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为了避免公路上的危险和盘剥,商人们在可以使用内河的地方一般使用内河运输货物。
“虽然从勃兰登堡到吕讷堡的陆路是很短的,但通过从勃兰登堡到吕贝克和什切青到吕讷堡的水陆运盐,被认为是有利的”,由此可见,内河运输有公路运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点优势这种优势一般有三点:第一是运输量大,适合大宗货物运输,例如如果运输300吨(英制长吨,约305公吨)货物,用船舶仅需一艘,但是载重马车却需要100辆;
第二是运费便宜,例如在14世纪的英格兰,陆地运输内河运输和外海运输的运费比例大致是8:4:1,内河运输的运费相对陆运要非常低廉;
第三是运输速度快,14世纪时骑最快的马的平均速度大概是每小时15英里,商队是每天走15英里,而乘船的速度是陆地速度的四到五倍,特别是在中世纪那个比较温暖的时期,河流的水量要大于今天的水量。
如此通过河流的运输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节省了运输成本和运价,可以说是一种对贸易商人非常友好的运输工具。
中世纪时期海盗比较猖獗,大城市往往不靠近海岸线,一般在海岸线以内50到100公里,城市外有通航的大河或者海湾可以连通大海,这种城市的布置虽然保证了城市的安全,但是在高纬度的环境下冬天会有比较长的封冻期。
如果在冬季发展贸易,一般会使用陆上交通线路,冬季的东北欧,尤其是下雪后的东北欧十分泥泞,使用重型马车是不合适的,冬季运输一般使用的是大型雪橇,这种大型雪橇会使用马或者驯鹿作为牵引动力,也有载人和运输质量较轻的货物的狗拉雪橇。
在雪地上狗拉雪橇的运输能力可以达到一吨,驯鹿和马牵引的雪橇的载重量可以和大型马车媲美,狗拉雪橇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
若是为了牵引而训练的狗可以跑的更快,而起到运输作用的马拉雪橇和驯鹿牵引的雪橇会和大型马车的速度类似,即每天25到30英里。
但是在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0度的冬季这个运输方式比使用马车便捷得多,雪橇可以在雪地上和冰上无障碍的通行,不会像夏季一般需要绕来绕去。
虽然河流已经是成熟的商路,但是河流也会被盯上,贪婪的封建主也会在河流上设置收费站,而且收费站往往会放在一些航行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
“船难法”“在十四世纪是时,单单在罗亚尔河一条河流上,这样的关卡有74座,在加隆内河上有70座,在罗尼河和索恩河上有60座。在莱茵河上从美因茨到科隆就有13座关卡”。
除了收费站,还有可恶的“船难法”,封建主通过“船难法”来占有遇险船只船上的货物,甚至故意引导船只遇险,造成船难。
这种方式在地形险要的河段和近海海面上会时常出现,罗盘直到十四世纪才在西欧的海船上普及,在此之前测定方位需要海员夜观星象,航海技术的提高降低了船舶的失事概率,也提供了航线向深海中延伸的机会。
此前航海被限制在近岸航线上,受天气和航行条件的限制较大,而在深海中航行则提高了航行的速度,缩短了航行的时间,也可以使用更大的船舶运输更多的货物。
东北欧的海上贸易网络属于汉萨同盟,汉萨同盟的建立强化了北德意志的商业和贸易活动,保护了商人的利益。但汉萨同盟也会展现对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如何用船的方面上,中世纪的河沟港汊都会成为航道,都是水上运输的一部分。
汉萨同盟对航运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开通了格莱登运河,这条运河开凿于1390年至1398年,连接了特拉夫河和易北河;1459年不伦瑞克疏通了奥克尔河,建立了不伦瑞克至不莱梅的水上航路。
