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渔具——时光中海的音符

传统渔具——时光中海的音符

首页休闲益智海滩收集更新时间:2024-06-26

■记者 张博

“海者,闽人之田也。”自古以来,泉州人便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映照着的正是这个古老东方大港百姓与海的诸多故事与传奇。

“讨海”一词来自闽南语,意为向大海乞讨为生。一个“讨”字,意义尽显。在泉州,最初的渔业活动,是浅海滩涂渔业。在长期的“讨海”生活中,泉州渔民发明了一系列充满智慧的渔具。这些渔具小巧、灵活、别具特色,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本期《最闽南》,以在浅海滩涂上捕捉海产的渔具为主角,一耙、一叉、一钩、一绳中,寻找那些历经海浪淘洗的时光与记忆。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中,一个渔夫在江上垂钓,他手里的渔竿底部是带线轮的。很明显,画中的渔竿与现在的并无二致。

渔民使用“土马”

泉州渔民在滩涂上捕捞蛤类(邱建峰/摄)

耙网,捕捞蛤类的工具。(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泉州渔民在海边挖蛏子(邱建峰/摄)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要找滩涂上用的传统渔具,记者来到了蟳埔渔村。蟳埔位于晋江下游出海口,三面临海,宋元时,这里是重要港口。

“现在要寻找全套的传统渔具已经很难了,我们还是专门从村民那儿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展厅的。”黄荣辉老先生是地道的蟳埔居民,今年已经80多岁的他近几年都在做有关本地风土人情的收集工作。

在蟳埔社区居委会活动中心楼上的一个展厅里,摆满了渔民们滩涂作业需要用到的工具。在浅海滩涂上捕捉海产一般称为“讨小海”,他们用到的渔具,统称为“海岸带渔具”。它的种类非常多,并依季节、地点和捕捞品种而变换。从古到今,海岸带渔具不断改进演化,有许多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蟳埔海蛎肥美可口,村民会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去滩涂上撬海蛎,蚵槌、蚵打就是必须用到的工具。”黄老先生指着一个用木头制作的槌子说道。槌子的手柄比较短小,头比较大,“与旁边用铁制作、形似锥子的蚵打配合,才能很顺利地把海蛎敲下来”。

耙刺类渔具也是一类历史悠久的传统渔具,是利用锐利的钩耙箭叉等物直接刺捕鱼类或铲捕贝类。耙刺类渔具种类繁多,有着各种变体。黄老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两种。一种是有着密集利齿的网筐,名叫“耙网”,可以视为耙子和网的结合体。使用时在滩涂上拖动耙网,蛤蜊和泥沙一起进入网筐中,经过淘洗,将泥沙滤除,蛤蜊就会留下。

还有一种文蛤耙,呈T字形,木质,下面有一块U形的铁片,木质结构中段还有一条腰绳。将耙铁片部分浅插入沙中,木把一头放在肩头,直立,左手握木把,腰上套腰绳,腰处通过腰绳使力带动耙,一步步后退。碰到贝类就停下来,将耙拉起,挑起沙中的贝类,倒入挂在腰间的篓中。“拴在铁耙上的绳子,其实就相当于一根背带,主要是用来控制身体的平衡。拖着铁耙在潮水中行走,得有一定的经验,懂得如何用力,如何顺势而为。”黄老先生拿起文蛤耙,边说边给记者演示了一番。“铁片翻沙,如果碰到贝类,就会发出响声。”凭这响声就知道了。

不得不说,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鳗卡(左)、蛏卡、耙蛤卡(右),三者形状虽然很像,但收口处大不相同,适合不同种类的海鲜存放。

“土马”(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尖锐的鳗刮

蛏梳是滩涂养殖中用来耙蛏埕的工具,即将翻起的埕土耙细,把泥块捣碎耙平,使土质细腻柔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是海边人生活的日常

