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中,冒着澎湃蒸汽的火车穿越崇山峻岭,跨过大海大桥,奔驰在沃野之间。山川、密林、溪流、牛羊,欧式风情的民居古建、中式典雅的亭台楼阁……一路风景如画,浪漫至极。
以为这是电影里的桥段?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
告诉你别不信,这一切发生的地点,其实是一个200㎡的火车庭院。63岁的“火车少年”张久安,花了5年时间建造了这个火车王国。他一开起车来,自带迷人光环,让人心跳加速,简直秒*无数小鲜肉!
注意,前方高能预警!搬好小板凳坐稳喽~
酱人志
张久安,成都人,1955年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英语教师,后下海经商。这个自嘲“玩世不恭”的老人,玩火车18年,收藏了上千台来自世界各地的仿真火车模型,从2013年开始打造国内顶尖的庭院火车沙盘,是个“骨灰级”的专业火车模型玩家。
●“我的世界我说了算”
一条条铁路纵横交错,涵洞、隧道、交叉道口、护栏一应俱全,沿途还有化工厂、水泥厂、啤酒厂、伐木厂等各种工业设施。这超强的真实感,真是令人爱爱爱爱爱不完~
在张久安的火车王国里,充满了奇异的混搭风格。
金鱼游弋的池塘,在他的想象中,变成了太平洋的一角。一座中德友谊桥横跨其间,这是他和伙伴们花了半年时间精细打造的。铜铸的桥架经过风雨洗礼后,从金灿灿的原色,归于复古陈旧的色调,年代感呼之欲出。
▲中德友谊桥
“open mind很重要”,谈起火车,他就“刹”不住车,亢奋时,免不了飙几句英文。“你看嘛,这是华西的钟楼。桥的旁边还有星光大道,我孙女的手印还在这。”
是的,星光大道。
“为啥子这样设计呢?”“我的世界必须我说了算,想咋个弄就咋个弄嘛!” 老爷子哈哈大笑,话中也是霸气十足。张老师,你是吃可爱多长大的嗦。
张久安是匠人,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匠人。他的创作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一成不变,充满探险的奇趣。
“这里一景一物的制作,很多都来源于记忆。” 涵洞、隧道、路基,都是张久安用泡沫一点一点雕刻出原始模子,随后往上面按照石头的生成形状浇上石膏,再上色和贴上草皮,力争和真实中的景物一模一样。
“在永安轨道的出口,我还设计了联防站,这里有信号接收器,铁路工人可以看电视,不枯燥嘛。”这人性化的操作,也是超赞~
●中德两个“老顽童”
▲年轻时的张久安
1993年,张久安辞职去澳洲留学,第一次看到商店里的火车模型,能在配套的铁轨和沙盘上飞驰,这个精致的小玩意让他大开眼界,从此着了迷。
从2000年开始收藏第一辆火车模型,现如今,他已经收藏了上千台来源于美国和欧洲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嗯,看着它们,酱哥的内心其实是 波 (bo) 澜 (tao) 不 (xiong) 惊 (yong)的。
▲以霍夫曼和他妻子命名的Q&H蒸汽机车Big boy
Big Boy曾是世界最大的蒸汽机车,堪称人类“巅峰之作”。 “这台1:32的Big boy经过1个月的拆卸、改装、优化后,才克服了庭院的场地限制,解决拐弯的难题,最终才能自由行驶。”
张久安说,这背后的操盘手,就是来自德国的霍夫曼。霍夫曼的妻子是成都人,他退休后,和张久安在网上偶然相识,一摆龙门阵,太投缘了,于是两个老顽童凑在了一块,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2015年庭院火车第一条轨道通车合影
在跨国联手下,庭院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开始大变脸。在这里,西方场景和中式风格碰撞交融。比如,火车穿越时空隧道,就从欧洲进入了亚洲,中式风情扑面而来。中西合璧,两人也是玩得666666。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老爷子一言不合还爱飙歌,一首经典的《five hundred miles》唱得浪漫又温情,这猝不及防的撩功简直是超一流。
“我想在火车庭院里还原歌曲中动人的爱情故事,还要拍个MV。”关于未来,他还有很多奇思妙想,就为他那坚定的小眼神,也必须打call,看好你哟~
●逆生长,不想自然等死
张久安第一次见到火车,还只有8岁。“冲冲冲”,轰的一下,一个黑色的庞然大物来到眼前。红色的巨大车轮,高过了他的人头。“太震撼了,简直是天籁之音!”说起心中的火车梦,他的两眼都在放光。
如今的张久安,每天都泡在火车庭院里,哪都不去。有人说他痴,在火车上投入的,远远不止100万了。但在张久安心中,这些都是无价的宝贝,远非金钱可以衡量,它们关乎的,是梦想。
当大多数老年人颐养天年时,他却开始“逆生长”。跳不完的广场舞,打不完的麻将牌里,是一场场实实在在的老年春梦。“其实我们应该有更多高雅的玩法,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目前,成都耍火车模型的约有200人。火车迷们经常会来张久安的庭院参加运转会,分享自己的火车模型。“每当受到别人的认可时,就会很有成就感。”
“活着就得带劲儿嘛,现在只是个开头,要再干30年。”他这股超燃的精气神,也是令人叹服。
所以,不要给人生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