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娃,爸妈就成了育儿知识的“补课达人”,但还是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纰漏。
前几天,科大大“冲浪”时就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
新闻来源:网易
从“蛋蛋”到“单蛋”,竟只因娃和家长不重视,错过了“睾丸扭转”的最佳治疗时期。
那只有大宝有蛋蛋问题吗?No!No!No!
相较大宝已经有了一定的性别和健康意识,年龄小的娃更需家长们的特别关注!
小宝会有哪些蛋蛋问题?该怎么自查?接下来,科大大就和宝爸宝妈好好说叨说叨!
1
健康蛋蛋是这样,快自查!
很多家长看完娃的蛋蛋后,都或多或少觉得有点问题。
但是,真的有问题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男娃正常的蛋蛋是什么样的!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正常蛋蛋的状态是两个睾丸都老老实实待在阴囊内,且大小位置相对对称。
对此,科大大特意总结了“一看、二摸”的方法,帮助宝爸宝妈弄清娃的蛋蛋是否正常。
➤ 看
在娃洗澡过程中,家长(最好是宝爸)可以特别关照下娃的蛋蛋。
看看娃的蛋蛋大小是否适中,两侧的睾丸是否对称。
一般情况下,两三岁娃的睾丸大小类似鹌鹑蛋。
成年后,会逐渐成长为长3.5~4.5cm,宽2~3cm,厚1~2cm的“山鸡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摸
在轻柔摸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确定两侧睾丸是否都在阴囊内,确保“零部件”的完整。
其次再感受下蛋蛋的质感,正常蛋蛋在被轻捏时会像剥皮的橙子一样Q弹,过软过硬都属于异常情况。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自查方法很好学,但难就难在自我诊断的度!蛋蛋一高一低有问题吗?多大差异算异常?
请继续听科大大徐徐讲来!
2
这2种情况,不必慌!
虽说查看蛋蛋要仔细,但家长也大可不必秀出“找茬游戏”的专业度。
世界上都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又怎么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蛋蛋呢?
以下这些情况均属于正常,家长莫惊慌!
➤ 蛋蛋颜色较深
说到蛋蛋的颜色,家长平时看到的可能只是阴囊的颜色,毕竟睾丸是不轻易“露面”的。
不同娃之间的阴囊颜色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娃是肉色的、有的则是偏茶色。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Q:为什么有的娃的蛋蛋颜色过深?
科大大认为主要有遗传、母体激素以及天气3种缘由,均属正常状态。
但如果娃的阴囊颜色是突然变得不同,那就可能出现了炎症,务必带娃立即就医!
➤ 蛋蛋一高一低
大多数娃的左侧睾丸都略低于右侧0.5-1cm。
这是因为男娃在胚胎发育到第8个月时,左侧睾丸“抢跑”成功,先一步下降到阴囊,赢在起跑线上!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虽说一高一低不符合审美要求,却有着极大的“实用性”!
试想如果两个蛋蛋在同一水平线,那娃在走路时,不就一直摩擦摩擦,迈着魔鬼的步伐了吗?
右侧睾丸虽在高低上败于速度,但却赢在体积。
一般娃的右侧睾丸会稍大些,但两侧体积差控制在10%左右。
如果超出了,爸妈就要迅速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了。
3
3种常见问题,威胁娃的蛋!
➤ 隐睾症:触摸阴囊时,会有明显的空瘪感。
蛋蛋是个非常”娇气“的部件,它喜欢温暖的环境。
一旦遇到冷环境,它就可能暂时躲到腹股沟里“玩消失”,感到温暖时再回来。
但患有隐睾症的娃可能从一开始就将睾丸迷失在了腹腔。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隐睾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早产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超过正常下降时间,娃的睾丸还没有“自发归位”,那家长务必带娃早早去医院就诊。
当前激素治疗已不被推荐,大多数娃都需要手术治疗。
➤ 腹股沟疝:大腿根有包块或隆起,可能伴随发烧、呕吐等症状。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在娃睾丸下降过程中,会同时将部分腹膜带到阴囊中,形成鞘状突。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正常情况下,鞘状突会按流程完成闭合”使命“,让睾丸与腹腔彻底说再见。
但总会有些不安分的鞘状突不仅没有闭合,还像小河一样将腹腔和阴囊连接起来。
这就导致娃哭闹、便秘或剧烈运动时,活跃的肠管会沿着鞘状突进入阴囊。
一般情况疝出物可以自行恢复,但如果腹股沟疝变得越来越大且硬,甚至娃出现呕吐、肚子疼等情况,就必须紧急就医了!
在这科大大提醒宝爸宝妈,腹股沟疝6月以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才能根治。
➤ 鞘膜积液的常态表现一般为单侧阴囊肿大,用强光照射会透光并出现红亮。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鞘膜积液的形成源头还是鞘状突。
简单理解就是鞘状突关闭了腹腔与阴囊的通道后,阴囊里液体量过多导致。
那如何判断娃是否为鞘膜积液呢?
这里就需要家长们准备好道具了,和科大大一起来波“透光实验”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般而言,1周岁以内娃鞘膜积液有一定自愈性。
但如果摸上去越来越硬,或超过1周岁积液还未消失,那属于异常情况了!
确诊鞘膜积液后,建议家长早早让娃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越早对娃影响越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