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松山 (17)攻打松山为什么伤亡这么大?敌我战术素养比较

血战松山 (17)攻打松山为什么伤亡这么大?敌我战术素养比较

首页休闲益智粉碎深渊更新时间:2024-06-25

作者:余戈

日军

优点

1、官兵素质较佳,教育训练扎实,对上级命令能彻底执行;

2、对于工事构筑,火网编成,侧防配置及工事伪装等,均极端认真,绝不敷衍;

3、富于独立作战精神,尤其富于牺牲性,据守据点或阵地,如未达成任务,即使死伤殆尽,也不轻易退却;

4、长于逆袭及夜袭,常乘我攻至阵地前时,利用侧防火力由两侧封锁,同时由正面出击;或在我占领阵地立足未稳之际,施行逆袭或夜袭;

5、作战准备周到,企图隐蔽。凡每一据点,均事先储备充分粮弹,以利死守;射击时不在100米距离左右,一律不滥行射击;

6、情报良好,搜索严密,联络确实。

远征军

1、士气旺盛,作战勇敢,能耐劳苦,不怕牺牲。虽在雨季山地,均能服从命令,努力执行战斗任务;

2、兵力及火力均占优势,能主宰战场,施行包围或迂回,使敌感受到痛苦,处于孤立;

3、有充分的空中力量,能适时适地投送粮弹,以弥补地面运输补给之不足;

4、对伤病官兵救护迅速及时。轻伤者分区收容;重伤者可用空军转运后方医院救治。

日军

缺点

1、兵力与防御正面过于悬殊,因而不能阻止远征军由间隙突入,成包围迂回,联络线常被我切断;

2、空军和炮兵力量始终处于劣势,无法争取主动;

3、如阵亡人员遗弃战场,对其士气影响很大;

4、绥靖政策失败,缺乏当地人民协助支持。

远征军

1、士兵素质及训练较差,战斗动作不熟练,往往不能达到战术要求;

2、不论攻击前进,或占领据点时,常忽略工事构筑,致使受敌逆袭,蒙受重大损失;

3、士兵缺乏独立作战精神,军官一旦伤亡,即丧失战斗能力;攻击时,不懂得利用地形地物,常常猬集于一处;

4、少数指挥官不能彻底执行命令,致使战机错失,影响整个作战;

5、步炮协同尚欠良好。步兵冲锋时,炮兵不能适时延伸射击阻敌逆袭;炮兵集中射击后,步兵未能适时前进至适当位置,使敌有时间恢复其态势;

6、官兵缺少保守机密及防谍意识,对情报工作不如日军迅速确实。

备注 :日军优点以主观因素为主,缺点以客观因素为主。 远征军优点以客观因素为主,缺点以主观因素为主。

著者根据吴致皋《滇西作战实录》战役检讨相关内容归纳制表。

第8军司令部参谋处于战后编纂了《第八军围攻松山战史》,专门对松山攻坚作战进行了反思。该战史曾被列为重庆陆军大学参考教材,堪称公认的权威总结。其主持者,应为第8军军长何绍周、参谋长梁筱斋。

作为战役总结,最核心的内容自然是关于得失、成败的分析。对松山战役所以"旷日持久",且造成"殊出意外"的惨重伤亡,该军从困难和教训方面归纳出了以下6条:

(一)敌情判断错误致影响于作战指导,陷兵力于逐次使用之弊。

敌盘踞于松山二年有余,以一工兵联队担任阵地之构筑,经年竣工,准备坚守8个月,其总司令官及师团长曾亲临视察,极表满意。5月我大军渡泸(怒江),其第113联队之第2大队永在松山并未移动,其第1大队原守备红木树,经我第54军击退后转移于松山,与第2大队共任固守之任务。当我攻击松山之初期,曾以重炮8门与我炮战。

此种种情报均置诸等闲,一味判断松山固守之敌,不过三四百人、炮一二门而已。致使用之兵力,开首为两个步兵团,于伤亡之后始增加兵力,伤亡复伤亡,增加复增加,番号虽多,但得使用之兵力,永未超过两个步兵团之力量。致不能做连续不断之攻击,费时持久,增多困难也。

