,被环绕于蜥蜴、蛇之类的动物之中。

“诞生门”后面就是死难之门,该门使用的是典型抽象派手法。这是后人在高迪去世后续建的。

神圣家族教堂雕像

进入教堂的内部,里面的柱子代表着拉美各大主教,窗户则代表着各教派的创始人,处处充满了隐喻和象征。教堂里装饰着各式动物、植物,与宗教性的雕塑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欢快而神秘的天国气氛。

这座大教堂怪异神奇,甚至带有一些魔幻的成分,如那凹形的门洞、蚂蚁蛀空般的塔身及其他间隙的设计,犹如魔鬼张开了带有獠牙的大嘴,教堂闪烁的圆玻璃窗,也似乎像鬼怪的眼睛,有一种离奇古怪的诡谲之感,让人心惊胆战。走进教堂大门,仿佛走进了童话王国里的魔宫,绝对是难以忘怀的特殊体验。

这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看上去像是用松软的粘土手工制作,实际上,它是用真正的红色石头建造而成。高迪如一个浪漫主义的艺术狂想家,用他奇特怪异的建筑为巴塞罗那抹上了神秘奇异的色彩。

有人说,看过这个教堂,等于欣赏到了欧洲所有风格的教堂,因为它既有哥特式的宏大壮美又有伊斯兰的特别风味,是博采众长的经典之作。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高迪建筑的动人心魄之处。在他那仿佛浓缩了无穷想象可能的作品面前,任何评价都变得苍白。

这座鬼斧神工、无法归类于任何建筑式样的教堂,因竣工之日无可预知,而被世人称为“无法完成的杰作之纪念碑”。

▋天才的惊世奇想——朗香教堂

法国东部山区有一个叫朗香的小山村,柯布西耶在那个叫布尔垒蒙的小山顶上建造了一座小小的教堂。比起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它实在太小了,连坐带站只能容纳200人。但是它很奇特,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根无源,绝对是一个纯粹天才的创造。

它的设计者柯布西耶被人誉为“现代建筑的先驱”。在许许多多柯布西耶设计的建筑中,朗香教堂夺目耀眼,因为它证实着建筑师的天才!

朗香教堂外景

天才果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朗香教堂果真是无根无源吗?这座天才建筑的天才设计师告诉人们:天才是“长久辛勤的探索”。早在1911年,柯布西耶在罗马附近的梯沃里考察一座名为亚德里亚娜别墅的神龛,发现它的光线柔和奇特,他当即把感受和速写都留在日记本上。1931年,他在北非穆札布沙漠特别注意到那里的建筑的形态,十分赞赏那厚厚的墙身,稀疏的采光洞口,并把它们应用在朗香教堂的南墙上,还采用了穆扎布建筑的白粉墙,用简单朴实来突出建筑的体型特征。白粉墙完整无瑕,黑屋顶硕大突现,白与黑的对比,简明率直。1947年,柯布西耶在纽约长岛的沙滩上捡到了一个螃蟹壳,他惊异这个薄薄的壳盖竟能承受一个人全身的重量,由此便构思出朗香教堂屋顶的形式。他又进一步精心推敲,结合飞机机翼的构造方法,改造变换,设计出教堂的屋顶。这一切都来源于柯布西耶的记忆储存。

1950年,柯布西耶站在布尔垒蒙山上俯瞰山下的平原,芳草如茵,仰望蓝天,碧空如洗。他迎着微风,感受着大自然的亲切宜人。在壮丽的风景感染下,他勾画了教堂平面的四根线条,并构思出教堂的两面伸向大地的曲线体和两边的将开敞平面闭合起来的直墙,一个看似庞大,却薄如机翼的屋顶覆盖着整个建筑。他用寥寥数笔,成竹在胸地勾画出了朗香教堂的设计图。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像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柯布西耶生前曾说了不少和写了不少关于朗香教堂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材料,可是还不够。应该承认,有时候创作者本人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创作过程讲得十分清楚。有一次,那是朗香建成好几年以后的事,柯布西耶自己又去那里,他还很感叹的问自己:“可是,我是从哪儿想出这一切来的呢?”柯布西耶大概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卖关子。艺术创作至今仍是难以说清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柯布西耶死后,留下大量的笔记本、速写本、草图、随意勾画和注写的纸片,他平素收集的剪报、来往信函,等等。这些东西由几个学术机构保管起来,柯布西耶基金会收藏最集中。一些学者在那些地方进行多年的整理、发掘和细致的研究,陆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报告。一些曾经为勒氏工作的人也写了不少回忆文章。各种材料加工在一起,使我们今天对于朗香教堂的构思过程有了稍为清楚一点的了解。

柯布西耶关于自己的一般创作方法有下面一段叙述:“一项任务定下来,我的习惯是把它存在脑子里,几个月一笔也不画。人的大脑有独立性,那是一个匣子,尽可往里面大量存入同问题有关的资料信息,让其在里面游动、煨煮、发酵。然后,到某一天,喀哒一下,内在的自然创造过程完成。你抓过一只铅笔,一根炭条,一些色笔,在纸上画来画去,想法出来了。”这段话讲的是动笔之前,要作许多准备工作,要在脑子中酝酿。

在创作朗香时,在动笔之前柯布西耶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解天主教的仪式和活动,了解信徒到该地进香的历史传统,探讨关于宗教艺术的方方面面。柯布西耶专门找来介绍朗香地方的书籍,仔细阅读,并且作了摘记。大量的信息输入脑海。

过了一段时间,勒氏第一次去到布尔垒蒙山现场时,他已经形成某种想法了。柯布西耶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它应该像人的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第一次到现场时,柯布西耶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记下他对那个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身于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

朗香教堂内景

在另一个场合,他解释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四个方向的天际线……用建筑激发音响效果——形式领域的声学。”把教堂建筑视作声学器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了与上帝沟通,声学器件也象征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渠道。这可以说是柯布西耶设计朗香教堂的建筑立意,一个别开生面的巧妙的立意。

1953年,教堂落成了,从山下遥望这座教堂,形如迎风的满帆,神秘地隐喻着信徒们在这里将到达一个精神上的避风港。朗香教堂惊动了全世界,世界建筑史用浓重的笔墨记下了这座建筑。无数人前去朝拜它,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座教堂,还因为它是一座艺术圣殿、一座人类智慧的圣殿。它在大地上的孤独象征着它在历史上的孤独。它卷曲的屋顶舔着苍天,它坚实的基础扎进大地,柯布西耶用这座神殿把天、地、人联系在一起,也把天才、勤奋、探索联系在一起。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 END —

来源:《奇妙的大千世界丛书:人类建筑史上伟大的奇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