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强森的这部游戏大片依旧爽爆,但不再愚蠢

巨石强森的这部游戏大片依旧爽爆,但不再愚蠢

首页休闲益智救救人质更新时间:2024-04-21

《狂暴巨兽》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怪兽电影,还可能是游戏改编作品的新方向。

作者 | 药荚,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无论用哪一种标准来衡量,2005年上映的《DOOM》电影版都属于一部相当愚蠢的电子游戏改编作品。

愚蠢、但有趣。它并没有纯粹地照搬游戏元素,而是先拍了一部(很烂的)科幻片,然后才考虑了保留一些原著游戏的内容。可惜电影的质量极为平庸甚至糟糕,使得原本值得推崇的一个新思路未能开花结果。

《DOOM》电影有一些值得推崇的点子,但面对糟糕的制作水准依旧杯水车薪

多年后,已经成为票房号召力代名词的巨石强森再次涉足游戏改编的电影,依然有趣,但不再那么愚蠢了。从它的定位来评价的话:《狂暴巨兽》是一部让人惊喜、甚至称得上优秀的游戏改编电影。

进击的拆迁户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我想有不少人不太好意思承认:很多时候我们都难以抵抗内心对狂野血性、带有破坏欲的场面产生向往的冲动。那种根植在灵魂与血脉中的野性,总会时不时地提醒我们自己在文明社会熏陶下压制住的本性。

球场上的狂欢、舞台上的悦动、游戏展上的沸腾、或是怪兽电影中的高潮场面…

去看怪兽片的有谁不是期待这样的镜头呢

承认吧,初见奥特曼被打倒时你多少会感觉到一丝与以往不同的快感。那是无关乎立场与道德,而是永远无法由代表正义一方的超人高达们所带来的,最纯粹、原始且充满力量感、只属于怪兽们的辉煌气势。

你觉得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是期待“金刚大战哥斯拉”,而不是“超人高达大战某某怪兽”么:因为这种以人气论输赢的作品,怪兽绝对赢得毫无悬念呐。

所以你看,就冲着这一点来说,相比较机器人一方必胜的《环太平洋》来说,纯粹彻底的《狂暴巨兽》对我就显得更具吸引力了。趁着没有同级别的对手搞乱,欣赏怪兽们用势不可挡的力量摧毁一切文明社会的造物,沉浸到这种虚拟景象中去宣泄破坏欲。

奥特曼必有一败,比起剧情需要,“暗爽”才是最重要的

全片所有(寥寥无几)的伏笔、节奏、剧本全都是为了服务于三只怪兽出镜时的表现。即便大咖如巨石强森这样的国际巨星,在与三只虚拟数字描绘出的怪兽同台时,气场也显得暗淡了不少。

而且不论你对本片的逻辑和内涵有多么的不满,都无法否认:它爽啊。

这几乎是近年来最让人满意的怪兽爽片了——忘掉那些节约成本或是审核问题,故意遮遮掩掩的镜头吧。影片开场就致敬了一波太空惊悚怪物电影的桥段,虽然比不上B级片,但断肢或食人等等镜头照样给得很充足。

而当巨狼与猩猩冲入城市、面对军队时那一波行云流水的进击更是让人看得畅快淋漓。快节奏的镜头和力道十足的特效给足了它们的面子,让人不由得想要放弃身为人类的立场为怪兽们呐喊加油。

虽然并不算长,但压轴戏的爽快度非常高

而作为半场压轴的巨鳄几乎要掀翻影院天花板的巨吼响起时,那仿佛哥斯拉降临到你面前的气势,让整部影片足以成为一部让人满意的怪兽电影。废墟、残肢断臂和那属于原始兽性的冲击力,会将你对电影所有“不合理”的抱怨冲散。

如同我很难想象观众会是抱着“为正义美军击败凶恶怪兽加油”去看本片一样,三十多年前街机厅玩家们为之狂热的,也绝非一如既往地扮演正义使者对抗邪恶。作为一款并不太受期待的游戏改编电影,两者的核心却在多年后依然完全一致的——“本怪兽今天就是要踏平美国呀~”

三十年如一的怪诞经典

1986年,本片的原著《Rampage》在技术上还限制于固定框架的画面里,但已经拥有异于他人的突破了。制作人布莱恩.科林想要在游戏中强调“不带有玩法上的对错”,尽可能回避“击败敌人、获取高分”这一类机制。于是他想到了让玩家扮演一只发狂的巨大怪兽,在军队包围下肆意破坏的游戏。

原作风格相当荒诞搞笑,电影反倒已经算大幅严肃黑暗化了

街机版的《Rampage》最大的特色便是反英雄的套路——吃掉平民、击败军队、破坏城市。玩家扮演的三只怪兽,因为Scumlabs的实验事故而变异成巨型猩猩乔治、狼人拉尔夫和蜥蜴人里奇。在无法自拔的情况下,为多灾多难的美国再添一笔热闹的风景线。

