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轧机设备简介
轧辊轴承座是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轧辊提供了支撑和精确的空间的位置,确保轧辊能够正常运转。通过精确的加工和安装,使轧辊能够稳定地承受轧机的工作负荷。轧辊轴承座承担着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冲击力,确保轧辊和相关部件能够正常工作。另外轧机轴承座通过调整轴向位置,使轧辊最佳工作状态。在轧制需要时它可以在弯辊缸或平衡缸的作用下能够微调轧辊的的位置,以实现优化的轧制效果。总之,轧辊轴承座对于轧机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具有关键影响。
现场出现配合面磨损情况说明
一家钢铁企业4200轧机出现磨损问题,主要磨损位置为下工作辊轴承座铜衬板配合面。该位置属于精轧机工作辊弯辊缸接触面的铜衬板安装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弯辊缸为防止板型成为波浪形,需长时间保持足够的下压力,铜衬板配合面又有磨损,两端的止口也有较大的磨损,所以在过钢时作用力与弯辊缸的作用力相反,导致衬板出现左右窜动,从而出现衬板损坏,结合面磨损。结合这一问题,现场指定修复方案,利用极短的下线时间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来修复,简单迅速。该设备磨损量在0.8mm左右,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约三分之二组即可完成修复。
针对传统的结合面磨损修复工艺
针对结合面磨损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机械加工去除法。即在线通过机加工方法清除牌坊表面受损层加工平整,加工出配合面,然后通过加垫片的方式来达到要求精度标高尺寸。
2.补焊后现场机加工,加工出配合面及标高尺寸。
3.激光熔覆。与传统堆焊、喷涂、电镀相比激光熔覆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往往因为造价高,工期长等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
以上所述几种传统修复工艺是现如今钢铁企业常用的几种修复工艺,其中上述几种修复工艺所需的维修劳务费用、设备运输和机加工费用等综合费用较现场修复高,同时受现场空间的局限较大,但修复精度相对较高。
现场高分子复合材料现场修复工艺
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修复其原理是在不机加工的前提下,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在现场进行修复。修复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固化后形成的化学键连接作用力使其与修复的金属部件形成优异的抗压强度及粘着力,满足轧机牌坊及衬板在运行中承受各种复合力的要求,另外高分子复合材料良好的化学性能可以使修复完成后的配合面能有效的避免冷却水的侵蚀,进而避免轧机牌坊腐蚀问题。
针对现场轧机配合面修复过程
预前准备
l 设备停机下线后,拆卸设备露出修复位置。
l 检查有无损坏的螺栓,并将损坏的螺栓进行修复。
l 将加工好的衬板准备到位。
l 将220v电源线盘连接准备到位。
l 6-8kg压缩空气源连接到位。
l 针对喷砂工作时,喷枪方向进行预判,对关键设备使用塑料布或棉布进行遮挡。
表面处理
l 机架表面烤油处理,去除油污,烤至无火星喷溅。
l 用喷砂、打磨等机械方法处理被粘接表面,并粗化粘接表面(或者露出金属原色)。
l 喷砂处理至Sa2.5或手动打磨至St3,表面粗糙度应大于70μm。
l 用扫、吹、吸等方法清除被粘接表面的残余物质。
l 用99.7%无水乙醇或者丙酮彻底清洗粘接待修复的表面。
l 被粘接表面要求干燥、清洁、无油、粗糙。
l 衬板及模板表面使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确保表面干燥,干净。打磨去除高点及毛刺。
刷涂脱模剂
将衬板表面、紧固螺栓均匀刷涂脱模剂。
调和涂抹材料
l 根据测量的数值,适量调和2211F高分子复合材料,按照2:1比例调和均匀。
l 涂抹材料时首先薄薄一层刮涂至修复表面,确保材料压入基体微孔内。
l 将材料刮涂至相应厚度。
l 紧固螺栓适当涂抹材料。
安装衬板
l 材料涂抹完成后在30min内将衬板安装到位。
l 使用框尺水平仪核查衬板水平即可。
材料固化
l 料固化时间为24℃/24h,材料温度每上升11℃,固化时间缩短一半、可采用加热固化方式缩短固化时间。
工程师现场进行配合面磨损修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