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 绘画和书法家 画家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书法史上最值得收藏的艺术家)

关于书法 绘画和书法家 画家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书法史上最值得收藏的艺术家)

首页休闲益智绘画人生故事更新时间:2025-03-27

关于书法 绘画和书法家 画家 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书法史上最值得收藏的艺术家

齐白石不仅是国画大师,他栽培后学也是其人生的灿烂亮点。齐白石的弟子众多,有李苦禅、李可染、娄师白、王雪涛、许麟庐、陈大羽等等,人称“弟子三千”,今天就说说齐白石和几个弟子之间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而且大家对齐白石都有“小气”的传闻,通过以下的故事也许可以更好的了解白石老人。

20年代的李苦禅与齐白石合影

1、齐白石与李苦禅

国画大师李苦禅年轻时投师于齐白石,生活无着,只好兼职拉洋车求温饱。某日拉车到王府井大街,路过一家书画店,恰遇齐白石从店里出来,李苦禅忙拉车想躲开,却被齐白石喊住:“苦禅,还不过来,送我回家。”李苦禅又急又愧,说:“我,这,给老师丢脸了……”齐白石正色道:“丢什么脸?谁不知我是鲁班门下出身?靠劳动吃饭不丢脸。”

李苦禅作品

后来,齐白石让李苦禅把租来的洋车退掉,让他搬到自己家,腾一间厢房给他住,并挑出李苦禅的几幅画,亲笔题款,送去画店。画上有了大师的墨宝,熠熠生辉,被争抢一空,从此也开始扬名了。李苦禅脱离生存困境,遂一心一意学画,尽得老师的艺术精髓。齐白石对待学生,总是倾囊相授,作画写字,从不避人,当面观看。而学生每到齐家,都会得两元钱车钱,那个年代,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十元钱。

李可染与齐白石合影

2、齐白石与李可染

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是经徐悲鸿介绍,当时的齐白石是中国画坛的巨匠,人们有敬畏之心,另外,还有传言说老人有点儿吝啬,你别到那儿多呆会儿不能吃他的东西,实际上李可染去了以后情况是不一样的。他是年轻人,战战兢兢,想拿一卷画给老师看看,当时在藤椅上的白石老人看了几张以后就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

李可染说特别崇拜您,希望能够拜你为师,白石老人点头……当时李可染家庭情况比较困难,想要卖一点画,攒一点钱,在一个场合请徐悲鸿校长等等一起做个见证,正式磕头拜师,耽搁了有大概一个星期,白石老人有点儿怪罪,问他的儿子齐良乙说,前些日子有一个叫可染的说要拜我为师,是不是不拜了呀!

李可染作品

这话传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见齐白石,解释原因。齐白石心直口快,连声说:“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当天在齐白石第三子齐子如陪同下执弟子礼。齐白石连忙站起,扶李可染起来。此后,李可染便正式成为齐白石的得意弟子。

3、齐白石与娄师白

娄师白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14岁就在齐白石先生家中学习诗、书、画、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长达25年之久。被齐白石称为“我最好的学生”。

娄师白与齐白石合影

娄师白是公认的齐白石大弟子,他全面继承了齐白石的艺术技法特色,少年时娄师白临摹老师作品已经能达到乱真地步。有一次琉璃厂的画店来人取齐白石的画,齐尚未画出,来人见到侧案上摆着娄师白作品,以为是齐白石画的,一定要从中取走两张。

事后齐白石为其中的一幅《青蛙芦苇》题:“少怀弟能乱吾真, 而不能作伪,吾门客之君子也。”

娄师白作品

娄师白曾经对白石老人表示:“只要您在世,我绝不卖画”,事实上,后来他果真没有卖过画。在娄师白学艺有成之后,

齐白石还在他的画《贝叶草虫》上题写:“娄生少怀不独作画似予,其人之天性酷似,好读书不与众争,亦不为伍”,对他表现出超乎师生关系的父子情结。

五十年代,王雪涛与齐白石、胡佩衡的合影

4、齐白石与王雪涛

王雪涛(原名庭钧,王雪涛这个名字是齐白石为他改的。

齐白石喜作荷塘,雪涛亦画荷塘;齐白石喜画不倒翁(自称“打不倒的好汉”),雪涛追随其作。

1931 年白石在雪涛画荷塘上题曰:“作画只能授其法,未闻有授其手者。今雪涛此幅似白石手作,余何时授也?”白石老人曾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在王雪涛的画上作此评语,褒贬皆有,喜忧参半。

