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画画的关键:把画画当作游戏,让孩子画得开心画出自我

教孩子画画的关键:把画画当作游戏,让孩子画得开心画出自我

首页休闲益智儿童绘画聪明成长更新时间:2024-05-09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画画是不需要“教”的。如果一定要被冠以“教”之名,也不是教技巧,而是教孩子多观察多尝试,教孩子自由随性地表达自我,,教孩子乐观积极地成长。

一、教之前:

爸爸妈妈应该明确一种观念:比教幼儿画画更重要的,是教幼儿玩画画

有些爸爸妈妈自认为画画只有三脚猫功夫,所以小的时候不跟孩子一起画画,长大了就直接送孩子去美术班了事。搬出来的理由听起来也很“正确”,自己画得不好,不想教坏了孩子的基础。

这种想法更多的是把画画作为一种技术活,一种让孩子学了就想让孩子可以成为美术特长生的功利心。但其实,画画可以是一种亲子互动游戏,孩子不需要画得多好,只要他喜欢就够了;爸爸妈妈也不需要有多么高超的教画画能力,只需要陪着孩子画画,在孩子想要介绍画作内容时成为听众并及时给予肯定就够了。

韩国妈妈辛有美和法国艺术品牌ZUT的创始人西多妮·本茨合著的《艺术游戏力》一书就表达了相似的主题核心。书中指出,“能否和孩子们一起做美术游戏与妈妈个人的美术天赋毫无关联。艺术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活动进行瞬间的幸福感,以及内在自我的表达。”

在这本书里,辛有美拜访了法国很多家庭,这些家庭基本不是在教孩子画画,而是带着孩子玩画画。所以我们会看到泽维尔一家发明魔术游戏,小孩子用黑炭笔涂满白纸,再用橡皮擦出图案,这种让原本擦除笔记的橡皮反成为画笔的逆操作,除了给孩子带来惊喜外,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展孩子的思维角度;还看到威廉一家合作画画并剪制出小人物道具,排演戏剧;卢瓦克一家在孩子的房门上涂刷黑板漆,让孩子自由地用粉笔画门面,还在;等等。这些家庭都把亲子互动的日常变成丰富多彩的创意游乐场,增进了亲子融洽。

《艺术游戏力》插图/ 泽维尔一家

如果爸爸妈妈觉得这种把美术启蒙融进游戏中的方式可取,但又苦于自己的创意不足,想不出来那么多有趣的画画游戏,推荐这本《艺术游戏力》,里面专门有一章介绍各种美术游戏,并且把所需用品、详细的制作步骤以及最终成品都一一罗列展示。

《艺术游戏力》插图/ 目录

书里推荐的这些游戏适合的年龄段也比较广泛。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只是负责画画的部分,由爸爸妈妈负责稍复杂的手工活。等孩子的手部动作灵活了,对锋利物品的安全意识比较到位了,就可以自己全包画画和手工部分,爸爸妈妈只需要在一旁陪伴和倾听分享。

比如这个钥匙挂件的游戏,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只是负责画心形纸上的图案,长大一点了就可以自己动手剪纸和串珠子啦。

《艺术游戏力》插图/

二、教的过程:

①多场景提供画画机会

有些父母教孩子画画的方式,是在桌子上准备纸笔,然后指明孩子对着某个参考物来画;要不然就是只准孩子在白纸上画,孩子在墙上、桌子上画画还会被制止甚至批评。这些做法都容易破坏孩子的画画兴致。

其实画不仅是能够画在白纸上,凡是可以留下印记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孩子的画布。最常见的有在幼儿园、小区、公园里捡到的落叶、小石头等。我自己呢,会把日历撕下来,把没有字的背面拼贴粘到家里的桌子上、墙壁上,让孩子可以随时随意在上面涂鸦,这样不会搞脏桌子和墙壁,最重要的是当孩子涂鸦满了还能更换纸张↓↓

插图/这样每周都能得到不同花样的桌子啦,我家妞妞已经上小学了,所以画也相对成熟了些

(当然,对于有可能会沾到油和水的餐桌和茶几,可以选择铺上桌布。)

辛有美在《艺术游戏力》一书中,提及过在法国看到一些孩子在餐厅等待开餐时,会安安静静地在菜单或餐巾纸上画画,爸爸妈妈就在一旁跟亲戚朋友聊天。这种情景真的就是很让人宽心。

《艺术游戏力》插图

想起妞妞小时候出去外面吃饭,不是哭,就是跟餐厅里其他小朋友追逐打闹,不然再就只能允许她玩手机游戏才能片刻安静。其实妞妞从小就喜欢画画,我在想如果当时我会有意识地带着妞妞的彩笔出门,或者鼓励妞妞直接用餐厅里点单用的铅笔在餐单上画画,那么我会不会就不用太累。

②教就完事了,别太多评价

朋友有两个小孩,上周我过去他们家的时候,发现两姐妹正在画画。画完之后,朋友还对她们的画作进行评分,姐姐的9分,妹妹的8分。朋友自认为一碗水算端平了,毕竟姐姐读三年级,妹妹才上幼儿园中班,两人的画画水平确实有差距,把分数缩小到1分应该很公平了。但显然,妹妹看到分数之后很不高兴。本想通过竞争让两姐妹画画更有干劲,但看样子反而削弱了孩子画画的兴趣。

孩子的创意力源于天性——他们不会事前计划,没有任何功利心,只是为了能够表达自我的乐趣而创作。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艺术游戏力》

其实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让孩子想什么时候画就什么时候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孩子把画画作为一种欢度时光的活动,而非论输赢的竞赛。因此,比起用“画得好棒哦”、“你真是画画的天才”之类的夸奖,跟孩子聊聊“这个小人的衣服有点像爸爸给你买的那件呢”、“宝贝去幼儿园的路上也会看到这样一排小树,对不对?”等等更有意义,一来能让孩子有意识地开始观察生活中看到的人和事;二来根据孩子每次画作的内容不一样,聊的话题跟着不一样,使用词汇就更丰富,还能让孩子学习到更具认知含义的“高质量词汇”,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艺术游戏力》插图/ 威廉一家

三、画完之后:

聪明地处置画作,教会孩子更加积极自信地画画

从大人的视角,孩子初期的画作基本上是“乱涂乱画”,拿着彩笔在纸上画圈,圈累了再换另外一种颜色。下图就是我女儿妞妞大概2岁半时候的画作:

但就是这样一张涂鸦我也有好好地保存起来。事实上,我把妞妞上小学前的所有画作都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了。在我看来,这样做能够作为孩子成长的见证。像妞妞有事没事就会打开那本画册,嘴里嘀嘀咕咕地说自己当时怎么会画出那样的画,然后我就跟她分享她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沟通交流也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当年我有意识地收集孩子的画作,但也只停留在收集而已,所以有时候妞妞问我关于某幅画背后的故事我就只能凭记忆,且难免有忘记的情况。所以建议爸爸妈妈在收集孩子画作的时候,不妨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画作背后适当做记录以方便今后回忆,比如孩子第一次画圈/线,第一次使用水彩笔,第一次会用橡皮等等都是值得纪念的瞬间。

《艺术游戏力》插图

还有一种画作处置方式是把孩子的作品用相框框起来,放在客厅的各个角落,并鼓励孩子在客人面前分享自己的画作。也可以让孩子从自己的作品里挑选几幅当作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学校老师等等,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画作能够带给别人快乐,就更愿意去画画了。

《艺术游戏力》插图/ 路易斯和雷奥向兴奋地向辛有美介绍自己的画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