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化产业观察
文编:柴兴玉
美编:王明信
推广:张佳莉
“敲电子木鱼,加赛博功德,见赛博佛祖,见初音未来。”
乍听上去像一段“地狱笑话”,实则是电子木鱼的官方介绍语。
这款应用就像一股劲风席卷了各大平台。抖音、B站、朋友圈……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年轻人敲起电子木鱼、“烧”起电子高香,在线播放《大悲咒》,实现足不出户“功德 1”,倘若“冒犯”了,那就抛出一句“扣1佛祖原谅你”。
看似有些荒唐,细思起来却饶有趣味。
在电子木鱼爆火后,这款免费的小游戏被争相模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电子木鱼”商标正在注册,有多家公司登记“木鱼软件”、“电子木鱼软件”等相关软件著作权。简单的木鱼开始增加皮肤、声音包等付费功能,还有大量广告充斥应用当中。
来源:天眼查
除了电子木鱼,其它解压玩法层出不穷,相关消费量逐年递增。
各色解压方式映射出一个新颖的经济业态——解压经济。
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解压经济究竟是真解压还是套壳“割韭菜”?
木鱼一敲、烦恼全消电子木鱼火了,火到什么程度?
仅在抖音上,“电子木鱼”话题的参与人数就高达4.1w,播放量达2.2亿。在B站上,UP主们的相关整活越来越离谱。
B站电子木鱼相关视频
操作容易是它博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之一,用户只要下载APP,对着屏幕敲一敲,就能在虚拟中增长功德、释放焦虑,用简单的仪式进行情绪宣泄。
玄妙的迷因、对传统宗教文化的解读与重构、平台的流量助推等要素聚集一堂,电子木鱼实现“病毒式”传播可谓轻而易举。
Tap Tap上的玩家对电子木鱼的评价
虽是赛博产物,但它推动了现实商品的销量增长。
前段时间,“00后木鱼购买人数增速超中年人2倍”这条消息登上热搜,有人玩梗,有人不解,还有人担心起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根据清渠数据,00后是木鱼市场购买行为增长最快的人群,相较于去年同比增速达35%,而同年度60后购买木鱼的增速只有5%。
购买木鱼的年轻人真的是信徒?——不一定。
就像电子木鱼的玩家也并非在深究宗教信仰,更何况在电商平台上,木鱼二字已和解压玩具挂钩。
电商商家宣传图
如果说这些只是轻量型解压,背后庞大的解压经济早已在市场上蓬勃发展。
解压生意,市场真经2008年,日本出现了第一家发泄屋(Rage room),顾名思义,这个屋子里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玩家的破坏对象,只要能够缓解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
这个功能屋广受大公司上班族的欢迎,而后逐渐传播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
如今的线下解压场景可不止于发泄屋。
在今年,零售平台美团对线下解压类消费数据进行洞察分析,发布了“2022十大解压新业态”。
根据美团数据显示,在平台上,解压服务的热度持续提升,在解压服务中,射箭、Livehouse、撸宠等新业态的搜索热度增长均超70%。在上海,射箭馆的美团线上订单量更是环比猛增超193%。
这些服务的标志元素中既有传统六艺,又有新兴文化,市场让年轻人拥有更多元的线下选择。
以其中的Tufting为例,Tufting本意为“簇绒”,由于簇绒的材质类似于毛线,又被亲切地称作“打毛线”。这种传统工艺原本用于工厂里制作地毯,后逐渐简化为个人也能上手的DIY体验。
从玩法上,Tufting就起到解压效果。
首先,制作Tufting时会发出“突突突”声,产生令人愉悦的独特听感;其次,在手作过程中,消费者会全身心沉浸其中,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助于降低对周围事情的敏感度,达成“以一念代万念”的效果;最后,作品成功完成后,可以打卡晒朋友圈,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来源:博主and-et
2021年,Tufting在我国手作市场异军突起。美团数据显示,在2022年7月,其线上搜索热度比去年11月飙升了93倍,线上团购订单量猛增了40倍。
消费者在平台上晒出的Tufting作品
不仅如此,解压这一概念还贯穿在生活用品中。
在电商平台上,史莱姆、指尖陀螺、葡萄减压球等解压玩具销量可观,深受消费者喜爱。
除线下体验以外,线上解压的方式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
有靠听觉上疗愈身心的ASMR,也有视觉上吸引眼球的皮肤清理视频……这些新潮、近乎猎奇的内容都在告诉用户——你需要解压。
精神压力,社会议题从精神内耗到发疯文学,大家想要宣泄压力真不是一两天的事。
当自我控制时心理资源不足时,人会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这是精神内耗。
用夸张、强情绪张力、无序的语言符号表达内心的无奈与压抑,这是发疯文学。
来源:小红书
一个个不断与情绪挂钩的词汇出圈,折射出心理疏导的空缺。
在丁香医生发布的《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中,情绪问题高居健康困扰榜单首位。
来源:丁香医生
过去三年,大批量的裁员与降薪加剧了人们对稳定性的追求,不安和焦虑缠绕着整个社会。考公、考研和考编的人数每年都在创下新高,在内卷的浪潮里,年轻人会迷茫或许才是常态。
舒缓压力已不再是个人的需求,而是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
解压经济,在割韭菜?解压经济的出现绝非偶然,正如那句话,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
疫情让消费者对解压场景有了更显著的需求,商家敏锐地嗅到变化,花样百出地满足市场所需。
这类即时性的解压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压力、调节情绪。服务也好、玩具也罢,本质上都是在缓解压力,消费者只要选择合适且安全的方式即可。
问题在于,目前市面上部分解压服务明显是噱头大于实效。
商家不断推出新产品,视“解压”二字为生意经,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地对效果进行宣传。
但实际上,一些解压馆玩法少、场所小、排队多;一些商家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材质应付顾客;还有一些三无玩具产品混淆其间,带来健康隐患。
如果消费者急于疏导压力,不做出理性选择,不仅不能药到病除,还可能会陷入消费陷阱。不光是心理,钱包也会“蒙受”巨大压力。
摆正心态,前景可观从目前的市场前景看来,解压经济并非昙花一现。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解压经济的爆发则体现了当下消费者对情绪满足、心理健康的需要。毕竟,大多数人早已被现实的压力裹挟,为自己做做减法,并不是难以启齿之事。
商家若想做到可持续发展,需悉知:把握商机固然重要,但服务为本依然至上。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去深挖“解压”二字的社会意义。解压经济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消费者释放情绪,而不是贩卖焦虑。
面对各色解压方式时,消费者还需提高甄别能力,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不妨多多理解与接纳自己,尝试用更持续的解压方式代替短效的满足。
参考来源:澎湃新闻,北京商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