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江坐在轮椅上被随行医护人员抬下台阶,即将返回家中。
记者任勇 摄
胡定江与妻子手拉手走出病房。
记者金振强 摄
胡定江坐在病床上等待出院。
记者金振强 摄
从深冬到盛夏,家门口花落又花开,6月17日,胡定江回家了。妻子李家慧在医院贴身陪护一周,亲眼目睹丈夫的身体状况逐日好转后放下心来,家中共有4人患上新冠肺炎,包括她在内的3人已经康复回家,老胡回家意味着“团圆”的那一角终于补上,“就缺他了,我们等到他回家了”。
1个月前,老胡在病房里站了起来。如今,经过专家研判,他得以出院回家,他也是武汉市肺科医院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治愈后留院康复的患者。
闯过一个个凶险关口
安装ECMO40天后撤机
2月初,40岁的壮汉胡定江被新冠病毒击倒,病情急速恶化,2月下旬被转入亚心总医院后,医生给他安装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
妻子李家慧与他结婚10年,多年来,她将爱人照顾得无微不至,“都是把鱼肚子给他吃的”。2月底,因确诊为轻症患者住进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李家慧接到电话,被告知“你老公情况很严重,要有心理准备”。李家慧懵了,“他要是走了,我去哪里找个这么好的伴?”
她把方舱医院墙上贴着的励志标语一一拍照发给丈夫,还发去短信“激”他,“你要想跟我好好过日子,就必须活过来”。李家慧想过,丈夫可能看不了手机,但她相信,“他会把我的话当回事,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安装ECMO19天后,胡定江被转入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回忆,在患者转院前,他和国家级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绪言曾前往亚心总医院,在病床前查看胡定江的情况后,两人的判断“比较悲观”。
在胡定江转到肺科医院后,胡明等人陪着他闯过了数个关口,“休克、感染、消化道出血、肺部全白、合并脑梗……”
使用ECMO的过程极其凶险,管路感染防控、出血与凝血、酸碱代谢、多脏器功能保护等,每个问题都不容小视。即便能顺利撤离ECMO,患者还需要经历撤离床旁血滤、呼吸机等考验。
胡明介绍,ECMO给予患者生命支持后,医护要随时关注各种指标,紧盯机器流量,观察转数,进行评估并适时调整流量,“救治困难,压力很大”。护理团队为胡定江制定了个性化护理方案,及时开始俯卧位通气治疗及肌力训练。
经历两次更换ECMO导管,加强对症治疗后,胡定江闯过了一个个凶险的关口,恢复到最佳的“撤机状态”。4月5日,在上机40天后,胡定江成功脱机。几天后,核酸结果显示转阴。
站起来的那一刻
医护为他鼓掌欢呼
4月26日,胡定江转入康复患者过渡病区——内科二病区,病区主任朱琦回忆起他的状态时,印象深刻,“呼吸急促,肢体肌力较差,躺在床上抬不起腿……”为他量身定制的康复计划出炉了,在医护人员的陪伴和指导下,胡定江开始进行呼吸操、下肢功能训练及握力训练。5月10日,医院请来呼吸治疗师参与会诊,指导康复训练。为了让胡定江尽快康复,病区医护反复商讨研究。起初,仅仅20分钟的呼吸操练习,胡定江要中断数次,渐渐地,一天可以完成3次训练,脚踏轮的转速也调到速度更快的三挡、四挡。
日常饮食对于老胡的康复也尤为重要。李家慧已经痊愈,她每天做好营养餐,从东西湖的家中送到医院。
5月18日,胡定江第一次扶着病床扶手站了起来,病区的医护们激动不已,在旁边欢呼起来,护士长龚道敏特意拍下了一张有特殊意义的照片。李家慧收到照片后,也兴奋不已。
“能站了,下一步就是训练迈步。”龚道敏为护士们打气,“只要大家坚持努力,患者的一次次进步就会不断出现。”恢复站立后不到一周,胡定江可以扶着扶手慢慢走,后来可以缓缓蹲下再起身,并自主进食。
“他是真正的幸运儿
赶上了好多个幸运点”
全面康复不仅是身体功能,还有心理康复。医护人员常陪着胡定江聊天,鼓励他早日回家,还和他一起憧憬康复后的生活。龚道敏发现,胡定江每天会准时收看新闻节目,历经劫后余生,他明白重生的来之不易。
6月10日,胡定江能走得更稳了,当天,他转入内科三病区的普通病房。这一天,与他分别了4个多月的妻子赶来医院,为了方便照顾丈夫,李家慧睡在病房内的另一张病床上。
6月17日是最后一次查房,内科三病区副主任杨澄清、内科二病区主任朱琦握住胡定江的手,判断握力情况,嘱咐“回家坚持锻炼,下次我们见面时,你的状态要更好啊!”虽然说话仍有些费力,胡定江还是坚持表达着自己的谢意:“谢谢你们,为我努力了这么久。”
“他是真正的幸运儿,赶上了好多个幸运点。”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说,胡定江在使用ECMO救治的40天里,24小时被6名医护人员守护、治疗、护理,几乎寸步不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考虑成本地全力救治,终于救回了他”。
离开前,李家慧特意将一束粉色康乃馨送给医护人员,“谢谢他们为我爱人做出的努力,我都记在心上了!”
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王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