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样的游戏玩久了都会无趣,不管多好吃的菜吃久了都会无味,不管怎样美丽的风景看久了都会无感
人生也足如此,重复得太多了,每天走同样的路,同样的人,同样的风,吃几乎一致的三餐,相同的口味,慢慢得也就变得枯燥。
流水不商,户枢不蠹,不就在表达这样一个道理吗?
可是流水厌了动,户枢厌了转动,又当如何呢?人厌倦了活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人喜生恶死,那么”死恶生"就很有问题。人之所以生“是因为有父母,有喜欢的人,有自己的孩子,有朋友,有弟姐妹对这个世界充向往和好奇,活得很好,生活得很快乐,自然每个人都喜生。
可是一个人没有父母,被人抛弃,茕茕子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活在苦之中,生不如死,人喜死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没有见过海会站在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事实上大海是远比后地更广许多,然地本身就很广阔我只是想表达,人总是站在自己所了解的基础上去看待问题,常常自以为是,理所当然,归根结底还无知的错。
而现在这个会,这样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社会的风气有关,最主要他们所认识的世界可能是被点捏造的,它不真实,充满了骗性比如某站的后浪宣言,比如欧莱雅的女性宣言,他们断章取义,不知前因后果,用自己偏见去攻击别人的偏见,还郑重其事说些道貌岸然的话,
在我看来尤其可笑,而那些信以为真,甚至作为人生格言的人更加的可笑,笑得愚昧和无知
这个世界如今很乱很乱,而它现在又很大很大,但是它缺少根贯穿始终,所以它已经在一块了。这个感觉就是,大家漫无目的地奔走,就像大雁忘记了南飞,只是一味得在原地空旋打转,一直如此,始终如此。
就像箱子里,什么东西都堆在一起,吃饭的和衣服拌在一起,菜的油溢得各个物件上都有,无人打理。
大家都任其发展,只要不出大问题就能接受
世界应该是清明的,应该是齐且整洁的每个人都应该都自己行与操守,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事坚决不可为。
但是,大家都不管,胡作非为,可以的事不做,不能做的事拼命去做,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气,缺少作为一个人的觉悟。
但这种事,法律不行,武力不行,只能引导,像大治水那可硫不可止。不过很明显,普通人不到,能到的大概也只有传说中的圣人吧
书读得越多就觉得自己的无知,道理明白越多就越感受到自己的肤浅,学海无涯当是如此。
天下事也是如此,君王治理天下,如果君王做不好,那么天下也就乱了套,仁义不存道德不在,连礼都开始腐败。
归根结底还是掌权人明,就像河流的源头,房子的上梁,天大的主干,这都是至关重要的东西也不单单是現在这个社会如,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通病。
正的好时代其就那么几代,亮之世,真正的从草田中走出来的帝王,至今仍以仁德著称于世,那样的时代才是洁明的,干净的,仁义和道德真正存在过
后来的朝代,都足假借仁义之名罢了,春秋战国时代五百多年啊,现在所熟知的孔孟,在那样漫长的岁月的里,也不过两个人了。
现在的时代呢,仁义道德然无存了,甚至连名也不借了,讲什么依法治国还有什么核心价值观,是啥用都没有个虚名而已
但是当下的时代,是至今以来最好的时代从和平和物质来说,绝无仅有的时代,至少国家安定,世界和平,人们安居乐业,所以也不要太多吧
现实和理想总是格格不入的,百年以来都是这幅模样,人心难齐,贫难均,难平,高低难同,这个世界的原始框架和构造就是这样,云行雨,品物流形,天生就有高低贵之别,所以世界这样也情有可原
名利俨然变成了这个世界上的硬通货,不会贬值,而且现在想要再把仁义道德树立起来,根本就是演人说梦。
所以说圣人难作,解一个无解的棋局,走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
人人都盼圣人之名,可是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成不可成之成,为不可为之
还是希望有这么一个人会出现,为人们树立新的丰碑,不再为名利所累,可以真正意义上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