(二)敌防御阵地位置之选定良好,使攻击不能发挥优越之兵力,尤其松山及其以北,步炮兵之协同更难。

敌阵地前临深谷,背依深渊,阵地前地斜面陡峻,步兵攀登不易。松山及其以北,其前地特低,一直瞰制至怒江江岸及唯一交通路之惠通桥。如我欲行一包翼之攻击,必使兵力远离后方联络线,以行作战,则无求得轴翼之良好据点,因之必攻击松山正面不可。

故敌坚固松山正面阵地,使我之攻击不易奏功。幸初期敌将阴登山放弃,军开始又袭取子高地北侧高地,获得轴翼据点,将松山之敌封锁于阵地内,使敌无法转移攻势,我可从容布置,以主力指向敌右翼滚龙坡附近,行包围攻势,故而奏功也。

惟对滚龙坡之攻击,如从正面着手困难之度,除炮兵可以协调外,仍不减于松山正面;如从侧翼着手,限于200公尺之正面,又不能发挥优越之兵力。

(三)敌士兵战斗意志殊为坚强。虽阵地粉碎,仅余一人,仍拼死顽抗,不死不休,尤不能以战理判断。虽处于被严密包围之绝地,仍拼死不退,我军非将其斩*无余,始能称占领该地。例如:

攻击滚龙坡,当我军占领丙、丁两高地后,敌尚残置步兵于丁高地之东北山嘴及丙、丁间之谷地,从背后射*我攻击乙高地部队。

当我军进占辛高地及癸高地后,敌尚有7人携轻机枪2挺,于我由癸高地向大寨攻击前进时,始出现于辛高地山麓。未高地占领之后,其南端有堡垒一座,经我喷火器焚烧,并经搜索,已无敌踪。

数日后,凡通过其地近旁者多被射*。复派人行严密之搜索,始发现该堡垒之下曾有坑道式掩蔽部4座,有敌5人,携轻机枪1挺据守其内。当我占领子丑、寅、卯、辰、巳、午诸高地之后,仍有敌二三十人据守子、卯、巳、辰间谷地之堡垒中,拼死不退。寅、午、未、癸均为我占领,敌尚据守大寨。

黄家水井为我占领之后,于该地深草丛中尚隐伏敌一兵一枪。部队通过则隐伏不动,一二人行动即被射*,先后共为该敌射*者计20余人。

当我由黄土坡4号高地通过密林,向3号高地攻击之前,当派出多数之长官斥候严密搜索,均无敌踪。惟部队通过之时为敌猛射,始发现有敌机枪巢设置于坟墓之内,其顽强机敏实足钦佩。

当我占领3号高地三个堡垒之后,该三个堡垒间谷地中,尚存留敌兵30余人,与我攻击部队昼夜肉搏两日之久。

诸如此事,不胜枚举。敌战斗意志之坚强,出人意表。我军伤亡之重,亡者较多,其有以致之也。

(四)敌以*工事之材料,构筑成重炮兵无破坏效力之坚强工事;并于阵地内外均编成浓密之火网,局部之失陷,不影响其阵地之安危。虽谷地山隙,亦构筑坚固堡垒,坚固固守,使我军无奇袭之余地。

敌堡垒构筑,大多分为三层,上作射击或观察,中作寝室或射击,下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库。更有于下层掘斜坑道,于坑道末端构筑地下室者;又有于下层之四方舍去坑道,径构筑地下室者。虽间有掘开式之掩蔽部,仍构筑射击设备,故与堡垒难有明显之识别。

堡垒之盖材,以20~70公分之圆木,加盖三五层,其上再被以3公厘厚之钢板数层。堡垒四周,更加以内填砂石之大汽油桶三层,于汽油桶之间或其内部,再被以3公厘厚之钢板数层。十五榴重炮命中全弹,难期有破坏之效果。后经专门试验,不但不能破坏,且人居内部震荡颇微,无精神上之打击。

