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它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也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书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欣赏书法。所以如何去欣赏书法,也就日益成为书法爱好者和书法欣赏者谈论的话题。
启功先生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有话说,中国书法,继启功之后,再无大家了。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你看看中书协乃至民间很多书法家,目前为止,超过启功的还没有。
今天,笔者专门罗列出启功先生的几幅作品,做重要赏析,还望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一)
释文:若道春风不解意,如何吹送落花来。一九八五年春,启功书。
赏析:这是一幅启功先生于一九八五年春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用笔恪守中锋,力贯毫端,沉稳挥运,大起大落。其起落转折,处处着实写来,轻松自如。单个的字形修长,上紧下松,圆转秀劲,结体优美,比起启功先生一九九〇年以后的作品来,虽然风格上还未能“独标孤瘦”,但也显得笔力沉雄,圆中有方,丰润迷人。首字“若”开笔写得大而重,以引领全篇,并定出了此幅作品的基调。第一行的三个字写得较为规整沉稳。“春”字的撇和捺开合有度,使整个字显得秀逸多姿。写到“风”字时,行笔开始较为放纵,以圆转的笔调疾速劲健而出,有飞动之势。接着将“不”和“意”字写得小而稳。而第二行的字,也大小参差错落,有开有合,无不如意。第三行的“如何吹送”四个字,点画更加跳跃,圆转欹侧,笔势连贯,有如一股劲风扑面而来,这正好切合了字义。末行“落花来”,复归稳重,如朵朵落花,掷地有声。落款两行写得轻松飘逸,似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上下款各钤印一方,首尾呼应,落落大方。
总之,整幅字的用笔妙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笔圆,或笔方而体圆。既十分得体地注意到了点画的方圆变化,又充分地把握住了置陈布势时的擒纵关系。整体上充满了朴拙平实的气氛,从而使这幅作品凸现出淳厚优雅的美感。
(二)
释文:上方部分为“鹅群。坚净翁书”。下部分跋语为“羲之有写经换鹅故事,遂传其平生所好,独在斯禽。更有执笔时,食指中节耸起状,似鹅头者。传会至此,只堪发噱。启功”。
赏析:这幅作品的章法较为别致。作品上方的“鹅群”二字,写得厚重有力,字形修长,方圆并举,显得笔力弥满。“鹅”字的笔道圆满而笔力内蕴,以中锋行笔,斜钩的写法与布局尤见其大胆落笔,钩法也很有个人特色。整个字既有藏锋、露锋,又有裹锋行笔。结构平稳中显趣味。“群”以方笔居多,字势开张,折处用方笔,长撇和长竖遥相呼应,有率意之趣。整幅作品似乎是有意用一圆一方来安排,冲突中见和谐之美。也许是作者觉得两个大字略感单调,于是就用结构优美的小字加题跋字在“鹅群”二字之下,小字的排布宽度与“鹅群”二字的完整章法的宽度相一致,使得上下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作品就更加耐人寻味,百看不厌了。
(三)
释文:慎独。
赏析:这幅作品纯用中锋用笔,点画厚重果断,有傲然挺立之势,显得这幅作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颇具独处者之风骨神韵,与词义甚为切合,凸现了作者艺术创作的境界。也许是作者认为已经笔到意到,如果再题上款字可能会有损“独”的韵味,于是只加盖了上下款的印章,互相呼应,使整个幅面成为一个整体。不题款字,而章法十分完满。整幅字厚重老到,俨然一位“慎独”者的泰然如素的神采,真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四)
