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神通广大 皮衣制作技术却停留在石器时代

孙悟空神通广大 皮衣制作技术却停留在石器时代

首页休闲益智虎头冒险世界更新时间:2024-05-07

《西游记》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取经故事,讽喻世情,流露出许多古人的科学智慧。

小皮匠悟空

在第十四回里,唐僧刚救出被压的大圣,那猴“赤淋淋跪下”拜师,一直过了两界山还是“赤条条”的。这时忽然遇见一只猛虎,当时老虎还不是一级保护动物,悟空看到它活力满满,仿佛看到一件会跑的大衣,欢喜地只说老虎是给他送衣服来的。照头一棒把虎头打得稀烂。

这时,悟空发挥了他的皮匠技艺,作者记述甚为详细:好猴王,把毫毛拔下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把牛耳尖刀,从那虎腹上挑开皮,往下一剥,剥下个囫囵皮来,剁去了爪甲,割下头来,割个四四方方一块虎皮,提起来,量了一量道:“阔了些儿,一幅可作两幅。”拿过刀来,又裁为两幅。

悟空暂且揪条葛藤,把虎皮束在腰间,说到了人家再借针线缝好。天晚投宿陈家庄,悟空自己借了针线,套上师父的旧直裰后,把虎皮“联接一处,打一个马面样的折子”,勒了藤条再去向师父展示。86版电视剧为表现师父慈爱的一面,把针线活转给师父做。

悟空动作娴熟麻利,对材料用量尽在掌握。他对裁缝手艺并非完全外行。“马面”源于宋代,是《西游记》成书的明代流行的服饰样式,大致是正面平齐、两边有褶。

在荒郊野岭,悟空也只能因陋就简,没有针线也就罢了,还省略了皮革加工的所有流程,拿块生皮就一裹了事。作为一只猴、人和神仙的复合体,悟空的皮衣制作技术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呢?

皮衣的起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惯于打斗的悟空变出来的工具很称手,牛耳尖刀刀刃锋利,刀尖向后弯曲,适合挑剜。不过毕竟他的制作条件太简陋了,故其工艺也大概与石器时代水平相当。

人类的祖先力量弱小,最早只能跟在其它野兽后面,捡剩下的骨头吃。只有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会出现加工完整兽皮的技术。有一种叫体虱的寄生虫必须附着于衣服的缝隙中,故它们的存在也可作为人类穿着衣服的佐证。根据考古遗址里发现的衣虱痕迹,最早的衣服大约出现在距今17万年前。

2021年9月美国学者哈利特(E.Hallett)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在摩洛哥大西洋沿岸的“走私者”(Contrebandiers)洞穴里,发现了一些用鲸鱼和海豚牙齿制成的铲形工具,它们制作的年代为距今12万年至9万年间。这类工具很适合在加工毛皮的过程中刮削掉其内部的结缔组织,同时又避免刺穿毛皮表面。在赞比亚和南非等地的考古和探险笔记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工具。

这个洞穴里还发现了沙狐、金豺和野猫等动物骨骼,在它们的桡骨、尺骨、胫骨和下颌骨碎片上可观察到切割的痕迹。这些痕迹透露着原始人类剥取猎物皮毛的过程。他们先在动物前肢和后肢上做最初的切口,从而在四肢骨骼上留下刻痕。猎物皮毛与爪子分离后,被整体拉向头部,为了最终将皮毛从动物的头部分离出来,人们在动物唇部附近做切口,这使下颌骨上出现切痕。由于资源宝贵,原始人处理起猎物来,个个都堪称精明的经济学家。相比起他们,由于打死老虎太容易,悟空就显得太浪费了。

除前面所说的刮削器外,原始人还需要用石刀来裁剪毛皮。

动物皮毛很柔韧,想把它们切开,必须有边缘锋利、耐用的刀片。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采用棱柱形石叶技术,打出的工具可以把肉类、木料以及皮料切成各种几何形状,从而满足制作服装要求的精细度。在中国,这套技术始见于距今4万年至3万年前,并随着人们向东北迁移,一直跨越白令海峡的路桥传播到北美。

在西伯利亚曾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用猛犸象牙做成的小雕像。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这些小雕像上残存的描绘帽子、皮衣、鞋子、装饰品甚至背包线条的痕迹。这些服饰与今天生活在东北亚的伊捷尔缅人、科里亚克人等民族的穿戴仍很接近。这些民族服饰除精心剪裁的毛皮外,串珠、刺绣图案等也非常显眼。

从生皮到熟革

当生产条件改进后,仅用孙悟空在野外处理虎皮的手段就不够了。为让皮毛变得更加耐用而不易降解腐烂,需要用各种方法来把它鞣制成皮革。鞣皮可以使用含鞣酸的植物、动物脂肪以及明矾等矿物,这些技术路径的发源时间无法考证,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最早形成手工业体系。中国的制革工艺相传出现于黄帝时代,到商代有了初具规模的制革业。直到现代,在寒冷的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地居住的因纽特人,传统上仍翻滚拍打并用尿液浸泡海豹皮,后用牙齿咀嚼,待其柔软再用脂肪来鞣制。

在《西游记》成书的明朝,制革技术又发展得怎么样呢?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其记载比较详细。他介绍了“东北三宝”之一貂皮大衣的来历,称六十多张貂皮才能连缀成一件大衣,当时售价五十多两银子,约相当于今天的两三万元钱。

书里还介绍了贵族穿的羔羊皮、穷人穿的老羊皮、做鞋袜的麂子皮、价格低贱的猪狗皮、特供皇帝穿的金丝猴皮、猞猁皮,以及“*生盈万,乃得一裘”的天鹅绒等。孙悟空获得的虎皮,被认为拥有最美丽的花纹,适合威武将军穿用,显然这也很符合悟空的特点。

《天工开物》还记述了皮革生产的具体工艺:“麂皮去毛,硝熟为袄裤”。所谓“硝熟”,指的是用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和面粉来鞣制加工皮革的方法。这种“硝面法”当时已沿用数千年。《西游记》第四十二回里,孙悟空与观音乘莲花渡海时,担心跌下水去,“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这是因为芒硝易溶于水,虎皮裙浸水后,芒硝溶解流失,皮革会恢复成生皮的硬态,难以再使用。可见取经路上几番寒暑,悟空不知何时把虎皮裙做了改进,而且对这件衣裳还挺爱惜。

悟空*虎取皮时,唐僧刚结识好斗嗜*的悟空,为维持取经事业,只能默许他的残忍行为。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认识到穿在身上的动物皮毛背后,是万物生灵的巨大痛苦。为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应尽量避免购买皮草制品。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陈 巍

来源: 科技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