堡垒内上、中、下三层之间,仍以50公分左右之圆木2~3层为盖材,虽上层倒塌,其下仍不受影响。

堡垒构筑之位置,多在小高地之顶点、山腹或反斜面上,有时亦在谷地中及山麓下构筑之,以消灭其阵地内之死角。

在山顶上堡垒之四周,以有掩盖之散兵壕及铁条或铁丝网围绕之,成为环形独立守备之阵地。在山腹者即设置于散兵壕之主要部位,或以消灭死角为目的,伸出于山腹或山麓,并以有掩盖之交通壕连贯之。

更于高地之纵横棱线,构筑有射击设备之十字交通壕,以通达外围散兵壕。故我步兵占领高地一半,相距50~100公尺,仍能陷于胶着状态。如忽略我既占领敌阵地内之肃清,我步兵到达棱线,便陷于敌包围火之内矣。

堡垒之支点,连结数个高地,编成堡垒群式之据点。各堡垒、各高地之火力均能相互支援,互相消灭死角及扇形地;更于堡垒之间任意连结,均能成阵地线,而于据点内部编成火网。故其局部失陷,绝不受任何影响。

因之,每于我攻占其一高地后,前后左右均为敌火所包围,进既困难,退亦不易,而且预备队之增加亦不可能。如所攻占之高地低,敌则以火力瞰射,最后复以兵力逆袭攻击部队。如于攻击之前,未讲求周密之攻击方法,鲜有奏功者;尤以部队突下于反斜面,必被敌消灭而后已。

各堡垒式据点间,以堡垒连结之,而成为堡垒式之阵地带。如不占领其堡垒,欲事突入,不为敌交叉火所封锁消灭者鲜矣。

(五)弹药之屯备不易。每陷于有弹待兵、有兵待弹之现象,致延长攻击时间。

国军对坚固阵地之攻击为首次尝试,弹药使用之数量,自难求其标准。兵站之能力不足,受道路容量之限,车辆年久失修,亦难如期追送。故每次攻击之后,须数日之屯备,始敢行一次之攻击。

又于攻击之初期,兵力消耗之后,须待兵力之增加,始能作次期之攻击。其费时旷日,有以致之也。

(六)天候不良,影响于步炮协同及运输者甚大,在作战上增多人力不能挽救之困难。

怒江之天候,在七八月间,一般称之为雨季。即在晴天,怒江中浓雾,又沿各谷地弥漫于山峰,展望炮击,均不可能。仅赖步兵之攻击,又徒劳而无功。无雨之日,正午以后始见明朗。故除雨日外,每日得使用之攻击时间,仅五六小时之久。

顾虑于攻击奏效之后,须有两小时构筑阵地之时,俾能于夜间防止敌之反攻,因之能利用以作攻击者三四小时而已。此三四小时,仅可攻击一个堡垒阵地之高地。敌全阵地中约有四十个左右,计须使用无雨日四十天左右。此亦为增加攻击困难,延长时日之一主因。

说到致胜奏功之道,第8军的指挥官和参谋们总结了四条经验:

(一)改变攻击方向,避开其坚固正面,由滚龙坡进出,对敌阵地永形成侧击之态势,颠覆子高地使其失掉依据,致克奏肤功。

军踏袭友军之攻击方向,行第一次攻击。在子高地北侧确站脚步之后,始知态势全非。遂大胆毅然改变攻击方向,以阴登山为轴,主力移于滚龙坡附近,并利用竹子坡瞰制之利,一克滚龙坡,二陷大寨,再攻马鹿塘,如破竹之势直劈到底,致敌坚固之正面于无用武之地。

又,对巳、辰、午、未高地,在子高地未颠覆之前,曾猛攻数次,均因子高地之瞰射,侧防机关无法消除,蒙重大之牺牲,未获战果。经颠覆子高地后,先夺寅高地,续克巳、辰、午诸高地,如摧枯拉朽,并无困难矣。

(二)战法改善。

军行三次攻略失败之后,概知敌据有坚固之堡垒阵地,顽强之战斗意志,火网编成之方法及重火力兵力逆袭之要领,遂确定战法,以为尔后攻击之依据:

1、行限制目标之攻击,逐次攻略敌阵地。攻击之部队,突贯敌阵地并不困难,肃清隐伏于阵地内之敌,颇费时日。尤须准备夜袭,防敌逆袭,否则徒劳无功,因之每日能夺获一二高地而确保之,即为满足。故采用逐次攻略方案以行攻击。