有人曾说,白石老人的画,在他画出来以后,你会觉得它很容易模仿;但是在他没画以前,你是想不到的。世间只有一个齐白石,即使临摹得再像,那气质也不是自己的。

于是王雪涛在30年代初开始转变他的学画思路。

王雪涛作品

1935年,白石老人在王雪涛摹明代画家陈淳的卷上书跋:“前朝白阳山人长于花草,一时名振后人,师之者众,皆能栩栩自许。得其笔姿秀雅者,惟吾贤”。可以看出齐白石对王雪涛学前人笔法的不断鼓励。而实则早在一年前,他在雪涛杂画册上已题曰:“蓝已青矣”。这是对王雪涛自成一家的肯定。

齐白石曾对弟子李苦禅也说过类似的话,足显白石老人寄厚望于后学的大家风范。同时从不断的题跋中,也可以看出齐白石对弟子们的严厉要求和慈爱有加。

齐白石与陈大羽

5、齐白石与陈大羽

陈大羽以画鸡享誉画坛,原来叫陈汉卿,齐白石1945年将他收为入室弟子,并给他改名翱,字大羽。

在众多的齐派弟子中,陈大羽是生活最困难的弟子,白石老人从来不收取大羽先生的学费并对家人说道:“只要大羽来访大门敞开,大羽不用磕头下跪”,还时常到大羽家里做客传授。

在一幅作品里白石老人题跋道:“论艺术要能有天分过人,有此画鸡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况天道酬勤,大羽弟应得大名。”

陈大羽作品

陈大羽的哲嗣陈显铭曾说:“你要知道,当时我父亲只是一个穷光蛋,人生黯淡之时能得到大师的指点与肯定,那种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在陈大羽心里,他与齐白石的师生情分实在太深重了,他认为齐白石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有大恩的师长。

说一个草圣林散之的故事。


林散之,南京书画院老院长,上个世纪最著名的书画艺术家之一,尤其70年代后,他的草书书法日臻完美,名震中外,受郭沫若、启功等权威大师推崇,有“当代草圣”之盛名。


大概是在1973年的秋天,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国画书法篆刻展。林老也送了三幅书法作品参展。就是本文的插图这三幅。


开幕式当天早晨,美术馆的馆长突然找到林老说,参展的一幅作品,昨天备展的时候还挂在墙上,今早突然不见了。只好紧急拜托林老重写一张,林老呵呵一笑,铺纸研磨,很快又写了一张。



馆长不待墨干,转身要走,说还要去公安局报案,林老立刻阻止他,意思说喜欢书法是雅好,缓缓报案,看能否找回再说。


林老紧接着又写一份“失物通告”,嘱咐馆长尽快贴出,力争索回这张作品,以免事态扩大。

林老原指望失物通告贴出来,被偷的“咏梅”或许会被归还,谁知遗失的“咏梅”未被归还,贴在大门外的公告一夜之后也被人揭走啦。


为什么一张公告也会被偷走?原来这张公告比前面失去的“咏梅”更不简单,它是林老情急之下,以行书急救章的形式书写,急切之情跃然纸面,其文辞直白朴素,但又妙趣横生,甚至有点小孩子气,让人忍俊不禁。

这张《失物通告》全文为:


鄙人参加省美展 书写主席《卜算子·咏梅》二件 不意失去 想系梁上君子所为 余不深究 唯该纸乃旧藏名笺 字虽不佳纸却名贵 深望诸君子急将拙书送还 一张赔两张 两张赔四张 决不失(食)言 因感于此 作六绝句不(补)之


奇事孤山没奈何 梅妻鹤子骗人多 无端错认林和靖 又窃梅花当老婆 主席咏梅卜算词 为传消息报芳时 不知谁透春风信 夺取人间第一枝 独写梅花答上苍 梅花香色岂寻常 我书不比兰亭价 既赚金钱又赚粮 昔盗青毡似为贫 奈何今换岭梅春 原来楼上同梁上 一样宿行君子人 欲补新词忆上林 春光滨漾感思深 可怜夜半犹磨墨 为报寒梅一片心 寂寂灵笺觅旧痕 几回惆怅此芳魂 愿君高谊留千古 早把梅花送上门


当然, “咏梅”和“告示”遗失至今已经46年了,从来没有任何一件被“送上门”,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这两件瑰宝会再现人间,补上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尾。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