玩家在游戏里需要做的主要目标,和《彩虹六号:围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楼房拆迁、偶尔救救人质。你的怪兽在军队的炮火包围下,成功将屏幕中的楼房摧毁就算过关。就和当年那些内容重复的游戏产品类似,整个流程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区别仅仅是难度高低。从第一天的伊利诺伊州出发,整个流程横跨北美,最后在128关结束后玩家得到“超级维生素”获得高分后进入下一个轮回。

可能看了游戏画面就有不少人能回想起来了吧

《无敌破坏王》也与这款游戏有着微妙的联系

老实说,很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即使以当年的标准来看也谈不上优秀。《Rampage》就是这样的代表:它是个极为热门、噱头十足宣传到位的作品,然而实际玩起来并不怎么样。

游戏制作人布莱恩相当擅于经营,他纯粹的个人作品不多,参与的项目却琳琅满目。而且他为这些游戏品牌搞了很多的周边、活动和粉丝网站(老爷子甚至还有一个自己的网站),可谓是早期明星制作人里的一朵奇葩。

网站上还有主题T恤买

由于另类的主题,《Rampage》成为了80年代街机厅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在这之后,它移植到了超过25个游戏平台上,赚得那叫一个盆丰钵满。

更牛逼的是,这个系列在之后推出的续作里从玩法机制、核心主题乃至界面都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它顶多就是重新做了一个全新的画面(而且与同期市场相比还是很烂),然后把86年那一套再一次还原修补了一番就上市了。

原著与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游戏里怪兽全是人变的,而电影则是受到感染的动物。在游戏里一旦玩家挂了,还会慢慢缩回原型,变成裸男(后续作品有裸女)。所以期待看到这一幕的朋友可以省省心了,而且要变的话八成也是最后决战由主角来变,难道你也想要去电影院看全裸的巨石强森?

但虽然有不少噱头,制片方却很实在地,只是将“怪兽砸楼”这个主题保留了下来。整部电影如果你没玩过游戏,也没有什么关系,几乎是一部任何愿意接受这种类型片的人,都可以开开心心看下去的作品。

游戏中怪兽的来源与电影完全不同

游戏电影:迷失方向的受困猛兽

还记得上一部让你感到满意的游戏改编电影是哪一部么?也许在转了一圈后,能考虑到的作品寥寥无几吧。

一个让人沮丧的现实是:即便这么了多年的努力尝试,游戏电影的现状依然惨不忍睹。许多经典好玩的游戏系列,在改编为电影后往往水土不服,要么是失去了原作的韵味、要么就是连作为电影本身的标准线都达不到。它们就像是一群被赶到沼泽里的飞鸟——任凭它们再努力也无力摆脱困境(还顺带被好事者看笑话)。

其中像《寂静岭》这样成功的代表,首先是一部好的电影,一部成功的恐怖片,之后才将游戏内容添加进去。尽管它算不上完美、演出和剧情相对顶尖的恐怖片来说略显薄弱,但《寂静岭》依然能给予观众刻骨铭心的恐惧经历。它有着能与优秀同类作品平起平坐的水准,而对于游戏核心元素的还原、经典内容的致敬则是“拍一部好电影”之后的考量。

得益于原作设定和剧本的深度,《寂静岭》电影是难得能排上号的佳作

这也是我认为《DOOM》电影版尚有可取之处的原因——它也是基于这个思路去拍摄的、只是制片方搞砸了。

仔细想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DOOM电影?其实很简单:孤胆英雄用各种酷炫手段怒干恶魔,至于发生在哪内容如何细节逻辑那都是不需要深究的。

而回想一下就能发现,好莱坞从来就不缺乏类似且优秀的影片:《史密斯先生》(兔宝宝先生)、《急速特供》等等都是类似的给一个世界观、然后让主角大*四方。

虽然世界观和人物算是蛮有趣的,但核心魅力就真的是只有“干爆”

《DOOM》的世界观细说起来其实相当有趣和丰富,但它故意将剧情和风格搞得很胡逼粗旷,这其实非常适合改编成一部超级爽快的动作电影。然而当年巨石强森的那部电影版却成了一部三流的科幻恐怖电影,只在寥寥无几的桥段里能找回那么一丝原著乐趣。所以我才会说,能把DOOM改编的电影给搞砸了真心是愚蠢无比。

许多导演纯粹地认为“在这里加一段游戏CG真人演绎”就能让观众买账,甚至不惜为此打乱整部电影的节奏。另一方面,传统的电影人,其实多年来对于电子游戏始终抱着摇钱树的观念。不少人从根本上就不把游戏当成一种能与电影平齐的作品,而游戏原著的题材就更是无足轻重了。

