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古诗词热,国学启蒙也跟着也火了。相对于英语启蒙需要一定基础,古诗词容易多了。随口就能说出一两首,拍拍脑袋还能再想起两三首来,教娃启蒙卓卓有余。
叮当学的第一首就是《 咏鹅》,估计全国宝贝98%都一样的吧!(我打赌,这首诗全国人民都会背,记忆深刻啊)
国学启蒙应该百花齐放,只学古诗词怎么能够呢,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都得了解啊,古代蒙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笠翁对韵》,《增广贤文》……都得安排上呀。
但是买回来之后,我自己翻了翻,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经典书籍都适合国学启蒙。有些也许是大人学的,有些争议挺大的,到底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温馨提醒,文章很长,经典引用部分可以略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部分节选)
《三字经》为宋代进士王应麟所作,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 ,充满乐观精神,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
叮当妈说:
《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全文用典极多,充满乐观精神。
然而,百科目录的缺点在于知识体系大而全,却不够精细,大量典故要给孩子讲明白破费力气,也很考验父母和老师的引导拓展能力。
如果不仔细讲解,单纯让孩子背诵,除了培养中文语感,其他的感觉意义也不大。(外甥女上中班背了三字经,但是意思不大明白,没过多久又忘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部分节选)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叮当妈说:
百家姓中,有些字笔画很复杂,有些作为姓氏时读音和汉字本身读音是不同的,难免要给孩子解释一下多音字。还有些生僻字,比如“酆”,大人都不一定认识,更别说孩子了。
叮当妈以为,百家姓当常识了解么问题,专门学习大可不必,毕竟字还没认识几个。此外,多音字学习也考验孩子的理解能力,上了小学再考虑吧。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部分节选)
《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指令给事郎周兴嗣所做,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多种版本,其中关于道德、伦理、为人处世的训诫内容让人受益匪浅。因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因此也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
叮当妈说:
《千字文》开篇几句视野宏大,文章内容大开大合,包罗万象,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然而《千字文》毕竟一千多年前的产物,当下中国人的语言文字、社会生活和价值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些古代"常识",现在看来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况且,《千字文》的产生本来就是一个"拼图游戏"的过程,有一些句子是为了字数、韵脚而硬凑的。加之大量典故运用,即便是大人不看注释和讲解,直接读起来也有些困难。
再说用千字文识字,今时不同往日,当下小朋友所处环境与古代不同,识字要求也不同。如今,识文断字不仅是学识积累,为学习做准备,更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单纯机械追求识字量,追赶国学潮,不讲究实际应用性,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因此,叮当妈不建议死磕 《千字文》,当然,如果感兴趣可以读一读,拓展视野还是可以的。识字就不要勉强了,常用识字书,识字卡,识字课都挺好,识字,组词,造句一条龙,趣味识字,日常生活还能理解运用到,不要太好用啦。(我们用的洪恩识字,好玩有趣,叮当已经认识一百多个字了。)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独坐敬亭山》 李 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部分节选)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
千家诗为四卷本,共有诗人122家,226首诗。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无名氏2家,都是律诗和绝句。
叮当妈说:
《千家诗》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千”,是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短小精悍,语句优美,题材丰富多彩,广受青睐,适合启蒙所用。
叮当妈发现,其实我们潜意识教孩子的这些诗都出自《千家诗》,绝句,五言律诗,三言两语勾勒一幅画,表达一种情感,而且用的都是最平常的文字,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华呀。这么好的东西,当然要给娃好好熏陶呀。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部分节选)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叮当妈说: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作为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写景,写情,气象恢弘,手法多样,经典中的经典,必须学啊!