在黄荣辉老先生的记忆里,出门能看见大海,海水中能游泳,这是海边人的日常。而在这些渔具的一推一拉、一敲一刮中,渗透着海边人生活的细节和大自然的规律。

文蛤是一种埋栖型贝类,多分布在沿海内湾地势比较平坦的潮间带上,它通常将整个身体埋在海边的泥沙之中,捕食海潮带来的浮游生物。夏季潮汐来临,正是采收文蛤的最佳时机。“落潮之后,海滩上会出现一个个的小孔,这是文蛤的呼吸气孔。采蛤的渔民在有气孔的海滩上用脚不停地踩,文蛤便渐渐地从沙滩下浮上来。这时候,再用文蛤耙把它们耙起来。”

黄阿姨是典型的蟳埔女,靠挖海蛎为生。“挖海蛎也必须根据潮水规律,每天出去回来的时间不一样。譬如初一凌晨一两点出去,三四点就回来。”泉州的海蛎附着在早已埋好的石头之上,个头小,颜色发绿,具有天然的鲜甜味,但是要获取这样极致的美味并不容易。与其说是挖海蛎,不如说是敲海蛎。通过槌子与锥子的配合,海蛎被撬下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但就是这样,海边人竟年复一年坚持了下来。

黄阿姨说,她姐妹多,每个人都有一个令自己非常得意的手艺,有的挖海蛎比较厉害,有的很会找蛤蜊,有的很会挖蛏,“谁想吃哪种海鲜,就会拿自己的跟对方换”。

耙抔是滩涂养殖中用来平埕的工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蚵打蚵槌

这是一种古法捕捞蛤类的工具,用齿耙将泥土带蛤翻起,还不会破坏滩涂环境。

渐行渐远的传统渔具

传统渔具看似简单,处处显现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记者在蟳埔社区里,看到了一件黄老先生特别介绍的鳗刮。

“鳗鱼长得像蛇,而且滑腻到没法徒手抓住。但专业的渔民们能快速找到鳗鱼,鳗刮一挥,鳗鱼就无处逃遁。鳗刮也因为太过锋利,很容易伤人,必须及时收起。”世间传闻,这种渔具是一个叫何渔隐的清朝翰林创制出来的。但据说当时他要抓的不是鳗鱼,而是同样滑溜的鳝鱼,还因此写下了《治鳝书》。作为渔猎工具,竿、钩、绳的微妙弯折与变形,无意中透露着渔民劳作中的智慧与谜底。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有一隅给了这些古老的渔具:蛏梳、耙抔、土马、鳗篓、鳗叉等等。其中名叫“土马”的渔具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一个名叫祝氏的老婆婆和家人住在海边,看到人们在滩涂上劳作时,双脚经常会陷入淤泥中难以拔出。有一天,她坐在一张板凳上,突然来了灵感:把板凳仰面翻倒,两手扶着凳子的两根横档,一只脚跪在板凳中间,另一只脚着地向后蹬,让凳子贴地滑行,这样就不会陷入淤泥里了。于是她按照设想把工具做好后,邀请邻居试验,大家都觉得好用,从此海边的人们都使用这样的工具。“泥涂舟”是这种工具在《中国海洋渔具图集》中的学名,但在全国各地,它还有着五花八门的名字,比如在山东叫“推子”,在浙江叫“泥马”,在广东叫“泥板”,在泉州叫“土马”或“泥板”。虽然其名字不同,样式细节也稍有区别,但总的来说都是用单块或组合木板做成小舟形。

“这样一来,不仅人不会陷入淤泥中,而且因为受力面积大,拖个百来斤的海蛎都没问题。”黄荣辉老先生说。

“过去的渔民各种东西都得会做,如今的年轻人都不屑于做这些了。前几年,村里做渔具的最后一个铁匠也去世了,现在都没人会做了,家里那些仅存的工具就修修补补凑合着用用。”黄阿姨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询问过身边很多在海边长大的年轻一辈,他们大多表示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滩涂用的渔具,让人不胜唏嘘。

正如海洋文化学者盛文强在他的小说集《渔具列传》中说的: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然而不变的,正是那些难以改变的东西。它们的故事,正等待着人去翻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