释文:积健为雄启功。
赏析:斗方作品如果要字字独立而不连贯,章法上难以处理,也很难笔势连贯,神完气足。在创作这幅时,启功先生注意了这一点。将四个字写得秀逸瘦劲,在线条的飞动上著力发挥,铁画银钩,遒劲婉通,点画之间跳跃呼应并具有张力。同时也结合了词意,有意表达出“健而美”的意境,洋溢着一种力度之美。
(五)
释文: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启功。
赏析:这幅作品可以说每个字都有启功先生自己的个性特点,而且在表现上均极尽变化之能事,又都十分自然和谐。得益于中锋用笔的直线爽直劲健,圆润精到,既有功夫,又有情理。结字生动自然,给人以刚劲明朗的视觉效果;而且线条又给人以柔美舒逸的婉而通的感觉。整幅作品注重法度,而有变化,气韵连贯,达到了点画美、结构美、章法美。字字玑珠,美不胜收,令人拍案叫绝。
(六)
释文:羲之俗书趁姿媚,才薄其奈石鼓何。我拜公祠无可献,妄濡茅管疥岩阿。启功 一九八八年元月。
赏析:这幅作品因为作者用笔放纵,显得很有姿色。但放纵之时,作者又能有很好的“度”的把握,也就不致于落入放浪不羁的不雅之境。作者在创作此作品时,是用一种俊爽豪迈的笔调来写的。虽然看起来过粗重的笔画不是很多,但粗细变化却不小。这是因为线条笔力遒劲,结体态势开张。
如“羲”、“俗”、“趁”、“媚”、“祠”、“妄”、“茅”、“岩”等字,用笔时能做到收合有度,有润有涩;而结体在平稳的基础上,略加些布势上的小变化,来表现微妙之中的美,这种美其实又是最令人回味的。
如“之”、“书”、“其”、“何”、“拜”、“可”、“献”、“管”等草书字,也各有特色。由于作者能很好地将楷、行、草三种字体揉合于一幅作品之内,所以才有如此的看头。这一点值得书法爱好者借鉴。
(七)
释文:(1)江南好,最好是杭州。水上风来花影乱,船中人语柳丝柔,诗句满山楼。启功
(2)江南好,春色满西泠。桥下清波天共碧,楼头人意见真情,诗兴柳摇青。启功
(3)江南好,最美是西湖。金碧辉煌开古刹,梯航灯火起洋楼,四季独无秋。湖上口占启功
赏析:这三幅风格一致的启功先生自作诗作品,写得平稳中见奇逸。中锋用笔的线条细劲而优美,粗重的笔画不是很多,但能使欣赏者感觉到线条的粗细变化十分丰富,凝炼,雅致。结体简省有度,体现高度的结字功夫和尽笔墨之能事的本领。不仅单个字优美动人,而且整幅字如乱花迷眼,充满一种落英缤纷之美。书境和诗境一样,优雅大方,和谐统一,实为启功先生的上乘之作。
(八)
释文:(附:这是启功先生题同乐园中著名画家董寿平先生画松四首)
层盖盘根倚太空,虬枝铁干势如龙。八旬董叟摩天笔,写得黄山第一松。
鳞皮磊落禁风雨,坐阅桑田几度新。今日高堂扪素碧,分明长寿出天真。
韦偃丹青迹最奇,精工曾入杜陵诗。钓鱼台畔青松障,容我淋漓倒墨池。
华钩雄都竞入云,名园一角静尘氛。金元代代无穷事,且听乔松说与君。
赏析:这幅作品是启功先生为著名画家董寿平先生的画松作品而题写的。自古以来,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书法中有北碑南贴之分,前者是豪放雄强,后者是婉约精致。雄强之字一味雄强,未免霸悍;而柔美之字一味柔美,也未免纤弱。我们细细欣赏此幅作品时,就会看到启功先生为表现松柏的精神将这两种格调互糅互渗,把这幅作品写得既雄且秀,只不过其中秀的部分稍强一些而已。用笔爽朗有致,结构修长大方,表现出松树的气度和精神。整幅作品不仅笔笔精到,字字优美,而且能将楷、行、草三体和谐地揉合在一幅之内,这很好地凸现了启功先生精妙的笔墨功夫和宽深的学问修养。
至于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蜚声海内外,笔者不想在此妄加评论。只是在这里,谨引用王连起先生对启功先生书法的一段合乎实际的,极为中肯的欣赏之后的评价,以表达笔者对先生的敬仰和怀念。“(启功)先生之书,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而运用出之自然,点画不取矫饰,平视之并时名家,盖未见结构之稳妥精妙,笔势之矫健婀娜如先生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