《千家诗》vs《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内容简单,收录唐、宋、明三代诗人名家名作,主要收录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两种体裁,容量较小,集中叙事、抒情,节奏明快。
《唐诗三百首》以唐代诗人的作品为主,体裁广泛,除了长律(百句以上),古风、乐府、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都有。题材完备,容量大,知识面广,思想感情复杂,更具大家风范。古代用来给孩子当范文、学作诗,树立远大志向。现在用来抒发情感,培养语感,提升格调。
一 东
天转北,日升东。
东风淡淡,晓日蒙蒙。
野桥霜正滑,江路雪初融。
报国忠臣心秉赤,伤春美女脸消红。
孟柯成儒,早藉三迁慈母力;
曾参得道,终由一贯圣人功。
(部分节选)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写。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
《训蒙骈句》按韵部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叮当妈说:
《训蒙骈句》是《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的最早来源,年代久远。吟诗作对的教材,对诗词感兴趣的可以看哦。个人感觉更适合6岁以上孩子阅读学习,学前启蒙《声律启蒙》更适宜。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部分节选)
《笠翁对韵》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所作,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叮当妈说: 《笠翁对韵》虽然简单、适合小朋友读,但并不仅仅是幼教读物。《笠翁对韵》中里面关于人、学、历史等的典故比较多,小朋友理解起来有了一定难度,需要有人指点或者解释才能通晓。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部分节选)
声律启蒙是清康熙年间进士车万育所做,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创作于康熙时期,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声律启蒙》创作就是为了给小孩子启蒙声韵和对仗知识,所以也就有针对性的降低了理解难度,读来朗朗上口,意思也不复杂,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接受了音律对仗知识的普及。
据说如果能够通篇背诵,配合一定古典诗词的学习,就能写一些简单的格律诗了。因此,《声律启蒙》更像我们今天专业的幼教读物。
叮当妈说:
我们听的是凯叔的声律启蒙,配上音乐,确实很美,但是叮当却不这么觉得,大多时候就是听个热闹,倒是更喜欢听绘本故事,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大概便明白其中意思,吸引力更大。
这也启示我们,大人和孩子的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并不同,不能一味的依照大人的眼光给孩子挑书,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声律启蒙我有网盘资料,感兴趣的私聊叮当妈妈领取,先看看孩子喜欢程度再买书吧!我们直接用牛听听播放的音频熏陶,没有买书。
《笠翁对韵》vs《声律启蒙》
这两本书内容实际上差不多的,都是按照韵部,训练初学平水韵者的平仄对仗技巧。但总的来说,《笠翁对韵》相对来说更成人化一点,难度略高。《声律启蒙》更适合当时的孩子启蒙平水韵知识,进行启蒙。
◆关于学习
古代韵律启蒙的实用性探讨
《训蒙骈句》《笠翁对韵》《声律启蒙》都是帮助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这些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与现代文学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年代久远,韵律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死搬硬套,也并不适宜。
1、文中的对仗和用词,大人能够理解,因为我们有文学积累,有生活经验,可以联想到具体实物,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引发共鸣。但是这些积累孩子都没有,理解起来有难度。还有大量典故,如“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等,需要进一步讲解阐释,也比较考验家长的文学素养和积累。
2、《训蒙骈句》《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大多用的实词描写,没有展开渲染,只是简单的意象对照,更像是华丽的词语堆砌,缺少实际意义上情感表达。
因此,叮当妈认为,与其花力气学习韵律,不如多听听《千家诗》《唐诗三百首》,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更适合幼儿熏陶。读一遍"咏鹅”意象,情感,画面,什么都有了。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部分节选)
《增广贤文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凝聚无数人的智慧结晶。
《增广贤文 》的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全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内容广泛,通俗易懂。其中一些谚语流传广泛,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叮当妈说: 《增广贤文 》就是名人名言录,所说的道理浅显易懂,容易理解。对孩子语言积累很有帮助,尤其是写作文,绝对是好的素材库。因此,更适合小学以上孩子学习,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积累作文素材。
师生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部分节选)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明末程登吉原编,邹圣脉增补,全书全部用对偶句(骈体文)写成,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容易诵读,便于记忆,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书中涉及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内容,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介绍,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叮当妈说:
《幼学琼林》都是古文,学前孩子明显不适合,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有一定古文基础的可以学习。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习《幼学琼林》对孩子拓展视野,增加古文阅读积累很有帮助。而且现在对文言文的考察明显增多,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也应列入孩子的学习书单里面。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 则 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部分节选)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网上关于《弟子规》的批评声音很多,视之为封建文化糟粕,不建议孩子学习。
叮当妈说:
最近听常爸的小古文学习,有讲到弟子规,“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教育孩子要注意仪容仪表,注意房间整洁,东西不乱放。这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的生活习惯的内容,个人觉得并无不妥。
网上抨击最多的是“孝”字篇,“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为父母之命是从,一味“愚孝”,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与当下的教育观也相去甚远,的确不适合学习。
综合来看,应辩证看待《弟子规》,没必要深恶痛绝,但也不可全盘接收。建议父母先通读,择其优秀而学之,遇其糟粕而弃之,批评的继承,也是当下对待传统文化学习的基本态度。如果你不愿细究,不看也罢,毕竟好的文学作品那么多,也不差这一个。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现代版本: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部分节选)
《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叮当妈说:
成语故事里面有很多富有哲理小故事,情节有趣,能启发孩子心智,激发孩子想象力,建立良好的品格,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超级大,龟兔赛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每一次讲都听得津津有味。现在有那种薄薄的小册子,一册一个小故事,睡前阅读刚刚好。
一圈国学启蒙书籍了解下来,大家发现了么,虽然古文看起来篇幅不长,内容简单,但信息量巨大,基本都含有典故,往往一个典故就能拓展很多知识,简直就是小宝库。但是,如果不懂这些典故,读起来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以,效果有限。
而且,古代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也需要大人给孩子做正确的分析引导。只是一味背诵,除了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意义不大。
关于识字,不可否认这些蒙学读物都可用来识字。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当下常用汉字与古时也有出入,孩子将来学习的也是现代文学,为何要舍近求远呢。而且相对枯燥的古文识字,现在的识字课,好玩有趣,识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国学启蒙不可偏听偏信,应该择优而选。
相对来说,《三字经》,《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这些与现代的启蒙观点更为接近,难度也稍小,可以做为国学启蒙的首选。
其他作品如训练韵律和作诗作对的,《声律启蒙》可以听一下,不必做硬性要求,毕竟现在高考作文也是诗歌除外。古文阅读可以多拓展一下,新课改中古文比例越来越高,这是必然趋势。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