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说说和小朋友聊天的话题,前天陪宝妞儿遛弯儿,去附近的小广场,广场中央有个洞穴雕塑,周围分布了一些椭圆形的大石头,最近的天热,傍晚坐在石头上热乎乎的,宝妞儿问我为啥?“太阳晒得呗”,还没等我说完她继续道:“石头底下有三个小精灵,烧着火呢。”一边说她一边弯腰向下看,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临了离开广场前,她还摸了另外的石头,再数了数变成了有九个小精灵在忙乎了。
和女儿的对话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参加的一个活动,张大春先生《认得几个字》的读者见面会,《认得几个字》讲的是大春先生和他的儿女日常对谈的妙语记录,里面有满满的父爱也有作为文字工作者基于对语言的熟稔与妙用,日常的字眼在大春先生的笔端曲曲折折的流淌沁润在小朋友的心田。

除了喜爱之情,当天的读者也有请教大春先生”如何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他的建议是“保证在餐桌上与小朋友尽情交谈的时长"。
大春先生如此看重日常聊天是有缘由的,在我看来他的《聆听父亲》也是基于早年父亲日常对他的教化,耳提面命的累积,老人家浮一大白,讲点真东西,厅堂之上,循循善诱,气氛亲切融洽。从这个角度看父子俩还真是像。文字工作者基于敏感与巧思能够把日常的生活点滴,分类梳理,打理成文,让人羡慕的同时或许可以多点思考。
最近了解了薇薇安.嘉辛.佩利这位美国杰出的学前教育专家出过一本书《游戏是孩子的功课》,在她的实践总结里”假装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不只满足孩子们想象的需求,还可以让孩子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一点一滴的塑造自我。“

幻想既然如此重要,对于和孩子的对话,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些准备,以便更好地应对。丰富语言亲子阅读应该是捷径了,《法国小幽灵趣味图画书》就是一套不错的亲子书,它的选题非常符合小朋友的心思,小幽灵这个话题本就是天马行空,可以自由来去,另外《小幽灵的晚宴》关于吃小朋友是百看不厌的,还有《小幽灵与女巫》《小幽灵巴哥之城堡骑士》等,女巫和城堡骑士充满猎奇的色彩,这套书整体幽默诙谐充满想象力的风格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创作者法国雅克.迪凯努瓦也是因为这个系列的成功,开始了专职的绘本创作生涯。

之前有个观点讲”好好说话“,我一直认为是态度的问题在主导,现在反思下来,感觉还有涵养,想象力,体会美的感受力等等,当我们艳羡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或许也可以私下检讨下自己,做了哪些努力,营造得怎样的环境,复杂的做不来,从言语开始,起步就不能算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