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的济南名米走进直播间,成功登顶小米界“C位”选手

“翻滚”的济南名米走进直播间,成功登顶小米界“C位”选手

首页休闲益智翻滚吧粟米粟米单机版更新时间:2024-05-11

常言道,五谷杂粮,小米为王。民间认为,小米,是最养人的粮食。在开水中的小米粒持续翻滚,绽成一团团得意的米花。再与水逐渐相融到一起,变为浓稠的小米粥,有一股天然的芳香,养胃、暖和又熨帖……

一颗金黄色的小米,身后是我国上千年的农业文化艺术。在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早在8000年前章丘的先人就在这片沃土繁衍生息,并且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龙山文化”。还要更早些的时候,龙山先民开始选育驯化野生的“狗尾草”,进而培育出古老的粟米,又经过几千年选育、栽培、再选育,才有了今天令人引以为豪的龙山小米。

据研究,自有“龙山文化”以来就有了龙山小米。记者来到“泉水人家”授权企业济南市章丘区龙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见到了负责人王建国,他向记者介绍了龙山小米与他的故事。

——“这街边卖的小米是纯正的龙山小米吗?”

——“现在种的人少了,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2018年以前,王建国在路边开着一个玻璃加工厂,每天迎来送往,来他这里的人大多都会出现上述对话。

以往每逢过年、过节,王建国买上一些龙山小米送给亲戚朋友和外地的客户时,也总会受到朋友们的质疑。

“问的人多了,这也就种下根了”,王建国说。

——“咱就住在龙米产地石人坡,为啥不自己种?”

打小住在石人坡的王建国,算是吃着龙山小米长大的,金秋稻香属于王建国的童年记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小米,都是人工播种、人工间苗,到了秋天,金灿灿的稻谷,满地都是稻香味,后来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王建国说。

从那会儿起,王建国就先在自家地里开始种龙山小米。“龙山小米产地原来的说法是,以龙山村北石人坡为中心,南至白谷堆,北至兰家庄,西至历城区芦家寨,东至平陵城,方圆5公里。尤其以龙山村石人坡最为闻名,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王建国介绍说。

“当时就是想把龙山小米拾起来,先自己种种试试”。虽然是自家地试种,但他也没少花功夫。为了找寻真正的龙山小米,王建国多次找到老一辈的农户学习龙山小米的原始种法,不打农药、使用有机肥等,龙山小米就这样在他手里种了起来。

2019年,在一次朋友聊天中,王建国偶然知道济南要举办优质小米品鉴会,听到消息的他也准备报名参加。

为了证实自家小米的品质,王建国做足了准备,从优良品种介绍到种植环境,从种植技术介绍到产品包装。“品鉴会现场摆放了一排电饭煲,每个电饭煲里都煮着小米粥,熬制20分钟才算完成,由专家开始进行评审,包括色泽、香气、味道等各方面品鉴”。王建国说。

好的小米入口即化,粘稠的同时还会绵软。经过专家两个半小时的外观评比、品鉴打分等环节,济南市章丘龙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中谷2号获得“济南市优质小米金奖”称号。王建国说,“石人坡土质黄壤,富硒还肥沃,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适宜谷子的生长”。

“干就得干好!”。王建国说。

获奖后的王建国,更是铆足了劲。他先是申请了“贡米石人坡”商标,后来又开始组织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队伍,并且扩大了龙山小米的种植范围,从200亩到600余亩。“种谷子我们都是轮作,得让土地歇上一季,这样种出来的谷子才能好”,王建国说。

现在的龙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种得好,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去年新米下来以后,大家都很认可,有做电商的朋友和我们合作在直播间卖龙山小米,一晚上在直播间就卖出去三、四千袋,这一下就拓宽了我们的销路,消费者的评价也很不错,今年预计还会合作”。王建国介绍说。

再过几周,承载着千年文化和历史渊源的龙山小米就要进入收割期,走进田间地头,阵阵秋风里,一片片谷田涌动着金色的谷浪,沉甸甸的谷穗籽粒饱满,一幅美丽的秋收画卷即将呈现眼前……

饱满颗粒间,折射出龙山人民的勤劳智慧,米粥清香里,散发着农耕文化的厚重绵长。

喝一碗岁月熬制的龙米金汤,不仅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更是对龙山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