2、于攻击之前数日,以炮兵先行软化敌之阵地,对敌每个工事,均行精密之破坏,使敌坚固阵地变成*之简易阵地。于攻击之直前,再以集中火力对攻击目标猛烈轰击,迫敌于阵地外或迫敌于未能彻底破坏之堡垒内,并使敌仅能隐伏于堡垒之下部,不能利用,以行射击,依步兵之要求停止火力,即移火力于敌侧防机能之所在,以压制之。

因此,炮兵均选直接射阵地,行单炮直接瞄准,以期精确;为求坚固堡垒亦能发挥破坏之效能计,将单炮一门与战防炮一门推进至最近距离,先以战防炮射击,打开破口,再利用山炮弹爆炸威力,期能于一点命中多数炮弹,逐次扩大破口,以收破坏之效果。经实施之结果,在地表面之部分,山炮弹、战防炮弹各300发能以摧毁。

至步兵攻击时期,此推进至最近距离之炮兵,即配属攻击部队,为步兵伴随炮,担任被破坏堡垒之压制,及破坏临时发现之坚固目标。

3、接敌运动

步兵构筑交通壕,以行迫近敌之阵地于30公尺以内,俾能一跃而占领高地顶点及敌之阵地,并避免我炮兵之损害,及尔后之增援容易。

敌火下之交通壕端末作业之构筑,日夜不停每日可进展立行者约8至12公尺,并须加以掩盖以避免敌掷榴弹及手榴弹之损害。

4、突击部队之编组

对每一个高地以一个建制部队担任之。

此建制部队之攻击部署,应区分为三波:第一波任敌阵地之突贯,直突至高地之棱线,占领该线上附近敌之阵地,并防敌由正面之逆袭;第二波继第一波之后,占领敌人工事,逐步严密肃清壕内之敌,尔后如可能由敌壕向反斜面清扫之;第三波俟第一波占领高地棱线,即携带构筑工地之木材,及掩盖材,到达棱线附近,构筑防御阵地,交第一波固守之。

有时我第一波突击之顷间,敌之侧防机能突然出现,此时应避免由斜面上跃进棱线,应先占领敌之阵地工事,由壕内逐步肃清,向反斜面攻击前进;第二波续第一波之后占领棱线;第三波仍任工事之构筑,交第二波固守之。

5、堑壕扫荡

顽强之敌,于我炮击时,均隐伏于交通壕或散兵壕下之掩蔽部内,我步兵如通过其前,即由暗处射*之,因此须加以严密之清扫。

担任肃清敌工事内敌人之部队,一跃入壕,即沿壕逐步清除之。

担任清扫工作之先头两兵卒,务身靠壕壁,以行前进。凡有敌之掩蔽部及横墙与弯曲部之前方,先投以手榴弹后,再搜索前进,其较黑暗之位置,亦不可忽略。该兵之后,应以班长持冲锋机枪,掩护该兵之前进。

6、堡垒攻击方法

堡垒经我炮击破坏之后,其地表面以上,多被击塌。故敌通常于我炮击期间,隐伏于下部,俟炮火停止或转移后出现,以行抵抗。因之对堡垒攻击之部队,应利用炮火停止之瞬间,进至距堡垒20公尺以内,封锁堡垒之门户,及未被破坏之枪眼,或将敌封锁于堡垒之下层,不使出现。俟喷火器或破坏组到达,予以焚烧或破坏,再进入内部而占领之。

7、喷火器班及工兵破坏组之使用

喷火器之重量约50余斤,用机油为燃料,喷射距离可达20公尺;用汽油为燃料,可喷射50公尺。机油喷射成面状,汽油则成线状,燃烧热度在一千度以上,每次可负油5加仑,点射可发射三次,如作一次喷射,可持续两秒钟。于喷射完毕之后,须退回安全地点补给油料,并更换压气筒,更换工作,在熟练之人员,约需15分钟。

工兵爆破组,如一般所示,惟其所使用之药包,每次须在20个以上,否则无济于事。喷火器班及工兵爆破组,置控于营预备队中,视攻击部队之需要,临时派出之,于出发之前,对下列事项,须于现地详密指示,期动作迅速,免为敌破坏也:

