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背景是什么?
今天我们聊聊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上海战场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守军一个加强营,在侵华日军的炮火中,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时间长达一个礼拜,最后在英国人的调停和掩护下,撤出了战斗。
什么叫做“四行仓库”?
原来早在6年前的1931年,上海有四家大型银行,它们分别叫做:
这四家银行,联合出资,共同建了这个仓库,所以叫“四行仓库”。
那么,这个四行仓库,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四行仓库有许多用途,其中一个用途,是用来存放客户的贷款抵押品。
当然了,当时四大银行的业务很广泛、很复杂,四行仓库除了存放抵押品之外,还有别的用途。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四行仓库被中国守军临时征用,用作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的师部,也就是指挥部。
顺便提一下,这个八十八师的师长,名叫孙元良,他就是台湾演员秦汉的爸爸。
孙元良(右)和他的儿子秦汉(左)
这次战斗的意义是什么?
是的,一个小小的仓库,也许确实不值得专门去守,所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也只是一个名字,这场战斗的目的,其实主要不是为了保卫这个“四行仓库”,而是为了以下这些目的:
目的之一:当时已经是淞沪战役的尾声,中国守军不支,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奉命向西撤退,然而留下一小部分部队,坚守四行仓库,是为了掩护八十八师的整个撤退。
目的之二:四行仓库与上海当时的公共租界,只隔了一条苏州河,因此,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整个战斗过程,都展现在西方人的面前,这就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为什么要吸引国际社会的注意呢?因为中国当局知道自己打不过日本,所以需要唤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援和帮助。
四行仓库隔河对面就是公共租界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国当局,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现自己保卫国家、浴血奋战的精神,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以求国际社会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迫使日本停战。这就是当时中国当局的计划。
尤其是在1937年10月底11月初,中、美、英、法、苏等19个国家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国际会议,讨论如何对待日本侵华的问题,所以中国当局想在这次会议举行之前,向国际社会做出一个“人必先自强而人助之”的姿态,所以,有必要坚守四行仓库,打一仗给外国人看。
战争中的四行仓库旧影
为何选择四行仓库?
是的。为什么偏偏选择四行仓库?这是一个好问题。
答案是这样的:
原因之一:四行仓库是当时较为先进的一栋混凝土建筑物,易守难攻,后来也证明是如此,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攻了一个礼拜,都攻不下来。
原因之二:由于在淞沪抗战初期,四行仓库是八十八师的师部(总指挥部),因此,仓库中贮存了大量的食物、饮用水、医药、弹药等充足的物资,所以,这个地方最适合长期坚守。
原因之三:在当时四行仓库侧后方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两个巨型的煤气罐,储存了30万立方米的煤气,日本飞机不敢轰炸四行仓库,因为一旦炸弹跑偏了一点点,误炸了这个煤气罐,那么整个租界都会遭殃,那样的话日本的麻烦就大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守军,选择了四行仓库。当时选址选得妙,这个地方日军很难打,把日军气个半死,无可奈何。
坚守仓库的官兵人数?
当时坚守在四行仓库里的兵力,一共有官兵414人,是一个加强营,但是为了吓唬日军,对外宣称是一个团,有800人。
这,就是“八百壮士”说法的由来,也是电影《八佰》片名的由来。
当时四行仓库里的最高指挥官,是谢晋元,广东蕉岭人,当时的军职是“团附”。
谢晋元与他的《决死书》
坚守仓库官兵的兵源?
当时坚守四行仓库这批414名官兵,多数是湖北人,而且又以湖北省的通城县、蒲圻县、通山县、崇阳县等地的兵源为最多。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一场政治宣传战,宣传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而且,当时的命令是“死守”,也就是说,当时高层是要这414名官兵,全部牺牲在四行仓库里面(是的,战争就是这样残忍,当时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战斗到最后一人”),这就是当时高层的计划。
因为这是一个注定牺牲的计划,所以当时中国守军的高层,舍不得把最精锐的战斗部队分配到这里,而是安排了这批414名,基本上都是补充兵。这批兵源主要是来自于“湖北保安团”(注:民国时期的保安团大概类似于今天的武警),多数是刚招募不久的新兵,许多人的军事训练尚未彻底完成。
日军为何不炸毁大楼?
