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这些村庄以“卷”为名是从“圈”演化 原来曾经有此用途

顺义这些村庄以“卷”为名是从“圈”演化 原来曾经有此用途

首页休闲益智时光消除圈圈更新时间:2024-04-28

4月8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开始公开征求意见,畜禽养殖即将增加很多新“规矩”。我国畜禽养殖历史悠久,北京的顺义地区就曾设有良牧署。

皇庄“良牧署”不隶京府

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明初。《明史》载:永乐五年始置上林苑监,设良牧、番育、嘉蔬、林衡、冰鉴及典察,左右前后十属署。良牧署隶属上林苑监。上林苑监,掌苑囿、园池、牧畜、树种之事,凡禽兽、草木、蔬果,率其属督,养户、栽户。以时经理,其养地、栽地,而畜执之,以供祭祀,宾客、官府之膳馐。凡苑地,东至白河,西至西山,南至武清,北至居庸关,西南至浑河,并禁围猎。后,朝廷斥资,在顺义衙门村大兴土木,修建良牧署。志书载:署即皇庄,不隶京府。

衙门村,位于顺义城区西北,颇有历史。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安乐县治迁移到这里,存在了二百余年。其间,这里建有衙署,厅堂房舍,管理着周边的大片土地。蜀后主刘禅降魏后,被封为“安乐公”,这一带曾是他的封地。安乐县废后,这里名安乐庄、安乐里。明万历年间,因此地设良牧署,又是汉旧县衙所在地,改“安乐庄”为“衙门村”。

把良牧署设在衙门村,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实地考察的。衙门村向北,地势平坦,宽阔,土壤肥沃,有小中河南北向流过。小中河发源于怀柔县孙家史山一带,纵贯顺义县境,属北运河水系。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类。于是,“永乐年间移山东、西民填之,有恒产,无恒赋,但以之畜为赋”。从山东、山西招来为良牧署种粮、饲养牲畜的百姓被称为“养户”,分布在小中河两岸,以后逐渐成村。

畜牧种粮兼抵御外敌

良牧署四周筑有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建有署衙,大堂二堂各三楹,后堂五间,大门三间,气势雄伟,设施齐全。大堂匾额书:政宜忠恕。

良牧署设典署、署丞各一人,管理良牧署事务。良牧署曾管理牧户二千余家,牛近千头,羊两千余只,猪千头。

良牧署不仅管理养户为朝廷饲养牲畜、种植粮食,还兼有抵御外敌的作用。衙门村旧有一良牧署碑,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立,由翰林李蒙撰记。因风雨剥蚀,字迹已难辨认。根据现存的字迹辨别拼读,大意为:此地远接居庸,邻近京都,为边境告急必经之所。往岁嘉靖庚戌,虏犯边庭,郡县官吏人民多受其*伤抢掠之苦。所幸皇天威震,夺虏之魂。但居安思危,虑患预防,又所难免。因给资约三十余两,复蒙都宪高公捐助七十余两,命署丞修筑堡垣,建厅舍,始于壬子之秋,终于癸丑之夏,而堡垣乃成,使官民有所倚托而绝忧患。

碑文所说的“嘉靖庚戌,虏犯边庭”,发生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对明发起战争。先犯大同,八月移师东去,十四日,入古北口,冲到密云,抢劫怀柔,围顺义,又到通州堵了白河渡口,然后蹂躏昌平,京师震恐,史称“庚戌之变”。明时,通往古北口的大道沿途设驿、铺,顺义境内有驿路,经由路线从明时大兴县经枯柳树入顺义境,经三家店、白各庄、牛山、梭草入怀柔,顺义境内48里。怀柔境内沿潮白河右岸经年丰、太平庄、罗山、耿辛庄,至郑庄东入密云境内,这条驿路就位于衙门村东。可见当地百姓深受庚戌之苦。此后,良牧署修建城墙,整治军备,兼有防御外敌的功能。

牛栏山官志卷原是官猪圈

新中国成立后,衙门村还留有北门、西门,均有两个城门,为瓮城,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城门上为拱形,但已残破,城门还在,已呈朽相。老人讲,南门与北门之间距离约400米,可见城并不大。为防雨水冲刷,人们在街道上铺有青条石,称“水簸箕”,南门、北门还留有水簸箕。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还残有木牌楼一座,虽构件短缺,油漆剥落,仍可见证往日的辉煌。

良牧署从明永乐年间建成,贯穿整个明朝,清入关后仍承袭明制。志书载:良牧署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尚保留其建制。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顺义县志》,良牧署已没有了:“牧地马房认民认租开垦,今惟署存,亦断瓦颓垣耳。”

顺义村子有“七十二营”“三十六卷”之说。“卷”是“圈”演化而来的,以圈为村子命名,似不雅,故去掉圈字四框为“卷”。村名带“卷”字的村子,多为明永乐时养户后代居住之地,衙门村以南以北以西广大地域为良牧署种粮养畜之地,衙门村南的南卷,为良牧署最南端,向北有庙卷村,庙卷村东原有舍卷,另有景家卷村。秦卷、武卷、姚卷(合称秦武姚)村,亦是当年养户耕种之所。良正卷,是种粮的所在,“良”“粮”谐音,为今名。马卷村原为圈马之所,原为马圈,后逐渐成村,谐音今名。又北还有荆卷村。

牛栏山的官志卷原名官猪圈,志书载:为朝廷养猪之地,后改为今名。向北还有卢正卷,当年是养驴的地方,因名字不雅,后改今名。这些村子当年都是为良牧署种粮养殖的地方,以供宫廷祭祀飨宴,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带种植牧养的繁盛景象。

在白各庄,有座春秋庙,朝东,里面供奉忠义仁勇的关老爷。传说明永乐帝朱棣到良牧署巡视,曾到庙里祭拜关公。朱棣驾临的地方留下多个地名,如:蓝家营,旧为“拦驾营”,是良牧署官员见驾的地方;前后晏子,原为“宴村”,是朱棣用膳的地方,后分为两个村子;范(饭)各庄,是为皇帝准备膳食的地方。

随着时光流逝,良牧署没有了,不少以“卷”字为名的村子逐渐消失或并入他村,只留下一些地名供人们追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