在海上,汉萨同盟建立了波罗的海航路,从涅瓦河口直达吕贝克,连接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所有国家的港口。
波罗的海位于东北欧内陆,西方通过松德海峡和北大西洋连通,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波罗的海的平均深度只有55米,波罗的海的纬度非常高,最南端也处于北纬54度左右,每当冬季来临时波罗的海会出现漫长的结冰期。
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上的主航路沿波罗的海中央,从吕贝克出发,经过吕根岛、厄兰岛和哥特兰岛进入芬兰湾,沿芬兰湾的中央抵达涅瓦河口,沿涅瓦河航行到拉多加湖。
厄兰岛和哥特兰岛上有汉萨同盟的商业设施,格但斯克、塔林和里加都是同盟主航路上的同盟城市,承担着商业任务。
波罗的海在冬季除海洋中间可以行船外其他地区不适宜通航,冬季较大的港口都会被封冻,所以冬季航船一般都停靠靠近海域中心地带的小港口,再通过雪橇道将货物沿着海岸线通过“波罗的海之路”运往诺夫哥罗德。
“波罗的海之路”的北段和相传的“琥珀之路”基本重合“波罗的海之路”的北段和相传的“琥珀之路”基本重合,冬季降雪后通过驯鹿、马和狗拉雪橇的方式进行货物的运送。雪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运输工具,现代已经成为了游乐设施,但是居住在北极圈内高纬度的人群,依旧使用雪橇作为他们的交通运输工具。
沿波罗的海沿岸的雪橇道,可以从但泽直达诺夫哥罗德领地内的普斯科夫。普斯科夫在诺夫哥罗德西南180公里,通过普斯科夫湖连通波罗的海芬兰湾,是冬季通往诺夫哥罗德的主要通道之一。
虽然普斯科夫的地位不及诺夫哥罗德,但是普斯科夫也是对基辅和俄罗斯内地的重要门户和商业中心。15世纪时,东欧地区成为西欧的原料产地,波罗的海地区物产丰隆,生产各种矿产品和一年一熟制的谷物,波罗的海的航线上变成了大宗货物运输的中央航路。
此刻汉萨同盟所特有的汉萨-柯克帆船也完成了改造,此前柯克帆船由于使用搭接法制造,最大载重量不超过200吨(长吨),1962年,西德发现了一艘13世纪80年代制造的柯克帆船,长23.5米,宽6.2米,吃水3.5米,龙骨长15.6米,载重130吨,水线上采用搭接法制造。
14世纪时吸收了地中海区意大利的平接式造船法后,制造出的柯克帆船载重量获得突破,柯克帆船的长度从15到25米延长到了30米,宽度加宽到8米,吃水3米,载重达到了300吨,最大的柯克帆船达到480吨。
同盟在给这些船配备水手时有一种算法,即每10吨船重配备一名水手。在不包括战士的条件下,每艘船最多配备45名水手。同盟的船舶拥有较远的航程。
但需要应对北大西洋上的海贼的威胁,同盟的船舶基本以武装商船或是以战船远程护航的形式出现在吕贝克到布鲁日和卑尔根的航线上,这些船上配备了弓箭手和远距离作战武器,甚至包括了火炮,240吨的武装商船上配备水手和作战人员一共60人。
船后部设有船楼,可以存储武器装备也可以低于海贼的进攻。改用平接法制造的柯克帆船是适合于固定航路上航行,比如波罗的海这样比较固定的航路,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同盟船舶最大载重可以达到500吨。
1386年,在吕贝克注册的船舶中,柯克帆船就有846艘,注册在汉堡的柯克帆船有598艘。
注册在吕贝克的船舶以卑尔根和诺夫哥罗德航线为主,注册在汉堡的船舶航行在北大西洋上,连通卑尔根伦敦和布鲁日。
汉萨水手以往通过口头相传和带徒弟的方式训练水手进行航海活动,但通过这种方式依然无法完全完成安全航行,由此出现了相关航海技术资料甚至是海图。
“14-15世纪德意志出现了将汉萨水手口头相传的航海技能汇编的《下德意志航海手册》”,通过确定海区的风险,绘制海图的方式敲定航行辅助工具,降低运输中的风险,并且确定了航道的走向。
15世纪后,任何前往波罗的海航行的船只都要依靠汉萨同盟提供的海图航行,使用汉萨同盟的海图可以有效保障自身的航行安全。
参考文献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