问得好。日军久攻不下,确实曾经尝试炸楼。
日军派出一队20人左右的日兵,摸到四行仓库的墙根,挖洞,准备安放炸药,拟把一整栋大楼炸毁。
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中国守军战士陈树生(湖北恩施人)身绑炸药,从大楼跳了下来,和这批日军同归于尽了。
于是,日军的炸楼计划未能得逞。
这场战斗的伤亡情况?
中国守军414位官兵,坚守仓库一个礼拜,伤亡40多人。
因为四行仓库易守难攻之故,日军方面也有一定的伤亡。
后来为什么撤出战斗?
事情是这样的:这批414名官兵,虽然并非中国守军的精锐,但是在谢晋元的带领下,也英勇奋战,坚守了四行仓库一个礼拜,侵华日军发动了无数次的进攻,始终未能把四行仓库攻下来。
后来侵华日军没有办法了,就去找上海公共租界中的西方人去交涉,要求西方人出面、劝说四行仓库里的这批中国守军退出战斗,在侵华日军的政治压力下,西方人成功劝服国民政府,下令四行仓库的守军,撤出战斗。
于是,10月31日深夜至11月1日凌晨2点,在谢晋元的带领下、并在调停的英国人的掩护之下,这批守军撤离四行仓库,进入上海公共租界,由英国人缴械、并且隔离安置起来。
当时以英国人为首的在沪西方人,为何要热心介入此事呢?其实这些西方人就是担心战火伤及自己,所以才出面调停的。
守军撤出四行仓库当晚真实留影
守军为何被缴械隔离?
因为在掩护中国守军撤出战斗之前,英国人已经和侵华日军谈妥了:中国守军从四行仓库撤出战斗之后,英国人必须将这批中国官兵缴械、并且关押隔离起来。英国人答应了日本人。
日本人为什么要求这个呢?日本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当时战争尚未打完,你英国人如果胆敢把这批中国官兵放出来,他们势必会攻击侵华日军。
所以,当时日本人恐吓英国人:如果你们英国人把这批中国官兵放了,那么我们日本人就武力攻击你们公共租界。
所以,英国人把谢晋元他们这批官兵,关押隔离在租界内的一个兵营里。
被隔离期间,谢晋元每天照常带领官兵出操,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四年。
谢晋元的结局如何?
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如常带领官兵早操,二连下士郝鼎诚、四连下士张文清、下士尤耀亮,上等兵张国顺等4人迟到,谢晋元质问他们为何迟到,不料四人突然拿出匕首,一拥而上,将谢晋元当场刺死。
一般认为这四名凶手是被日伪收买了,但出于严谨,本案的幕后细节,可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余官兵最后归宿如何?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并且俘获了这批当年坚守四行仓库的官兵,并强迫他们给日军做苦工。
后来又分批押解到杭州、南京等地的战俘营关押起来,再后来,相当一部分越狱逃走了,逃脱的人,有的回了家乡,有的去了重庆,有的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
也有几十名官兵,被日军押解到新几内亚,为日军做苦工。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主持公道了吗?
答案是:没有。
1937年11月15日,布鲁塞尔会议对日本发出谴责,然而,西方国家并不愿意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中国当局大失所望。
从此,孤立无援的中国,孤独地走上了八年长期抗战的道路。
四行仓库现状,墙上弹孔累累
四行仓库的现状如何?
四行仓库在解放之后,长期也是作为仓库使用,甚至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了批发市场。
最近十几年,四行仓库的一部分划出来,建成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对外开放展览。有兴趣的历史爱好者,可以去参观一下,地址是: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号。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