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耳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这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对教育的理解。
塔拉•韦斯特弗,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山区“巴克峰”,17岁以前成长在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没上学接受过一天正经教育。17岁时,塔拉凭着惊人的自学能力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出版让她一炮而红,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对于这一惊人的转变,塔拉在该书的末尾写下:“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记录下了塔拉32年间被割裂的人生,前半部分的蒙昧与脱节,让人难以置信;后半部分的挣扎与脱困,让人肃然起敬。而牵缠其中的,实质是两种信仰与追求的碰撞、互不理解与不断的摩擦与割裂。
17岁以前,塔拉的生活里只有垃圾场上废铜烂铁的撞击声、塔吊大剪刀的呼啸声、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是一个“山里的野孩子”。一家人严格遵守着父亲灌输的摩门教教义:生病不要去医院;安息日禁止购物;不能接受政府捐助,否则就等于把自己交给光明会;不能衣着暴露,不能喝咖啡……偏执躁郁的父亲将发生在家人身上的瘀青、擦伤、车祸、坠落、脑震荡、腿着火、脑袋开花等等苦难都视作是一种赐福,即便危及生命的伤势或病痛,也仅靠母亲收效甚微的草药治疗。不仅如此,塔拉的成长还伴随着控制狂兄长肖恩的间歇性残酷暴力殴打,以及哥哥们像群狼一样混战不休的场面。饶是如此,塔拉和她的六个兄弟姐妹都深信,“过去我总是轻信一切,毫不怀疑,真是令人惊讶。全世界都是错的,只有爸爸是对的。”很难想象,这样的奇景居然真实发生在当今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甚至有可能仍在继续发生着。诚如马克吐温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17岁以后,因哥哥挣脱父亲的枷锁外出求学,塔拉逐渐生出来不一样的信念,对教育生出来好奇之心,于是在父亲严苛的约束下,完成父亲既定任务的情况下艰难考取了杨百翰大学。求学的过程并不顺遂,尽管她已弃绝了父亲的世界,却从未寻找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勇气。学习中,对塔拉来说大学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论文为何物,不明白教科书是用来读的,错认欧洲是一个国家,想要达到及格亦是艰难异常;生活上,她与室友相处艰难,不明白同居一个屋檐下需要承担家务、如厕后要洗手这些简单道理。她被自己从前的生活和新生活割裂成两个人:一个被家庭紧紧捆绑,难以割裂;另一个想要探寻新世界,追逐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塔拉多次从大学回到家中,又把生活拉回原点,甚至试图接受父亲早就为她一生做好的安排:“十八九岁时结婚生子,父亲将分给我农场的一个角落,我丈夫会在那里盖间房子。母亲会教我草药和助产的知识,我猜有一天,我也将成为一名助产士。”
在被两种信仰撕裂的过程中,塔拉幸运地遇见了对她人生意义非凡的克里博士和斯坦伯格教授。“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卖花女她只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伦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时,她穿什么衣服已经无关紧要了。”在书中,塔拉与自己和解、与原生家庭以及原本的信仰割裂,花了反反复复花了近400页,而现实中,塔拉迈出这一步花了将近15年。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与父母家人的决裂让塔拉一度陷入发疯状态,整夜梦魇尖叫,光着脚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梦游狂奔。见过更大的世界,遇到更好的人,收获到更好的教育,塔拉不再强求求学与家人俱在,而是开始接受教育给予她的,以及让她再也不能留恋的。“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贯穿全书的,始终是两种不同追求与信仰之间难以弥合的鸿沟。教育让塔拉体验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截然不同,也让她与家人之间划出了难以修复的深深裂痕。她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父亲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但对塔拉来说,教育的意义不是为了战胜原生家庭,只是如何教会她如何面对家庭带来的伤害,教会她如何与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建立联系,教会她如何重新确立自己的信仰,教会她如何在飞往自己的山的时候与留在山谷的家人应和。教育带给她的获得的和失去同等重要,她畅游在被教育打开的新世界中,也在努力寻找一条能够回家的路。这是教育赋予她的改变与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她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她自己的思想。
所以,这份真实的记录,打动我们的并不是塔拉的成功,而是塔拉那份敢于去触摸未知、打破未知、改变未知的勇气,是探索自我、叩问自我,挣脱束缚、打破所谓真理的镜像,重新寻找并确立信仰的勇气,是舍弃过往,重塑现在,想象未来的勇气。当信仰和教育相结合,就能遇见未知的人生,期待不一样的改变。
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中认为,自传的写作动机之一,就是自我辩解,或者自我解释,让一个陌生的“我”变成可理解的“我”。塔拉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用一种论文般地“去情绪化”语言,真实还原了年幼时那个从生活背面走来的蒙昧、犹豫、软弱、迷茫的自我,最终又在反复拉扯中进入大山外的世界,缓慢修复了被扭曲的自我,逐步地开始与自我和解。
最终能不能既拥有信仰又找到回家的路,塔拉还在探索。而她将这一份难能可贵的探索,变成了光芒,传递给了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人。(关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