(1)攻击目标;(2)喷射或投射堡垒之部位;(3)进入道路;(4)退出道路;(5)掩护之部队兵力及所在之位置。

8、占领地区之工事构筑

当我突击部队占领高地之后,首应顾虑敌以密集掷榴弹之抛击,尤须准备击破敌人于夜间之反攻。

对敌密集之掷榴弹之防护法,在利用敌之工事,迅速增加掩盖。故突击部队之第三波,其工事材料之携行,必须充分;不得已时,自行掘成较深之单人掩体,以资防护。攻击部队之第三波,除供给第一波之盖材外,应迅速完成轻重机关枪有掩盖之掩体,续完成支点式之阵地,并于阵地前构筑障碍物,以增强防御力;如材料许可,第三波应携带折叠式之铁条网,较为方便。

根据经验,此种阵地,于夜间一经敌人突入,便呈混乱状态。后改为堡垒群式阵地,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颇收效果。其法乃于占领之高地上,最小限构筑各能容一班人之三个堡垒,使其能相互支援,互相侧防,于黄昏前官兵携带充分之弹药,尤以手榴弹更须多备,进入其中,由外方坚固封闭之。更准备手电筒,使互相照明前地。

堡垒之材料,以大汽油桶填土堆集为堡垒之角部,以沙包堆集为墙壁,上以铁板,或连结之圆木为盖材,再于其上加1公尺之积土。

并于重要之堡垒内,安设电话,其电线埋于地下,通达后方,以资联络。经数次之经验,其完成之速度,如于攻击前材料之准备充分,反较支点式阵地为迅速。敌人继能突进于我堡垒之间或堡垒之后,仍无法立足,于天明时,不得不自行退去。

9、迫击炮之使用

远征军之编制装备,在迫击炮每步兵团有直属迫击炮连(82或81者4门),营有直属迫击炮排(81或82者2门,60者3门),全团共计82或81者10门,60者9门。在松山围攻初期,营迫击炮未行抽出,仍于其建制内,以支援其攻击。

对于掷榴弹之压制,每难生效果。后以全团完全集结为两个迫击炮队,由团长掌握之,集中一点,以行射击,颇著效果。不惟对敌之掷榴弹筒能生显著之压制效力,且对敌之逆袭,于反斜面上形成压弹幕,可阻绝其前进。

60迫击炮之效果,在此次围攻战中,并不亚于82迫击炮,且携带便利(一人可以携炮,一人可以携带炮弹),于协同困难之地形中,可径加入散兵内,进行战斗。

(三)战场上优良之现象师合气旺,足以克敌致果。

1、攻击部队,于进展至高地棱线时,仅余三四人者常有之。而此三四人便据守棱线,虽有命令命其退回,仍拼死据守,与敌周旋,并招其战友前来共同挫敌。战友无奈,于三小时内,掘开50余公尺深约40公分之交通壕,前往支援,因而克奏肤功者,累见不鲜。

2、经受重伤之士兵到达裹伤所时,不但无痛苦之表情,而且态度自然,向其长官报告受伤经过。虽拥集多数之伤兵,无一人痛苦呼痛者。

3、于每次攻击失败之后,各级长官照实直陈,不推诿不卸责,并且于自己之攻击断念之后,即不待命令,尽自己所有之力量,援助友军,冒重大之危险,再所不惜,务使其友军成功而后矣。

4、与敌搏战二月有余,各级长官无一面露愁色、悲观战况者。由始至终,虽伤亡惨重,累经挫败之部队长,仍以受命担任主攻为荣,与其他部队常相争,当受命令后,奋力攻敌。其他未担任主攻之部队长,尽力援助,无一相嫉而观望者。

5、下级干部不论何时均以身先士卒为荣,而营长一级,亦常有此"病",团长以上之长官稍不注意,则见连营长已与士兵为伍矣。考其原因,多为责任心重所驱使也。

(四)各级长官均以其智慧,研究战法,克敌致果,无一喜与敌力拼者,故围攻之中期,战法改良之后,与士兵之沉着勇猛相辅,攻克敌之坚固据点,所付之代价颇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