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了,鱿鱼游戏

别吹了,鱿鱼游戏

首页休闲益智救救游鱼解密更新时间:2024-04-25

作者 | 温棠

一部空降的韩剧,由Neflix出品的《鱿鱼游戏》,热度全网第一。

9集播完,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14亿。它还创造了韩剧第一次登上全球Neflix排名第一的成绩。

▲《鱿鱼游戏》海报

这部剧的阵容,确实强大。

《鱿鱼游戏》的导演黄东赫拍过高分电影《熔炉》《奇怪的她》,主演李政宰是韩国中生代演技派,被誉为“国宝级艺人”,而朴海秀是大器晚成的人气“新人”,此外还有孔刘,“国民男神”的客串加持。

▲《鱿鱼游戏》部分演职表

乍一听,《鱿鱼游戏》是一个十分童真的剧名,其开画音乐也是轻快悠扬的短笛童谣,但很快,观众就会大吃一惊。

一群因为各种原因需要钱而走投无路的人,被一个全员戴着面具的神秘组织邀请,参加一场游戏,获胜者可以赢得45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亿)。游戏总共六轮,参赛者完全不知道游戏内容,直到第一轮游戏——

充满童趣的布景、湛蓝的天空、巨大的人形玩偶转头说“一二三木头人”,稍有违规就被枪击爆头。在悠扬的短笛配乐中,蒙面者打死一个人宛如戳爆一颗气球。第一轮游戏结束,仅剩下201人,不到一半……

这分明是极度恐怖的*人游戏。

然而,每淘汰一人,获胜者的奖金就会累积1亿,第一局积累出的255亿现金飘落,掉进巨大的透明小猪存钱筒中,那是对每一个穷困潦倒者的诱惑。

▲《鱿鱼游戏》剧照

是继续玩,还是活命安稳?

对于走投无路者,搏命游戏是地狱,还是生活是地狱?

不过,《鱿鱼游戏》可没那么“励志”,也没那么简单。

9集剧情,紧凑向前,观众如滚雪球般增多。但是豆瓣7.8的分数,也说明这部热剧,在褒贬之间。

▲《鱿鱼游戏》豆瓣评分

活着比较好吗?

看到有人死去,参赛者惊恐不已,都想要保命退出游戏。

游戏规则第三项,若有超过半数的人要求退出,可终止游戏。然而,当参赛者知道规则和奖金后,却动摇了。

民主韩国,一人一票,投票表决,比分在“继续”和“放弃”中持续焦灼。100比100,最后一票,由编号001号的老先生决定。

而他,放了众人一条“生路”,参赛者得以回到现实生活。但若之后有超过一半的人想回来继续游戏,游戏还是会继续进行。

现实的街道,车水马龙、光鲜亮丽、生生不息;

而在城市背光面,男主角成奇勋早已债台高柱,一个月后要拿一颗肾和一颗眼珠来还,母亲糖尿病严重没钱就医,女儿即将跟着继父飞往美国,这样破烂的人生,到底要怎样才能翻转?

一个啃老的赌徒成奇勋,社会不会同情这样的人,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真的都是自罪孽而不可活吗?

成奇勋曾经是汽车厂的工人,勤勤恳恳工作,以为可以如此踏实一生。不料工厂关闭,集体失业,他和其他工人联合起来罢工,却亲眼看到同事被警察*死在自己眼前——同一天,也是他女儿的出生日。

此后做生意连连失败,赌博欠债,妻离子散,身边只剩下一个褴褛的白发母亲,希望以最后一点生命之力对儿子能帮一点是一点。从医院“逃离”时的她说:“好累,累到不想再继续了,到底为止吧。”

其他人呢?

“脱北者”姜晓,她想从朝鲜接出自己的父母;

▲姜晓

玩期货、挪用公款欠下60亿韩元的“双门洞骄傲”曹尚佑;

▲曹尚佑

被追*的黑社会混混“张德秀”;

▲“张德秀”

被拖欠6个月薪资的外籍移工阿里……

▲阿里

在社会的逻辑里,每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个人努力息息相关——我们也是自小被如此教育长大的。

然而,人的生命,其实是被编织在时代、社会、体制的盘丝洞里,而人的陷落,不仅是自己的一念之间,也在他人乃至社会的一念之间。

这些走投无路的人选择退出游戏“活下去”,但回到现实世界,到底要怎样,才“活得下去”?

在我们自身遇到窘境、无处求援的时候,是不是也曾想过,天上能不能掉一块馅饼来救救我?

游戏并不比现实更残酷,活着同样是绝境,决定回到游戏赌上这一条烂命的,有187人——远远超过当初不想继续的101人。

符号化的游戏世界

《鱿鱼游戏》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游戏场景做到了充分的符号化,或者说,充分的物化。

首先是参赛者,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字,若被淘汰,他们也就跟着这个数字无名无姓地死去。

数字代表整齐、纪律,以及没有感情。

于是参赛者之于彼此,都形如陌生人。

在剧中,也有参赛者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姓名,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连接,在这种情景下就如同战友,可以互相帮助。然而,战友终究会变成竞争对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鱿鱼游戏》剧照

其次是带着面具的人,游戏组织里的每个人都身穿粉色衣服、戴黑色面具,唯一的不同,是面具上带着等级之分的图案:正方形(管理人员)、三角形(士兵)、圆形(劳工)。符号之上,还有戴着黑色面具的队长。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种则是戴着金色动物面具的贵宾们,他们拥有权利和财富,主宰着“数字人”和“面具人”的生*大权,鱿鱼游戏,是他们的游戏。

