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稳定性测试
在FMS的7项测试中,有一些测试很容易理解,就像生活的放大版,例如深蹲——双腿蹲下;跨栏步——踏台阶、跨栏杆;再比如弓箭步——日常行走、跑步等。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测试中想象到与该测试类似的生活或者运动场景,还有2个关于灵活性的测试——仰卧直腿上抬与肩部灵活性,这看起来也很容易理解。
最后还剩2个关于核心的测试——躯干稳定俯卧撑与旋转稳定性测试。
01
关于核心测试
提到核心,最多联想到的可能是我们的腰腹部肌肉是否有力,腰腹部的肌肉是否清晰好看,为了增强核心会不停的去做卷腹,去做旋转,去做硬拉,同时不停的增加负重,让核心感觉更加有力。
当然,这些训练的确可以去增强我们的大肌群或者说浅层肌群,但长期的大肌群训练与缺乏对稳定肌(深层肌群)的训练,导致大肌群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很多运动中,始终都在参与。
而稳定肌,则长期处于休息状态,缺乏训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分配,所以FMS对两种核心能力都做了测试。
在FMS的两个核心测试中,躯干稳定俯卧撑,需要测试核心在矢状面上脊柱维持稳定的能力。
就像我们日常做双手举起重物或者双手向前推的动作时,我们的身体能否对抗伸展的同时完成推举动作,所以完成该测试也需具备一定的力量,会与我们平时想去训练的大肌群相关,那么在运动控制中,就会使用到高阈值策略。
而旋转稳定性测试,则是在低阈值策略下,核心多维度稳定的能力,这需要稳定肌可以很好的工作,同时具备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与躯干力线传导能力,这才是在大部分日常生活或者运动中我们需要使用的核心能力。
02
什么是旋转稳定性?
首先,字面理解上,旋转稳定性主要是水平面动作的稳定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看起来我们更多的是矢状面的运动:行走,跑步,推拉等,但其实每个动作中我们都有水平面的参与,也就是说都需要旋转稳定性,毕竟我们走路时四肢是交替摆动,日常更多的是单手推拉门,拎东西时也很少两边一样重。
所以不妨把旋转稳定性筛查拆开来看:旋转功能筛查与稳定功能筛查,旋转功能则是观察我们身体中的身体是否具备足够的旋转能力,帮助我们在运动中可以更标准的使用旋转,从而提升运动表现。
稳定性筛查则是抗旋转,例如我们在不对称状态下,各个关节维持稳定的能力。
其次,我们从教材中就可以看到——旋转稳定性观察了细微的“反射性运动控制”。
它是对身体细微干扰产生反应及适当反应的能力,它需要的是时间调控,而不是力量,该模式鉴别受试者是否存在高阈值策略问题。
在看到这段话时,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反射性运动控制?
举个例子,我们的手被开水烫到,会立马缩回去,这个时候就是反射性运动控制帮助我们最快把手缩回去。
其次,关于是否存在高阈值策略问题,顾名思义高阈值策略对应低阈值策略,那低阈值策略一般是强调慢速,用局部肌肉(深层肌群)的稳定性去完成低强度的训练及反应性姿势控制;而高阈值,常强调快速,用大肌群(浅层肌群)去应付高强度的训练。
如果我们日常的大部分动作模式中都已高阈值为主,那么就会造成深层肌群的缺乏训练,在旋转稳定性中就会暴露出,支撑侧无法快速去通过低阈值策略去完成稳定,同时伸展侧也因为缺乏稳定与灵活,而伸展更加受限。
03
旋转稳定性有何作用
所以综上所述,旋转稳定性:
① 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的利用各个灵活性关节与稳定性关节,减少代偿的产生,降低损伤概率。
② 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核心旋转能力,提升运动表现。
③ 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的分配肌肉高低阈值策略,降低大肌肉群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从而减少大肌群疲劳导致的体态问题与关节受限。
04
纠正训练心得
在纠正策略执行前,根据FMS纠正训练逻辑,这个客户已经达到了上下肢灵活性2分的要求,所以在纠正性训练中会更多的去训练核心的多方向控制与协调能力。
① 灵活性策略——呼吸纠正
猫驼式呼吸,这个呼吸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脊柱屈伸模式下的呼吸,因为一般仰卧位会比较容易完成,所以对有训练经验的客户,我会直接跳到四足撑位的猫驼式呼吸,观察与训练,当然如果无法完成的话我们还是要退阶。
软组织放松:主要针对整条脊柱周围肌群、胸椎与髋关节的旋转功能肌群做放松。
② 运动控制策略
姿势1:简单滚动
增加动态稳定性,培养在自然状态下上身与下身的核心联系。
降阶:上/下肢辅助滚动。
一般会遇到客户无法完成滚动,这个时候在起始侧垫高,是一个非常快速有效的方式,完成后通过慢慢降低高度,再引导回简单滚动。
姿势2:四点撑地对脚抬起
维持脊柱中立位的同时,训练关节的旋转稳定。
普遍会遇到客户无法维持中立位,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在肩关节与髋关节外侧设置泡沫轴,提醒客户不要碰倒,来引导完成。
姿势3:单膝跪地下劈上拉
继续减少支撑点,在单膝跪位上维持脊柱中立位,通过下劈上拉维持旋转稳定性。
降阶:单膝跪地
普遍会遇到客户无法感受单膝跪地状态下中立位,所以先练习单膝跪地。
姿势4:单腿单臂硬拉
强化单腿髋铰链运动,对髋关节稳定做更多挑战。
退阶:RNT旋转单腿硬拉
针对客户在单腿硬拉过程中髋关节容易外旋,采用放大错误的方式进行纠正。
一般经过如上的慢慢引导,大部分客户便会很快的完成旋转稳定性2分要求。
如果仍发现效果不佳,则需要反思客户的动作中是否有其他“语言”没有被我们捕捉到,其他哪些训练可以再尝试,同时留意客户的动作中的有效改善,引导客户自己总结训练感受,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运动模式的发展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