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见习记者 舒隆焕
一夜之间,手工制作的“纸盒狗”走红高校。当遛“纸盒狗”正在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之际,有高校将“遛狗”活动进行了升级。
11月7日,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校团委表示,近期“纸盒狗”走红网络,00后学生参与度很高,校团委将这个网红活动进行了升级,搬到了线下,学生将数百只用废旧纸箱制作的宠物在学校的广场上进行展览。
教育专家认为,只要这种“趣味社交”不低俗、恶俗,无可厚非,亦无伤大雅。心理学专家提醒,“纸盒狗”走红背后学生的跟风心理有网络环境因素的“推波助澜”,应正视其走红后的批评声音。
忻州师范学院线下展览“纸盒狗”(受访者供图)
高校举办“纸盒狗”线下展览
在制作“纸盒狗”和花式“遛狗”走红高校后,忻州师范学院组织了一场有关“纸盒狗”的线下活动。
学生们将数百只用废旧纸箱制作的宠物放在学校广场上进行展览,其中“纸盒狗”最多。该校大二学生朱梓羽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个活动是由校团委在几天前发起的,参加的学生将废旧快递纸箱进行再利用,制作成可爱的小狗、小恐龙等宠物。
“我昨天用自己制作的一只小‘纸盒狗’,成功抽签换来了别人的一只‘纸盒狗’。”朱梓羽表示,活动期间,参展学生可以在展览现场抽签互换宠物,这个抽签互换的过程和方式非常有趣。
朱梓羽认为,虽然这些“纸盒狗”最终还是会被当作废品回收,但能给学生们传递一种环保理念,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很喜欢,特别是00后的同学,现在它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种新的‘趣味社交’。”
忻州师范学院团委社团管理部主任郝桂梅表示,近期“纸盒狗”走红网络,00后学生参与度很高。校团委将这个网红活动进行了升级,可以在线下展览,还能以物换物,学生在娱乐互动的同时,还能践行低碳环保、勤俭节约的理念。
高校学生展示的“纸盒狗”(网络截图)
学生:玩“纸盒狗”还能挣学分
“纸盒狗”从设计到制作,难度并不高,就是用废旧纸盒制作和描绘成“狗”或是其他动物的模样,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或用身边其它小物件进行装扮,或搞笑,或可爱。在社交媒体上,多所高校学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所在的学校均有学生参加制作“纸盒狗”和“遛狗”活动。
网上一些成品“纸盒狗”不仅各具特色,玩法也很多样。社交媒体上,有学生把“纸盒狗”“拴”在寝室门口,“小狗”不仅能“看家”,还能收到别人投放的小零食。还有学生举办“纸盒狗”交流会,高校组织“纸盒狗”创意评比。
忻州师范学院学生李小鹿(化名)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和舍友都参加了学校的“纸盒狗”展览活动,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创意、才艺和想象力,参加活动还能给自己挣学分,“之前看到其他高校学生不仅在网上晒出‘纸盒狗’,还在操场、超市、宿舍‘遛狗’,很有趣、很时尚。”
有网友认为大学生玩“纸盒狗”是不务正业,会耽误学习,还有人认为是猎奇、幼稚。对此,东北师范大学范欣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制作“纸盒狗”有猎奇和跟风的心理,但却享受制作过程,觉得非常解压。
此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曲红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就接触各类文化艺术的熏陶,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更独立、更注重精神上的快乐。只要“趣味社交”不低俗、恶俗,都无可厚非,亦无伤大雅。
高校学生“遛狗”走秀,社交平台( 网络截图)
专家:正视走红后的批评声音
如此平常的物件因互联网走红,在现实中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并成为一种时尚,有网友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恐”。
2021年,据中国青年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造成社恐的原因有很多种,让大学生主动走出去,敢于面对面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素养和能力才是解决之道。
网友“米米5120”评论称,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好的体验游戏可以治愈心灵,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媒介,可以帮助彼此打开话题,增进沟通,“这比埋头玩手机好得多。”
“纸盒狗”为线下社交搭建了共识化交流媒介,体现了年轻群体鲜明的特征和个性。郝桂梅认为,既要注重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也要注重年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今大学校园00后越来越多,对年轻学生教育引导,不能一味地用传统的观念去看待,对于他们喜欢的活动、时尚的社交方式,应给予理解、支持,并加以正向引导。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很重要,青年大学生有多种心理需求,如情感交往、生活乐趣等。“纸盒狗”走红的背后,既反映了大学生猎奇的从众心理,也反映了他们在疫情之下和校园学习生活压力之余,寻求新的解压、释放焦虑的方式,是可以理解的。
郑晓边分析称,这种跟风的心理行为,有网络环境因素的“推波助澜”,虽然有利于缓解“社恐”,但仍应正视“纸盒狗”走红后的批评和反思声音。大学生可以适度参与“纸盒狗”的游戏体验,但应谨防沉迷于此,不能过度依赖虚拟的社交。
郑晓边表示,“纸盒狗”走红后,有高校将活动延伸至线下,让其兼顾倡导环保节约与户外社交的双重作用还不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从中总结经验,加强“共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劳动、科研、文化课程学习活动当中来,促进学生心理修养、心理保健,“建议学校从积极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带来的利弊,给学生群体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建设方案。”
(忻州师范学院学生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