如果数字是棋子,图形是运作机器,那么戴着金色面具的贵宾就是既得利益的统治阶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贵宾开始观看第五轮“玻璃桥”比赛的时候,为他们上酒的侍者戴着更为优雅的面具——这是让统治者拥有官能上的物化享受。

▲桥上每排的两块玻璃中都有一块钢化玻璃和普通玻璃,普通玻璃会在体重的压力下碎裂

另外,贵宾所坐的沙发,其实布满了“人体家具”,人穿着或豹纹或艳丽的全身紧身衣,两人一组交缠在一起当靠垫,或是跪在地上当脚踏垫,甚至是一旁的装饰品,这些人纹丝不动、全然被物化。

对人的物化,代表了权利关系的不平等,呈现了主体对客体的凝视。

场上的客体,是数字背后的参赛者、是带着面具的工作者、是穿着紧身衣的“人体家具”,而主体——贵宾金色面具的背后,象征了资本世界的权利和财富。

从层层的符号化和游戏诉诸的所谓“公平”来看,现实世界确实比游戏更像地狱。

在游戏中,人有希望,而淘汰也只是立即的死亡,但在剧中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毫无翻身希望,还要在经年累月的痛苦和绝望中年复年年。

当然,这里绝非说游戏是“好”的。

而是说,这场游戏其实是对残酷现实的放大。

除了人的“物化”,剧中的布景也都很有看头:“一二三木头人”的*人大玩偶、“抠糖饼”的童趣屋、“弹珠游戏”的复古老巷弄,还有决战前夜充满仪式感的三角形棋盘格晚宴,参赛者每天进进出出的迷你糖果色阶梯。

一切都是充满童趣的瑰丽色彩,人们假装回到小时候玩着童年游戏,随着胜负的决出,鲜血溅红了美丽的画布——充满震撼的反差,十分骇人。

“人性”是个伪命题

《鱿鱼游戏》一出,很多人拿它跟其他类似的游戏设计类剧集对比,例如《大逃*》《饥饿游戏》《移动迷宫》等,甚至有人认为部分情节抄袭了日剧《要听神明的话》和韩国综艺《无限挑战》。

导演表示:2011年就写好剧本了,当时只是缺乏资金。

不过,拿来和《鱿鱼游戏》比较最多的,还是Neflix的日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同样是无处可去的人生,同样是被强迫进入游戏,同样是恐怖残忍的夺命游戏设计。

▲日剧《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剧照

但笔者认为,其实两部剧的起点和立意都完全不同。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注重的是闯关游戏的情节设计,是视觉上的大屠*,而当主角们进入主题乐园后,剧情更是超展开式地发展,连主角都快演成了配角,虽然诸多bug,但作为大逃*式剧,《爱丽丝》绝对完胜。

但《鱿鱼游戏》玩的是儿童游戏,从游戏设计这环来说,就没有要和《爱丽丝》比较的意思。

《鱿鱼游戏》玩的,还是人性。

生死攸关、财富在前,人性道德,如何使用?

成奇勋和曹尚佑是一起长大的朋友,阿里曾受曹尚佑恩惠、救过成奇勋,加上白发老人吴一男,彼此决定要共同帮助、离开游戏。然而,在“抠糖饼”的环节上,曹尚佑就显露出了自私,他想起儿时记忆,但又不确定游戏规则,于是并未告诉队友,做了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随着游戏的进行,人性的自私就更加彰显出来,在“拔河”游戏中,没人要选择与女人和老人组队。

到了“弹珠游戏”,参赛者要自行选择一名队友,经过前一轮游戏的“教训”,大家都决定选择对自己有利或自己相信的人,结果却是:两人之中只有赢者可以活命。

谁要想活命,可能要在最信任的人的尸体上踏过。

印度人阿里相信曹尚佑,曹尚佑却骗了他的弹珠;成奇勋以为老人吴一男失智,也同样用骗的赢走了他手里的弹珠。前一秒还在说要共同离开,后一秒就开始尔虞我诈,最后还是狡猾的狼赢了。

此刻,“人性”成为一个伪命题——流眼泪不代表有人性,动物的本能让他们都想要活下去。

而这也是戴着动物面具的贵宾所想见的:这里没有人、没有文明,只有弱肉强食。

在接下来的“玻璃桥”和“鱿鱼游戏”中,再谈“人性”就更可笑了。

成奇勋的主角光环和他人性命的铺垫让他活到最后,曹尚佑将人推下玻璃桥、*死姜晓,无论如何成奇勋都是间接受益者,但成奇勋的“人性”却在此时觉醒了。

太滥情,这是《鱿鱼游戏》的败笔。

在看《鱿鱼游戏》的时候,笔者更多的是想到2019年的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在未来反乌托邦的国度中,囚犯们被关在垂直的牢房(一房两人)中,食物从上层一层层落下,上层的人吃饱、中层的人吃残羹剩饭、中下层的人吃人、底层是无尽的深渊。

▲《饥饿站台》剧照

主角从开始拒绝吃仓羹剩饭,到接受,到后来吃人,到最后的起身反抗……开放式结局,给了人们美好的幻想,也展现了人类最深层的黑暗面。

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鱿鱼游戏》只碰到了表层。

编辑 | 季洁

排版 | 翁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