回顾那些失败的案例,往往都是先陷入了“要加游戏场面和元素”,然后忽略了电影本身的剧情合理性。《生化危机》魔改得够严重了吧?然而导演依然不忘直接把游戏经典场面用真人再还原一遍。但这么做除了让人在影院里笑一笑兴奋一下,始终难以掩盖影片质量的稀烂。

《生化危机》电影有着大量对游戏场景的致敬,却难以掩盖电影本身的不足

常常有人以游戏电影缺乏正面例子,来抨击游戏剧本的水准低下,并以此推论出游戏的地位应当低于电影。然而这些改编作品,首先它们是一部好莱坞工业产品线下的劣品,本身就是一部烂片,其后才可以考虑到所带有的游戏身份。不是“游戏的剧本让片方拍不好”,而是这群人根本就没好好拍。

取其精华也许才是正道

《狂暴巨兽》谈不上颠覆了游戏改编电影困境的案例,但它首先就是一部尚可一看的怪兽电影,之后才是带有游戏元素的作品。华纳在以以3300万美元收购Midway Games一部分股份后,早在2011年就已经拥有该游戏的改编版权了。然而他们依然要考虑到,这个IP其实早已快消逝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更何况它的原著更多的还是在北美才有受众。

但就在几乎缺乏原著光环加持的情况下,《狂暴巨兽》依然在全球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获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很明显游戏原著的所谓情怀并没有帮上什么忙,甚至有些人一听说它又是一部游戏电影就失去了兴趣。这时候它的成功就更显得显得耐人寻味了。

当然了,主演如今的影响力也要算进去就是了

新版《古墓丽影》电影还原了游戏精神和场景吗?我想各位去观影过的朋友肯定会赞同片方对游戏的理解与还原。然而它依旧算是失败了:因为它谈不上是一部优秀出众的动作电影。所以你看,也许成功的关键不是让劳拉在一部烂片里摸爬滚打,而是首先有一部堪比《夺宝奇兵》的好电影,然后才是在其中出现了劳拉。

在观看《狂暴巨兽》时,我完全不用考虑去寻找游戏的元素——它直接就把原著最核心、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画在了海报上。我在影院里看到的,是一部虽然有一些丢人和烂俗的桥段,却能让你开开心心爽上一个钟头左右的纯好莱坞工业爽片。

此外,虽然俗套和略显尴尬,但主角与乔治的感情互动,是本片一个相当意外的惊喜

太tm爽了,因为我即看到了数字技术带来的震撼,也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三十多年前《Rampage》最关键的核心元素。看着三头巨兽一路在美国街头吃砸吼,用高清无码的新时代技术重新诠释了游戏的核心精神同时,一点也没觉得自己还得降低对电影的要求。

它让我想到了漫威影片:同样是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漫威影业首先考虑的是拍摄一部优秀的好莱坞商业电影,保留基本的核心主题,然后才为其添加情怀元素。这与本片的思路不谋而合,在情怀之前,首先要让观众对作品满意。全片仅出现的一处致敬场景,甚至还刻意被“扭曲”了一下,在不会惹怒粉丝的同时(真有中国粉丝么这玩意儿),放在影片中显得十分机灵又合理自然。

当然了,这只是我在这部没多少人发觉源头的游戏电影成功时,略显事后诸葛的言论。电子游戏和电影的调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回想一下那些失败的案例,是否真的纯粹套用游戏内容,就是对原著的“尊重”呢?

我们走入电影院,首先希望看到的是一部合格的电影,然后才会开始在其中寻找游戏原著的元素。无论是再宽容的粉丝,也不希望在一部烂透了的屎丝菊片里,看到曾经那些让我们为之感动与兴奋的场景被蹩脚地复制。

很多人其实早已不把生化危机电影版与原著互相联系了

电影工业早已过了可以为“不成熟”找借口的时代了,极其稳定的标准生产线,与大量充满创意的思路,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搞不好一个游戏的剧本。如果是这样,那些剧本远比游戏原著要糟糕得多的,却又能诞生出特立独行的类型片案例又该如何解释。

同样是奇幻世界的战争,凭什么《魔兽世界》就不能拥有《指环王》那样的辉煌战争与奇妙冒险、无数僵尸片里,为什么获得了僵尸之父乔治.罗梅洛赞誉的《生化危机》就无法令人满意。一步步来,先考虑做一部好看、甚至标准降低:能看的电影。再来考虑如何加入游戏元素吧。

也许、仅仅是也许、在看到《狂暴巨兽》的商业成功后,脑子发热的电影片商们,能重新考虑一下对游戏改编电影的看法与思路吧。


爱玩荐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